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背后的人《大明嫡长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嫡长子 > 第335章 背后的人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35章 背后的人

顾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他来说,这种非技术性问题其实有些难以回答。
许多人说过他不适合当官,便是因为长达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会有很多次像现在这样的时刻,究竟哪种是利、哪种是弊,他无法一下子分清楚。
所以心里头很纠结。
“大司马……下官始终觉得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既然事情不严重,为什么不能够让陛下知晓?”
王炳抿了抿嘴唇,他那花白的胡须所窗口漏进来的春风而飘动。眼前的顾礼卿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办事干练的顾礼卿,而是满脸充斥着疑惑,像初入官场的进士。
“礼卿,老夫相信,大司徒一定与你说过。眼下,你的处境其实比我们危险。”
“是啊,没犯错的人,比一帮犯了错的人要危险。更荒唐的事,这是个事实。”
王炳食指按在桌子上,“谁说你没有犯错?你刚刚问小事情为什么不能够让陛下知晓,因为让陛下知晓对你我没有半点好处,尤其是你。你的话,换个说法也许你会明白。即,那么小的时候你顾礼卿都要让陛下知晓?你叫别人怎么看你?”
妥妥的不给面子嘛。
“喔?那还是挺有本事。你去考察盐法,不要将此人带走,留下来,朕有事要委任于他。”
其实要是真的大事情就算了,结果这么一点点小事情,谁也不想就这样认了。
……这家伙又不懂的。
王炳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家伙就这么鲁莽的走开了。
“你觉得呢?”碰上皇帝这么个厉害的人,王炳也是一时头疼。
顾佐分析道:“盐上的银子就这么多,陛下将来必定要保证灶户的切身之利,与此同时商人之利也要保证,这样他们才有动力拍卖,再有拍卖并不会使得官府的贪墨减少。这笔银子商人来出,但最后还是出在朝廷的头上。好了,既然所有人都得利,朝廷所得的银子怎么会平白增多呢?”
现在这个坑本来就难跳出来,还要再挖一个给自己?
“陛下,我等研究了很久,也试验了一些,后来是我们确定了两点。第一,我们发现当物体的高度足够高时,原本是一些很小的横向风,也可能对房屋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尽量造得宽大一些,以防止被风吹倒。第二就是房屋应尽量保持对称,不能太过随意。”
皇帝本来以为他要说什么愧疚之类的话。
隐瞒产量。这个问题倒也头疼的。
这帮人纷纷发问:“陛下,有这样的事物吗?”
“恩。”王炳叹气,“其实这对他来说有利无弊。只要求情、不管陛下有没有准允,都对他目前的境况有帮助,可他就是什么都不愿意做。”
顾佐回道:“宋衡乃弘治十五年二甲进士,后来做过一任推官,后来因有度支之才被人引荐至臣这里当一个少府郎中,掌账目往来,几年以来任事勤勉、且极为谨慎,从未有过一钱银子的差错。是个能人干才。”
且到目前为止,扩充的人员都从每年的学生中来,都是其中最聪明、也是对各类自然问题最感兴趣的人。
“其实还有一点,便是……如果能够用石头这样更加坚硬材料,房屋可以承受的风力会比木头要好很多。只不过石头过重,建造的时候不太好搬运。”
看来是的确有人故意操弄。
那也没办法,其实有很多理论知识本身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没有足够的制造能力造出来。
而近段时间的成果,其实是两本书。他们编的,说教学可以方便一些。
这帮人现在是两个团队,也就是分别编制这两本书的人,数学团队有七人,领头的姓柳,叫柳致民,格物团队有九人,领头的姓寇,叫寇锐强年龄层次上是老中青都有。
“油盐不进?”
“至于盐法,这些日子,你应也和一些人交流了吧?朝中反应如何?”
“陛下说的不错,记下记下。”寇锐强指示着身边的年轻人。
一本都是九章算术,一本则是自然格物。
朱厚照心中如明镜,不过暂时却不多去计较,他在研究别的东西。
“不行。”王炳眼皮一抬,“陛下最讨厌政斗影响实务,今年或有大灾,粮食储备关乎到百姓生命,一旦出事,你我就不是训斥一下这么简单了,那会万劫不复的。”
但顾佐天生厌恶这些事情,听了半天听得他脑袋都痛,于是起身作揖,“大司马,这个情下官没有办法去求。旁人如何看我,那是旁人之事,下官也管不了。告辞了。”
“断你的脑袋吗?你难道不知道陛下有多厉害?老夫宁愿去君前认罪领罚,也绝不会去做那样的冒险。”
这些人其实是皇帝私库供养人员,每个月固定领到吃的喝的,而想要加入这个‘混吃等死’的队伍,不仅要通过一些考核,而且还要这十几个人一致同意你加入,最后报到皇帝这里,由皇帝批准。
皇帝见多识广,几次入宫之后,他们就有这样的概念了,所以对于皇帝做的提示也都比较看重。
“大自然中或许没有。不过就像大自然中没有米粒一样,人不是把它种出来了吗?”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