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青松《终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终宋 > 第1167章 青松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167章 青松

大宋咸定八年,四月。
临安依旧是那个繁华的临安,哪怕天下格局已经天翻地覆。
西湖畔正是风光最好之时,湖面风烟饱姿态,一番到眼一番新。
两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从丰豫门走过大瓦子的小巷,踏过石板路,一直走到某间小院前。
这院子门前并没有悬挂牌匾,只有一个青衣小厮站在那候着,见两个文士来了,小跑上前迎了。
“刘相公、黄相公,有请,阿郎让小人在此恭候两位。”
刘芾与黄镛对视了一眼,都点了点头、整理了衣襟,随着这小厮向院中走去。
院子不大,大门内就是个壁照,绕进里面,屋宇修建得十分雅致,一眼可看出此间主人格局。
“两位相公稍待。”青衣小厮告罪一声,匆匆跑去通传。
刘芾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不远处柱子上的一副对联,目光微微一凝,低声念了出来。
陈宜中不急不慢地拿起一份自己要起复的官员的名录,乘轿往葛岭别院而去。
刘芾本还想谈谈陈宜中那副对子,已被盛情邀往里堂。
“我说了,这不过是做事的办法。至少如今我已能够真正做实事,而不是袖手空谈。”
谁是奸党?
不多时,人都齐了,贾似道才不紧不慢地转过来。
陈宜中笑着摆手,同时还没冷落黄镛,自然而然伸手拍了拍黄镛的背。
“声伯兄,多年未见了!”
陈宜中却是拉了拉他,迅速给了一个眼神,之后向贾似道行礼,应道:“是,下官与曾相公拿出了主张再呈给平章公。”
陈宜中转身回到自己的宅子,无声地喃喃道:“只等一日严霜到啊。”
其后又有小厮赶过来。
人这一生最值得回忆的事常常只有寥寥几桩,老友茶话难免会反复提起。
面对老友的质问,陈宜中毫不犹豫,吐出了两个字。
刘芾略略沉吟,道:“丁大全之下场,乃天理昭昭,公道不灭。”
“你们都有事要说。”贾似道淡淡一笑,道:“那先说大宋眼下重要的国事吧。”
——奸党当道。
“只见一日严霜到,见了青松不见花。”
乍一看他变化不大,依旧是那样油头粉面,打扮得尊贵,神态潇洒。
没想到,今日他却是往贾似道的逆鳞上触。
“是听说了,具体战到何种地步却还不知。”翁应龙道:“近年来,北面的消息越来越难打探了。”
陈宜中笑了。
翁应龙回头看了众人一眼,叹道:“两国又在催今年的岁币了。”
曾渊子眼睛一瞪,胡子一抖就要上前再劝。
贾似道懒洋洋地点了一下头,道:“谁知眼下最重要的国事为何?”
如今没有了丁大全,那就只有贾似道了。
“阿郎,平章公让你过去。”
时至今日,他已位高权重,老练通达,洞悉世情。此时看着更年长的刘芾,眼神就像是长辈看着幼稚的孩子。
陈宜中轻车熟路,径直到偏厅等了一会,便见翁应龙过来。
“平章公亦这般而言。”
陈宜中目光一动,若有所思。
“听说北面,李逆与蒙酋开战了?”
“你怎么知晓?”
这让贾似道也找不到借口,道:“那便拿出个阻止流民往西的章程来。”
今日这一场老友相见,从进门到现在,陈宜中表现出的热忱与真诚,也许就是为了点出这四个字。
“器之你终于回朝了。走,进去说,今日为了你们来,我特地去讨了好茶。”
陈宜中目光看去,眼看曾渊子马上要触怒贾似道了,站出来道:“平章公,曾相公之所以在意此事,因近来去江陵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一阵笑声传来,陈宜中从廊下转了过来,人未到而声先至。
“故而你投靠贾似道门下?”黄镛微微讥嘲。
陈宜中道:“声伯兄,当年我们才进太学,你便泣血上书‘今五六十州安全者不能十数,败降者相继,福何在耶?’直言国势倾颓,你我皆知这大宋不是能让他们再这样歌舞升平下去的太平盛世。”
大堂上已有许多官员正在候着。
陈宜中也知道此事,闻言也是叹息一声。
“与权,你真觉得我等当年伏阙上书毫无益处?”
“我打算让你们起复为官。”陈宜中道,“声伯兄若肯,任监察御史如何?器之,我想起复你为枢密院编修,可好?”
“为了对付丁大全,我等险些断送一生前途,蚍蜉撼树。”陈宜中感慨,道:“到最后,丁大全却又被人像蝼蚁一样摁死了,此为权势。而我等当年,想法太简单了。”
“谢翁公,是北边有消息回来了?”
自从大宋与李瑕议和,李瑕就在江陵驻军并设置官员,用来从大宋吸纳人口。
“不然呢?”
在这人离乡贱的年头,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下官任职户部以来,发现朝廷户籍簿书混乱,遂有士族豪绅勾结地方官吏,隐瞒土地,使得公田回买不足。地方官遂夸大百姓田亩数量,逼百姓多卖田地。百姓既无如此多的田地,如何卖为公田?还有官员为了政绩,务求多报买田数,凡六七斗租之田,皆作一石租之田上报,待收租时,原额有亏,又要原来的田主补上,逼得百姓倾家荡产!”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