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东洲自古以来《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440章 东洲自古以来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40章 东洲自古以来

“呜呜呜——”
阔别多月,伴随着号角声再度响起,它传出的地方,依旧是蔚蓝色的大海之上。
不同的是,这次的号角声得到了回应。
“呜呜呜——”
海岸线上,一处似乎兴建不久的海港城寨出现在了舰队的眼前。
它位于一个长蛇状岛屿的南端,临近一条河流的出海口,在岛屿北侧尽头,也有类似的地貌。
“国公、正使,这里就是我们的先遣队营寨,当地把这里叫做海门(卡门城),故此我等将这里称呼为海门城。”
他本以为国公会怒骂他们,却不想国公摆摆手道:“这事情我会处理,暂时让他们放宽心生活便是。”
大明势力渗人日本已经有十年之久,即便是生活在北方的陆奥百姓们也十分清楚给天朝干活都是当天干当天结,不存在拖欠一说。
这样的危害,各国守护都心知肚明,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克制自己。
反正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只需要安静等待王任返回,并带他们前往三国国都,确定三国朝贡大明,与大明贸易就足够。
“大明万胜!万胜!”
陈瑄如此说着,同时也拍板道:“只要淡水和粮食、燃料足够四个月,我们即便失败,也能安全回来。”
“是!”听到杨展这么说,百户官与身后的不少人纷纷露出笑脸,显然他们都犯了这一条,而也并不奇怪。
陆奥城内,当陈瑄的声音从一座刚刚修建不久的明式衙门内响起,站在衙门内的除了他以外,当有当下东洋宣慰使的郑峻,以及平江侯陈瑄,都指挥使杨雄。
杨展虽然不知道东洲的女性长什么样子,但就书上而言,她们应该与汉人相貌差距不是很大,起码不会像昆仑洲的女性一样。
郑和特意询问,那百户官却摇头道:“末将尚未去过,过去三年时间里一直留守于此。”
王任穿着打满补丁的鸳鸯战袄,带着百来名军士返回海门城,还带来了玉家国的几位祭司。
“你不去你还那么多话?”陈瑄无语的看着郑峻,而陈瑄的儿子陈佐则是轻笑道:“既然都定好了,那就五日后出发。”
平越伯杨文老迈,结束战事返回南京后,他便退回家中休息了,只不过在归养前,他向朱高煦举荐了自家长子杨雄,似乎是希望杨雄能参加下东洋舰队,继续建立功勋。
“娶了……”百户官低下头,因为他知道这种做法无疑违反了《大明律》。
如果不是李芳远已经派出了昆仑洲先遣队去搜集金银矿的消息,恐怕现在的他已经坐不住了。
祭司们用王任能理解的方式欢迎着下西洋舰队,而远处的海门城已经焕然一新。
百户官大略解释了他们过去三年所经历的一切,杨展则是询问道:“三国各有多少人口,多少军队,是否通王化?”
杨展侧头询问于逑,于逑却摇头道:“只能进五千料的宝船,六千料的宝船无法容纳。”
经过通传,一刻钟后郑和与杨展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那几位祭司纷纷将目光投向王任,王任也翻译了郑和与杨展的身份。
他们舍不得大明带来的一切,只能在背地里小声叫骂。
给守护们干活得免费干,即便有工钱,也顶多能养活当天的自己。
面对生理欲望,许多人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审美,投身异族的女性怀中。
留守百户官与郑和解释着,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激动。
“回正使,这就是当下玉家国主要的三名祭司,他们受国王的命令前来接受您的召见。”
翻译过后,王任作揖道:“千户官王任,参见越国公、正使!”
“那就行。”
给大明干一个月的活,就可以赚到未来五个月的口粮。
“先前派出先遣队被暴风所拒,这次我们总不会那么倒霉了吧?”
城外是连成一片的帐篷,以及赤膊上身开垦荒地的将士们。
“狩猎较多,还是吃人较多?”
说是城池,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水寨,十分简陋,只有十来个船舶位。
由于平叛有功,郑峻被拔擢为东洋宣慰使,节制隐歧、金银、陆奥、敦贺等地驻扎明军,包括鲸海卫、北海卫及日后的东洋、东海卫,合计四卫兵马。
当然,眼下的东洋和东海卫还隶属下东洋舰队,只有下东洋舰队完成大明洋环航任务,这两卫才会隶属郑峻管辖。
莫说旁人,便是他杨展的越国公府上也有九个小妾,只是这种事情不能放到明面来讲罢了。
“没有先遣队探寻航道,会不会太冒险了?”
虽然是为他国服务,可他们服务起来可比服务自家守护要高兴多了。
“你知道东洲宣慰使司的情况吗?”
“能进宝船吗?”
即便不喜下西洋舰队的群臣们知道先遣队这件事,也不会挑刺来弹劾,毕竟在女人这种事情上,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是!”百户官闻言,当即对身后一名总旗官吩咐。
相比较关东守护,关西的守护们虽然也不满,但终究没有什么人敢表示出不满,毕竟他们还要和大明做生意来维持他们奢靡的生活。
郑和抬手示意起身,同时笑着对那几个长相与汉人差不多的祭司打着招呼。
事实证明,各国守护并不认可足利义嗣的天王之位,因此过去几个月里,各国守护叛乱的事情层出不穷。
他们用小渔船带路,为明军的三艘马船指引停泊位,随后在马船停靠时立马上岸,纷纷跪下作揖:
整个陆奥城因为下东洋舰队的到来而繁荣,就连普通的日本平民都出手大方起来。
“下东洋的航道与洋流已经摸清楚,不过我们得赶在这个月底出发。”
其实仔细观察,双方外貌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不过这种差别放在全世界来说,几乎等于没有。
三月二十日,随着号角声响起,陆奥城的陈瑄率领下东洋舰队扬帆起航。
如果可以,郑和甚至想把这次带来的七千多人都留在东洲娶妻生子,这么一来用不了几年,大明就能在东洲站稳脚跟,即便日后东洲爆发内乱,东洲宣慰司也足以自保。
正因如此,陈瑄他们只能率领千余人返回南京,并在得到朱高煦接见后前往了江北扬州地区招募海军,足足训练了三个月后,才在二月中旬出海下东洋。
不多时,当他们出现在岸边时,这里已经站着上百名衣衫破败的明军将士。
朝廷既然设立了东洲宣慰司,那就说明东洲在朝廷眼中十分重要。
“算算时间,最多四天后,粮食和淡水、煤炭就能装够了。”
日本的战事将陈瑄他们拖了近一年,等战事结束,他们所率领的将士还被安排在日本驻军。
“他们也是城邦国家,麾下数百个城邦,人口数百万,军队数万,十分开化,让我们在海门城和西边的东洲城建立城池,另外十分渴望舰队到来,带给他们更先进的技术。”
由于海军将士比较年轻,许多人都没有婚配,因此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们不免就在这方土地娶妻生子,渐渐繁衍了起来。
眼下的先遣队名义上还有七百四十九人,实际上却有足足两千零一十六人。
很快,这名总旗官带着五十名兵卒乘船往南方大陆而去。
“我们到来后,帮助他们修建水渠,带领他们迁都,梳理河道,这才让他们从旱情之中走出,同时还帮他们解决了一些内乱。”
原本的木寨变成了石砌城墙,占地面积也比之前大了好几倍。
“屁话!”郑峻笑骂道:“我又不去,我在这里负责给你们后续送补给。”
对于常年在外的驻军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是否还能回家,因此在驻军当地娶妻生子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坐在雅间之中,酒肆内的武士们低声叫骂着,却不想想他们脚下的酒肆就是因为大明酒商品涌入,才得以开办。
想到这里,王任转身看向那三名忐忑的祭司,咧着大黄牙笑道:
“天使说,如果你们遵守约定,那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当然要是伱们拒绝的话,我们也只能离开了……”
根据《大明律》:“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的律条,百户官口中之人无疑触犯了这条律法。
除了粮食,还有酱油、醋、茶叶和酒等各类商品,要么占据日本大半份额,要么占据三分之一。
不过这样的局面下,一旦明军出现失败,那关东的许多守护便会揭竿而起,试图推翻足利幕府和大明在日本的统治。
一行人虽然衣衫褴褛,可目光却明亮的吓人,仿佛看到了希望般。
眼下的局面,足利义嗣威严不足,足利幕府又实力折损,唯有依靠大明才能维持统治。
“不过他们的军队装备简陋,此前王千户为了展现天朝勇武,与他们的国王苏奴帕前往南边镇压叛乱的城邦,我军虽然只有不足五百人,却在王千户率领下正面击溃南部城邦七千余人。”
郑和询问,百户官也道:“大部分部落都是狩猎,但有一些部落就喜欢吃人。”
当然,只要他们遵守约定,老老实实和大明做生意,那大明还是很乐于帮助他们走出饥荒困境的。
甲板上,返回大明的先遣队百户官于逑向郑和等人解释,与此同时他们也用望远镜看到了海门城的情况。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