第468章 漠北事变《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468章 漠北事变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68章 漠北事变

“哔哔哔——”
寒冬时节,随着刺耳的哨声不断响起,与南边所预想的太平不同,大明的北方也遭遇了不曾设想的战火。
“快进城!!”
土道上奔驰着塘骑,他们不断呼唤着在田间来回走动,视察自家田地的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们闻言,也纷纷快跑到土道上,骑上自己的挽马,撒丫子的往城内跑去。
只是两刻钟时间,城池四周的百姓便纷纷跑入了海喇儿城中。
过了许久,西边的天际边出现了大队骑兵奔走的场景。
它被四周的土司包围起来,时常以战争前沿地为军队输送民夫、物资,如今也不例外。
“辽东都司近五十万石豆料,水稻小麦和蜀黍近七十万石。”
“窸窸窣窣……”
“这算来算去,如果是明年就要出兵,那恐怕可供征战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半月……”
得知后勤可以保障后,朱高煦便在意起了出征成本的问题。
“南边已经修抵任丘,北边则是修抵丰润。”
大约两刻钟,朱高煦便抵达了春和殿,并且见到了早早在里面等待的郭资。
朱高煦闻言颔首,却又带着几分无奈:“总归要学习的,况且这次单独对付马哈木,以太平和把秃孛罗的性格来说,他们不太可能去帮马哈木,他们上次已经被打怕了。”
宋礼话音落下,朱高煦略皱眉头:“乾为天,圣则安敢当?”
傅让已经率领三万余军队攻入澜沧江、元江等地河谷。
原本他想的是等东北铁路修抵松原,然后自己再进行北征。
“这次很有可能徒劳无功,但能让马哈木忙于逃命,耽搁他们来年的放牧,无疑也能起到削弱他的作用。”
“回殿下,都已经安排妥当,内外藩臣除瓦剌、鞑靼外,皆已经抵达。”
“怎么了殿下?”亦失哈十分疑惑,朱高煦见状也将漠北的事情告诉了他。
不过与他在吕宋和福建感受的不同,云南的气候与他去过的大部分地区都不相同。
“另外,朝廷的铁路修建如何,伱可曾询问过黄福。”
“那泰兴如何?”宋礼作揖道:“泰为平安、安宁,兴为昌盛,寓意太平昌盛。”
“殿下,即位日不过两天,由于年号颁布,故此臣前来请教殿下对年号意见。”
夏原吉作揖应下,朱高煦见状目光看向他,似乎在询问还有什么事。
“蠢材!”听到哨骑千户的话,王戎难免骂了一句阿力台。
王戎穿戴甲胄,率领三千余骑兵出城,与塘骑的数百骑兵合兵四千骑。
他们急迫的朝着海喇儿城赶来,在守军的注视下,数百哨骑涌向城门,而作为燕然都指挥佥事的王戎也在城内的哨声中穿戴戎装,走上了海喇儿城头。
七年时间,这对于二十几万人的部落来说,并不算一段漫长的时间,想要恢复上次遭受重创的伤势十分困难。
安排阿力台休整,王戎这才将消息传往了京城,同时等待着马哈木的到来。
“没了马哈木,漠北就是三足鼎立,有利朝廷控制。”
从洪武二十年至今,江南迁徙而来的人口已经在此地生活了三十余年。
“看来殿下您也比较支持这次北征来削弱马哈木。”亦失哈笑着看向坐上步舆的朱高煦。
郭资将自己知道的都交代了一遍,朱高煦也颔首道:
“今年的岁入,较之去年可有提高?”
“反倒是杀了纪纲,到时候需要用人的时候,还得临时找一个人来用,毕竟总不能让胡纶办脏事吧?”
在他观察不到的地方,傅让大步走入一座山寨之中,在随从帮助下脱下甲胄,大喘气道:“这元江河谷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殿下让我小心点。”
他看了一眼狼狈的阿力台,随后将他们安排到了北边的草原休整。
“不过殿下一旦坐上大位,恐怕会第一个拿纪纲来开刀,就是不知道这刀见不见血了。”
朱棣虽然确实气愤,但心里还是不免有几分高兴。
一队队兵马进城采买必要的物资,同时征募四周村镇的百姓为民夫,为军队运送补给。
郭资将后勤问题给交代了清楚,朱高煦听后也颔首道:“这些事情我已经想过了,你只需要告诉我,这百万豆料粮食起运,能运抵海喇儿的有多少?”
西番之地尚有四十余万人,这次涉事官员富户上千人,能牵扯出起码两三万人。
稍微整理了一下心情,陆愈便继续观察起了出入建水城的明军将士。
傅让和张纯毕竟是二十几年的老战友,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个……”郭资看了一眼亦失哈,亦失哈也眼神示意了一名司礼监的太监。
每耽搁一个时辰,都有可能导致几十个人得不到救治而牺牲。
“不过如此一来,运粮起码就得两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出兵估计得推迟到七月,而漠北和漠东北部九月便已经进入冬季。”
“这次也不带火炮,你给我准备五十万石豆料,四十万石粮食。”
他用脚指头都想不到,两万打四万怎么能打出全军覆没的战果,即便不敌,也顶多损失万余人才对。
“大约能运抵六十万石豆料,以及八十万石粮食。”郭资回答道。
坐在茶棚里,他无法相信就二三百里的距离,南边的天气会比交趾还要酷热。
朱棣所说的四个月,显然是从海喇儿出发开始算起,而粮食豆料也是从海喇儿算起。
闻言,朱高煦沉吟片刻后才道:“儿臣需要回去算一算才能知道,明日午膳前给您答复。”
“我看了看漠北的局势,如果没有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也就和阿力台一个水平。”
“物资上来说,三地都十分充沛,而人力上来说,过去几年里,大宁都司的移民也渐渐多起来,如今有四万二千余户,二十四万六千余百姓。”
反正在朱高煦这里,他已经给过这群人很多次机会,但他们的劣根性让他们一犯再犯,自己也不准备宽恕他们了。
想到这里,朱棣不免有些高兴,而朱高煦也看出了老头子的高兴,不免道:
亦失哈听后也点头道:“既然交战的可能性不大,那的确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傅让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擦擦嘴后舒坦道:
“打过这几个河谷,后面虽然还闷热,但却不会有这里那么令人恐怖了。”
临安府建水县,作为从南诏时期就已经筑城存在的地方,自明军攻占此地并将其由夯土城改建为砖城开始,此地便是云南汉人最南端的聚集地。
陆愈露出疑惑的神情,心里不免为自己前往车里任职的事情担心起来。
他刚刚离去,班值太监却又唱礼道:“礼部尚书宋礼、吏部尚书夏原吉求见!”
宋礼毕恭毕敬回应,朱高煦见状便摆手道:“还有事情吗?”
“豆料、粮食的价格是九十六万四千余贯,合计一百四十四万四千余贯。”
“让他们迁徙过来!”
只是一想到吕宋的环境他都挺下来了,似乎这车里也不算什么了。
张纯嚷嚷着,同时对门口的兵卒道:“看看有没有水井,我就不信水井的水还那么热。”
他手里的四万铁骑都是朝廷扶持的结果,如今被他报销了近一半,那他还能拿什么来对抗马哈木。
“宣!”朱高煦揉了揉眉心,只觉得事情有些多。
“关外民夫价格是每日四十文,朝廷只算往而不算归,故此二十万民夫约四十八万贯。”
朱棣催促着朱高煦,生怕他反悔不同意。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算算调集五十万豆料和四十万粮食抵达海喇儿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了,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记住我教你的,不购置田亩,不与百姓争地,努力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与其它武将结亲……”
他没想到马哈木的恢复速度会那么快,要知道距离上次北征不过才过去七年。
张纯不假思索道:“若是杀了纪纲,那确实能讨江南文人欢心,但殿下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留着纪纲,就是给他们头顶悬着一把刀,谁也不知道这把刀什么时候会落下。”
难怪这个阿力台身为兄长却在鞑靼部名声不显,他的能力和阿鲁台相比,确实差了太多。
但即便如此,马哈木还是恢复了伤势,并且重创了阿力台。
武英殿里,朱棣拿着手中的奏疏,不免有几分生气。
只是经过上次一战,瓦剌人彻底丧失了短时间内与明军开战的信心,因此这次如果得知朱棣准备北征,马哈木一定会提前跑路,就如历史上的阿鲁台一样。
“没有他们,这天下如何安定……”
消息送来时,正是腊月二十八日,距离朱棣退位,朱高煦即位仅有两日。
“这样吧,我点两万骑兵,四万马步兵和两万辅兵,四万匹挽马。”
面对宋礼的提议,朱高煦沉吟道:“年号的事情暂时推迟也不碍事,即位的事情可以在后天安排好吗?”
“平身!”朱高煦应了一声,随后走回位置上坐下:
“说说大宁、渤海、辽东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调集足够的粮食前往海喇儿。”
“礼部有选出的年号吗?”朱高煦询问宋礼,宋礼闻言将手中奏疏呈上,亦失哈上前接过,转交给了朱高煦。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