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流氓般的刘邦和儒家困境《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66章 ,流氓般的刘邦和儒家困境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66章 ,流氓般的刘邦和儒家困境

大汉三年十一月九日。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长安城却异常热闹。一是匈奴人在秋收之后袭击了大汉的北方六郡,抢了大汉几万石的粮食,杀了好几千边郡百姓,这引起了整个长安城的一片哗然,整个关中的百姓都不敢相信,匈奴人居然如此猖狂。
此时的天下不是后世天下。对于匈奴人大汉从上到下都没有重视过,几年前就被大秦教训过,被打的落花流水,连老家匈奴人河套地区,都被大秦夺下来建立了九原郡。
再远一点,赵将李牧一战歼灭了十万匈奴人,夺取了匈奴人的老巢,建立了代郡,这就是一个弱鸡呀,结果没想到他们大汉居然被鸡啄着了。
现在的大汉从上到下气愤的同时,更是不了解匈奴人怎么敢得罪大汉,大汉一个拇指就能把他们摁死。
此事发生之后,整个大汉从朝堂到民间要讨伐匈奴之声不绝于耳。
诶尤其是大汉边郡太守,纷纷上书要讨伐匈奴人,他们本就是武将出身,徐凡让他们搞建设,他们可能摸不到头,甚至有可能搞砸,但打仗他们可就太熟悉了,据其匈奴人也敢欺负到他们大汉头上来了,不教训一顿是不行。
只能说消灭暴秦之后,汉军的将领自信心爆棚,认为汉军天下无敌,区区一个匈奴人,他们只凭一郡之地都可以战胜,甚至这些太守还忌惮自己的同僚,担心其他人抢自己的功劳,毕竟匈奴人靠近大汉的地盘有好几个郡。
但徐凡却知道冒顿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冒顿就是草原上的始皇帝,他是第一个告诉胡人草原民族并不比农耕民族差,更是第一个把中央集权国家压着打的草原帝国,也就是从匈奴人开始,草原帝国成为了中原王朝两千年的噩梦。
面对这样的强敌,徐凡让边郡的太守,扩军备战,修筑城墙堡垒,防止匈奴人再次入侵,另一方面徐凡也觉得,应该在匈奴人还没有完全统一草原之前,提前掐死这个草原帝国。
匈奴人只吞并了一个东胡人,就能给大汉带来如此大的祸害,整个草原统一之后,匈人带来的危害简直不敢想象,徐凡可不想自己的大汉,像历史上的大汉一样被压制六十年。显然此时主动出击打断匈奴人的帝国成型对大汉更加有利。
所以徐凡和大汉的高层商议之后,决定春耕之后,集结北方诸侯和北方各郡20万大军,深入草原,发动一场对匈奴人的战争,最起码要打散匈奴帝国,给大汉创造十年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个让长安城轰动的消息,就是大汉和辽东国交换土地,陈余让出了整个辽东郡,大汉这今年再次分封20个诸侯国,这个消息通过种种渠道,传遍整个长安城,快速压过了匈奴人的热点,很快成为了长安城最大的热点。
毕竟匈奴人远在天边,他们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打进关中。但这二十个诸侯可是近在眼前,这可是春秋战国之后,天下最大的分封。
这二十个诸侯王成为了整个大汉人羡慕的对象了。
哪个男儿不想能称霸一方成为诸侯王。
以前的君主再大方也最多给你一个万户侯封君,但这和诸侯王却是两回事。这是开启一个国家,建立一份属于自己的基业。
而这个消息传出了之后,这二十个诸侯王确定之后,他们就成为天下有识之士可以投靠的君主了。
天下有识之士明白,自暴秦之后,天下又要开启一个属于士的时代。有几十个君主可以选择和只剩下一个君主,这完全是两个世界。
虽然徐凡弄出科举,但他已经完全改变了科举的规则了,一次就考出几千士子,这样考出来的士子能金贵到哪里去,这些人全被徐凡安排到乡下和农夫打交道去了。
想要鱼跃龙门,一考定终身,成为县令等大员,在大汉想都不要想。整个大汉也不过是一千两百多个县,根本就没这么多位置给这些人。但成为百石小吏却让天下有识之士失望,天子太重武夫而轻士人了。
而且汉吏的来源也不全是科举,军队退役的军官,民间种田好的田力,工厂当中优秀的工匠都可以成为汉吏。
这就导致了,进入大汉官场的压力虽然不大,但起点太低了,他们考上之后,只能成为百石小吏,而后他们就要和大汉军方,百家学子,甚至农户工匠竞争,大汉官场竞争压力太大。
很多士子虽然不承认,但现实却是他们对后三者没有太强大的竞争力,在大汉官场升迁的速度甚至比不上这些人。
当然很多士子不承认这点,他们认为自己有一身惊世才能,区区八石米就交换了自己一身才学,太不划算了,所以大汉每年考取的汉吏很多,但淘汰的更多,这让很多人明白,汉吏不是那么好当的。
士子们期待的是一个明君发现自己的才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不是成为一个小吏。
天子做不到这点,而现在20个诸侯王说不定会有发现自己才能的名君。
娄敬就是一个自认为有才能的人,他投靠大汉已经一年时间了,但现在却只是农家的正室子弟,农学院的夫子,这和他当初的设想完全不同,他是想成农家这个渠道进入大汉官,而不是想成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夫子和整天和泥土猪粪打交道的农家子弟。
说句实在话农家在大汉的实力不差,有九卿之一的大司农,还有2000石太守商农,但这一年下来,他算是看清楚了,他的老师许丰太过于淡然了,根本不在意农家的壮大和发展,他的大师兄商农又太老实了,比起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他更喜欢去乡下指导农民种田。
要不是有汉帝欣赏他这个大师兄。他根本不可能成为2000石的太守,谁敢相信一个太守待在府衙的时间居然都没有待在农田的时间多。
农家太过于安然,他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靠自己奋斗了,他必须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向上爬,所以当天子再次分封诸侯之后,他决定投靠一方诸侯,以他在农家学的本事,混个卿大夫的官位光宗耀祖。
于是娄敬来到了沛侯府外。
此时已经已经不少人在此排队了,他们都是想要成为沛侯大夫改变命运。
这个时候排队的人看到两个士兵拖着一个儒生丢出大门。
“噗!”儒生就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丢在地上。
大街上几十上百号人就这样看着他狼狈,儒生本就最讲面子,这种情况让他难堪无比。
“岂有此理,本以为沛侯,会是一代明主,却如此轻视我士人,这样的君侯必定会没落,各位兄台,还在此排队做什么?沛侯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奴仆,今日我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听到这话还真有不少人离开了,天下的诸侯又不止沛侯一人,沛侯今天如此对待这个儒生,显然不是好相处之辈。
天下多了20多个诸侯,士人人也变得矜持起来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不留爷爷,爷还可以考科举。
这个时候刘邦的大舅哥吕释之出来教导:“沛侯说了,儒生只会花言巧语,没有一点真本事,这里排队的还有儒生就离开吧,我们沛侯府是不会要你们的。”
“沛侯怎可如此轻视我们家,要知道我儒家宗师孔鲋可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我们儒家怎么就没有真本事了。”
“沛侯不道歉的话,我等就发动百家之人共同拒绝投效沛侯。”
“不道歉,我等要上书天子惩戒沛侯。”
不得不说后世儒家能做到霸主百家,独尊儒术是有时代基础的,这里排队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儒生,而刘邦这番话算是把这些儒生得罪死了,什么叫儒生只会花言巧语,没有一点真本事,这要被做实了,他们儒家还怎么投靠明主。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