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

字,有一点重燃了!)
殿中略有些有些逼仄,怪不得李世民一直都想要换到太极殿。
二人说话很是干脆利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帮着李世民做事,对洛玄夜来说,没什么问题,太上皇待在太极殿,也的确是不合理。
那么大的宫殿群,是处理朝政的,现在只有李渊和宫女和一些妃子,李渊每日在那里饮酒享受,要么就是给李世民生一群弟弟妹妹。
这些弟弟妹妹,之后都要封王、封公主,还要给他们食邑,想想就让李世民感觉头疼。
占着这么重要的地方,不干正事,给李世民腾地方是应该的。
只不过,这毕竟是太上皇,洛玄夜也称呼了他十多年岳父和父皇。
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略有些心酸,当初因为争斗太过于激烈,生下李承乾、李丽质和李泰后,李世民和长孙氏就没有再生孩子,现在才又有多生育几个的计划。
唐朝的宰相制度,不,应当说贞观朝的宰相制度,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直到今日,我们依旧深受这种宰相制度的影响,洛苏为其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他所总结的理论,促使李世民以及往后的所有君主,对其怀有崇高的敬意。
伴随着李渊的声音,二人抬步走进殿中,太极殿本是皇宫正殿,是议论政事宣读敕书之地,金碧辉煌,所以李世民一直想要搬到这里。
聊了不多时,洛玄夜和李秀宁留在太极殿用晚膳,洛玄夜屏退左右,终于提出了此行的目的,李渊当即又惊又怒道:“朕保不住皇位尚且罢了,难道现在就连一间宫殿都保不住吗?何以至此?”
一个王朝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宰相制度,所以今日天子请我来此讲宰相之制,我欣然而至。
所以未来大唐所应该具有的制度,无论是叫做三省,还是其他的名字,所要坚持的原则只有一个。
洛苏闻言不置可否,又问道:“玄辰你觉得呢?”
洛苏对李世民的敏锐给予肯定,“没错,政事堂的宰相可以私人关系不好,但观念要类似。
祖宗保佑中就有祛除遗传病的效果,还能保护孩子,在祖宗保佑施行的千年中,洛氏从来没有婴儿因病夭折,只有成年后,才会出现生病。
实际上洛君成和李丽质是不需要圣婚的,因为洛君成是有祖宗保佑的洛氏嫡系。
咦。
二人一眼便见到了须发略有些潦草的李渊,原本那张威严庄重的面容上刻上了岁月的痕迹,或许是权力失落的无奈。
群臣闻言都不说话,只有魏征朗声道:“虽然不曾跟随陛下征讨天下,但武德后期以来,仅仅数月,天子就有三错,以此观之,错漏不少。”
但李世民说此番要讨论一番关于三省六部制度之事,涉及到君权和相权之事,洛苏知道自己决定不能缺席。
政治清明,刚才诸位宰相说了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君王讲道理。
臣思索,不如给太上皇修建一座别苑,能见到些山山水水,总好过西殿之地。
李世民清了清喉咙,郑重道:“朕前些时日和国师相谈,偶有所得,从今日起,天子诏令不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通过,加盖中书门下大印,就视作非法,下面的官吏可以拒绝执行。
圣王,就是从光明中走出的人,然否?”
李世民转过身望着诸位宰相,众人也同时望着站在光中的李世民。
现在做吏部尚书,主持选官,以及科举进步的吏部考核,就非常合适,真让他去做首相或者次相,他也没有那个能力。
洛玄夜又道:“父皇,您一向疼爱平阳,对臣也是仁至义尽,所以一直以来,虽然身处贞观之世,但我和平阳都念着您,这宫中珍玩和孝敬,有一半都是从我二人的食邑中奉献。
稳定而有效。
————
一个讲道理,一個打感情牌,这就是李世民为什么找洛玄夜来,李渊听着洛玄夜所说,又望向李秀宁那张挂着泪珠的俏脸,只觉悲从中来。
李渊的声音并不高,甚至有些低沉,“多来看看我。”
洛苏侃侃而谈道:“自古一国能治,盖由君臣之为,臣之首为相,相佐邦国,贤则国盛,不贤则败。
李秀宁和洛玄夜坐在李渊对面,说着一些闲话,给李渊讲一讲现在外间的情况,当听到洛苏也出山帮助李世民后,李渊本就不再高大的身躯几乎在一瞬间又佝偻了几分。
李世民当然记得,立刻说道:“隋文帝几乎所有事都自己决断,他非常的劳累,但是出现的问题却越发的多,隋朝的灭亡固然是隋炀帝的过错,但他在执掌国朝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错误。”
天子是我见过最聪慧英明神武的,伱们都是跟随天子一路走来的近臣,天子这些年犯过的错误多吗?”
他创造的功业再盛大,这也是大唐,是您所建立的社稷啊。
这就叫做开明政治,开明则有圣王出。”
父母不为子女计,却要争锋,这又是何道理啊?”
圣婚赐福是为了祛除近亲结婚导致的遗传病等不良后果。
“平阳长公主、周郡王求见!”
早在她刚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就将她许给了洛君成,在李世民看来,嫁给洛君成,能够让李丽质一生幸福。
比如现在李世民在气头上,下达了一个命令,按照过去的惯例,官吏接到诏令后,是做还是不做呢?
不做就是不尊奉旨意,做了但这明显是乱命。
君主不在乎军队中的士卒,那军官们就敢欺压士卒。
明亮的光让黑暗显得更黑。
洛君成的孩子不可能出现遗传病等东西。
洛苏笑了笑,魏征的确是个人才。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很是先进,隋文帝那种把所有权力都揽到手中,结果最后干不过来,频频出错最终祸乱天下百姓的行为,李世民是相当鄙视的。
这下殿中顿时有骚动,魏征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心中浮现出一句话,建成太子,你输的不冤啊,一个为了天下,能够主动规范君主权力的人,你凭什么和他斗呢?
李世民所做的,很不一般,他能做出这个决定,说句实话,是洛苏也为之震撼的,真不愧是他看中的第一圣王之选。
这都不用多想,他直接说道:“所谓政治清明,便是君明臣贤,没有奸佞小人进献谗言,这是圣王治世时,皆会出现的场景,三代之后,汉孝文皇帝时,可称得上政治清明。”
为什么就连那些颇有作为的君主,朝廷上也总有种混乱的感觉呢?
因为那些君主,表面上拥有一切大权,但昏沉的政治环境,在暗地里却让他的精力被消磨。
“开明政治!”
宰相之间互相制衡,宰相和君主之间互相制衡,一群人互相监督对方,一群人互相补充对方。
洛君成才十岁,身上就已经挂上了正四品上的武散官,忠武将军。
祖宗保佑不仅仅是天赋托底机制,真正的效果还有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那么多气运点不是白花的。
……
臣子有的明哲保身,有的寻找退路,有的生出反心。
洛苏先是认可的点点头,然后问道:“天子可还记得我曾经说你有一个很稀有、很少见的优点吗?”
洛玄夜闻言笑道:“日后公主要少出些宫,外面毕竟不安全,如果想念你姑姑了,就递信出来,到时候让你姑姑带着君成去宫中看你。
只能现在由洛玄夜来说了。
难道您不想让二郎取得盛大的功业吗?
太上皇喜欢饮酒作乐,喜欢打猎,而且这样还是让陛下和太上皇离得远些。
洛苏本来没想来。
洛苏点点头又缓缓说道:“如今大唐以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这三高官官,合计六人为宰相,又以知政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为什么政治清明的时代那么少呢?
她也不说话,只是上前将李世民轻轻抱住,就如同在秦王府的那段岁月。
为何种类繁多至此,诸位当要知晓其中深意,这是为了不遗漏大才在荒野之中。
洛苏回道:“自古以来,对于宰相到底有什么权力,实际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李世民知道洛苏为何而来,他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就说道:“今日诸卿都知道本来要讨论政策施行的情况,这等细枝末节,国师本不愿意前来。
但现在李秀宁所见到的场景却不是如此,模样或许未曾大变,但因为主人李渊的缘故,这里似乎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洛苏所言对几乎所有人与会的宰相来说,都是一种鼓舞,他们从未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身处的位置,对于帝国的不可或缺。
洛玄辰所说的角度与杜如晦又不同,更具体,更明确,众人听罢都赞叹,认为他说的很是有道理。
殿中的宰相皆深深拜服在李世民面前,“陛下英明神武,臣等数遍史书,不曾见之。”
这就是你作为君王的垂范作用。
他继续朗声道:“一个人是不能统观全局的。
二人先去皇后那里,李世民也在,洛玄夜微微点头,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长孙氏依旧温婉,轻笑道:“长乐有些累,先睡了。”
进了太极殿,二人便听到张婕妤在殿中发脾气,因为李渊的庇护,她倒是还没有死,李世民也懒得因为她而和李渊关系更加紧张,但李秀宁立刻就有些不满,一身宫装走进,含沙射影道:“什么人在太极殿喧哗?这等无礼,以为这里是市集吗?以为自己是叫卖的商贩吗?”
李世民见到诸位宰相都稍微平静了一些,便对洛苏道:“烦请国师继续为诸卿讲述。”
洛玄辰出列后就朗声说道:“政治清明就是不担心无妄之灾而死,就是不因为言语而获罪,就是不因莫须有而获罪。
朕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防止乱命的产生,防止朕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大的危害。”
已经走到殿前门槛处的二人闻言顿住脚步,齐齐转身,李渊那张苍老的脸,在烛火的映照下,竟然有种萧瑟孤独的感觉,李秀宁低声问道:“父皇?”
言罢,便请洛苏出言。
对于天子应当有什么权力,也没有明确规定。
这颇为类似普通人家的称呼,让李渊很是触动,他上前将李秀宁扶起,然后抚摸着她的头道:“秀宁啊,你能来看朕,朕很高兴,朕很高兴,二郎和三郎好久没有来过了。”
姑父回来了,见过姑父,姑父万安。”
洛玄夜知道这已经颇为不易,闻言便拱手告退,留下李世民一人坐在殿中。
李秀宁安慰道:“三郎在外镇守,陛下日理万机,诸事繁多,想必是没有时间。”
洛玄夜和李秀宁对视一眼,而后便陪着李渊吃饭,但席间的氛围已经有些差,饭后,二人正要联袂离开,突然身后传来李渊苍老的声音,“秀宁。”
不讲道理的去做事,那就要依靠个人性格。
洛玄夜二人也没再留在宫中,带着洛君成离开。
洛玄夜握住她有些冰冷的手,温声安慰道:“秀宁,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日后多陪陪父皇就可以了,其余事,不可逾越,日后或许有父子和解的机会。”
多余的、管不过来的,就分出去,他认为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古话常说四个字,政治清明,那什么叫做政治清明呢?
洛苏点了洛玄辰的名字,众人的目光都投过来,想要听听洛氏子有什么看法,洛苏自己倒是对洛玄辰不报太大希望。
正如天子你曾经经常慰问士卒,现在还在宫中让士卒们演武,大唐的官吏都知道你重视军队,所以士卒的待遇比武德年间要好。
李世民呢喃着这个词,他突然站起身,从众人的面前走过,走到殿中央,又向前走了两步,他的脚站在光中。
长孙氏从后殿走出,来到李世民身边,她一看李世民的状态,就知道他又有些难过了。
虽然太上皇之前犯了错,但总还是要让太上皇安度晚年的。”
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算什么诏书,这是乱命。
算了,自己选的人。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平阳长公主一直都牵挂着李渊。
如果不是于国有利,于天下有益,我们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父皇,还请多多思虑啊。”
隋炀帝不在乎天下百姓,那底层的胥吏就敢随意压迫。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