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以胡制胡,书生意气的陈馀《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65章 ,以胡制胡,书生意气的陈馀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65章 ,以胡制胡,书生意气的陈馀

陈平和东胡人交流之后问彭越道:“胡人不通教化,你是如何做到让他们安心劳作的?而且城中如此多的胡人,你不怕他们反叛吗。”
胡人会安分守己,大汉的北疆也不会烽火连天了,对胡人来说第一选择永远是抢,只有抢不到他们才会安分守己的交易。
彭越笑道:“胡人畏威不怀德,某为了在营口立足,杀了四五千人才把胡人给杀怕了,在营口郊野还有一座无比大的京观,每个来此交易的胡人都可以看得到,他们会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抢营口,但即便如此我海军常年在此驻扎了三千士兵,有如此强大的武力才能震慑住四周的胡人。”
陈平还是不解道:“赵,秦两国也重创过匈奴人,但匈奴人还是屡屡犯边,只怕光杀,还不足以让胡人安分守己。”
胡人之所以能成为北方最大的祸患,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的战斗力,而是在于他们穷的只剩下一条命。其实这几百年来除了少数例外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原的诸侯欺压着胡人。
就像大秦吞并了义渠,建立了陇西郡,北地郡。赵国教训了匈奴人,占据了河套之地,建立了代郡。即便是战国之耻的燕国也击败了东胡人,建立了辽西郡,辽东郡。只能说战国时期是整个中原武德最充沛的时期,随便一个诸侯都能吊打四方。
这个时期一向是中原的诸侯冲入草原劫掠胡人,打草谷最开始是形容胡人的,战国时期中原的竞争压力太大了,各路诸侯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还是四周的胡人野人打起来容易,也更加容易取得战果和土地。
但草原的环境太恶劣,草原的部落经常因为一场雪灾,旱灾死光牲口,这个时候草原的牧民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南下掠夺了,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胡人面对这种情况不抢劫是有死无生,南下抢劫是九死一生,胡人自然是南下了。
而中原的诸侯在把草原能耕作的土地全部占据光之后,对草原贫瘠的草场不感兴趣,他们只能修建城墙来防备胡人了。
陈平相信在营口也是一样的,胡人不会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抢劫大汉的城池的,他非常好奇彭越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彭越笑道:“光凭杀自然不会有现在的景象,实际上在辽东的胡人非常穷,很多部落穷的一无所有,只有烂命一条,面对这种胡人部落,不管是威还是德都不会起作用的,因为他们抢不到东西就会饿死。”
“但营口的财富主要是靠我海军交易,营口的粮食和布匹等货物都在我海军的船上,胡人即便占了营口,但我军只要登船,他们也抢不到物资,反而会遭到我汉军的打击和报复。
同时也会影响到四周部落的生存和发展,因为每发生一次劫掠的事情,末将就会暂停营口市集,营口方圆上百里,几万胡人都会受到影响。
“当然大部分的时候,即便是他们想交易也没有东西可以交易,当一个部落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会铤而走。而营口的存在就是减少这种一无所有部落。
辽东物产丰富,四周的胡人来说不用抢,即便是交易也能吃饱,就像刚刚那个胡人说的一样,砍伐一棵大树就能换到两只羊,以前不值钱的皮子草药在营口交易也能交易到粮食。”
“这些胡人也知道营口的粮食布匹都要靠我们海军,他们自然不敢在营口乱来,要不然我海军走了,他们就要饿死,当然最关键的是营口的胡人四分五裂,这里有东胡部落,夫余人,高句丽人,濊人甚至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部落,他们不能形成合力,自然只能听大汉。”
“营口附近强大的部落都被末将赶走了,末将也不会允许有任何一个族胡人壮大,而是划分好草场禁止他们越界,东胡人夹高句丽,高句丽夹着夫余人。我汉军再从中协调。现在营口方圆百里已经建立了以我大汉为首的体系了。
敢掠夺营口的胡人,不用我大汉军队出手,四周的胡人部落就会把这个为非作歹的部落剿灭,以此来讨好我大汉的军队。末将对于这样的胡人部落也不吝啬奖励,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现在在营口归顺我们大汉的胡人部落就有7-8个,每个部落可以招募到200-300青壮,我们大汉就可以胡制胡。”
陈平惊讶道:“你这营口模式不错,可以成为我大汉以后统治胡人的样板。”
在陈平看来这个体系最成功的之处就是在于以胡制胡,大汉的军队能置身事外,两方的胡人相互厮杀,不管谁胜谁败,都是在成倍消耗辽东胡人的数量,而大汉只需要付出一些粮食布匹等物资,等胡人相互厮杀的差不多了,大汉的诸侯可以在此建立诸侯国,大汉的百姓在此建立开垦土地,建立村庄。
陈平都没有想到彭越这样一个武夫,居然可以弄出一个如此好的策略,甚至可以称之为歹毒了。
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制度,存于多在这里待了三天,在柴武的保护下,见了好几个辽东的胡人部落,发现他们相互之间比较仇视,却共同感激大汉,认为大汉在辽东救活了他们的部落。
这个调查让陈平对彭越彻底改变印象了,这哪里是莽夫,简直就是毒士,把这些胡人卖了,还让这些胡人感激他,陈平感觉自己都要向彭越学习了。
话分两头,在陈平慢慢悠悠走向襄城的时候,蒯彻却已经早早的回到辽东了。
陈馀本对蒯彻寄予厚望,想要凭借他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天子支援辽东国。
现在辽东的局势太差了,辽东国三四千里的防线,没有一座山脉,可以说是无险可守,胡人可以轻松杀入辽东国的国土,陈馀的辽东国,人口只有三十余万,军队更加只有3万人,根本守不住辽东国三四千里的防线。
随着东胡人杀入辽东国,和辽东国境内的胡人相互勾结,彻底引爆了辽东国的矛盾,让整个辽东国彻底陷入动荡当中。
说起来辽东国现在的局面和陈馀也有关系,他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大概是意思就是这个了,很多词不让写)。在他看来燕人和齐人是自己的根基,而当初秦人在齐国圈地,在燕国圈地,一部分燕人和十几万齐人逃到了辽东。
这些难民逃到辽东,自然要想办法生存了,他们在陈馀的帮助下,建立村镇,开垦田地,种植粮食,这也是陈馀乐意见到的。这些燕人和齐人定居下来啦,他的实力就会得到提升。
但这天底下哪里会有无主之地,在燕齐之人看来是无主的土地,实际上却是辽东胡人的草场,当这些胡人部落从越冬的草场迁入春夏的草场,却发现自己部落的草场被人烧干净了,种植上小麦了,那些燕齐之民拿着长矛驱赶他们。
这些胡人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家园被外来者占据,但他们却打不过武德充沛的燕齐之民。
于是他向辽东王陈馀告状,想要让他为自己主持公道,让燕齐之民退还自己的草场。
但陈馀却让他们失望了,在他看来开垦土地才是他辽东国的根本,燕齐之民是辽东国的根基,他自然不会自毁根基了。
但陈馀不公正的对待,却让整个辽东的胡人对他失望了,再也不把陈馀看出是他们的王了,当东胡人逃到辽东郡的时候,他们就和东胡人勾结在一起。几十万胡人动乱,整个辽东郡的秩序就崩溃了,现在陈馀只能控制城池四周的土地,燕齐之民开垦的村镇大量的被胡人破坏。
所以他才的确想要得到徐凡的支持,扩充自己的大军,来镇压这些为非作歹的胡人。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