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联姻和长安的变化《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48章 ,联姻和长安的变化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48章 ,联姻和长安的变化

说完两人进入番阳城,只见城内街道宽广整洁,繁华热闹,商贾云集,民生安康,人群川流不息,这让英布感觉到,当初的长安城也不过如此。
这怎么可能,长安城有几十万人口,这番阳只有上万人口,完全是一个小县城。
英布摇摇自己的脑袋,想要把这幻觉弄掉,但他却不知道,这只是因为他一直待着蛮荒之地,忽然进入一个比较繁华的城池造成的错觉。
而后吴芮带领英布来到自己的侯府,路上英布不断向吴芮请教如何建立领地。
而这吴芮就太有经验了,在这个时代吴芮就是少有的开拓者,整个庐江郡几乎都是吴芮开拓出来的。
可以说吴芮就是为了一個种族开拓基业的英雄。
扶苏愕然道:“所有乡里?”
“秋收之后,朝廷的税赋充足了。陛下仁义,发布诏书,说是要在每个乡里弄一家小学,教导小孩读书识字,我们戚乡读书人不多,某记得你们兄弟不都有学问,据说当初抄书还赚了不少钱。你们要是愿意留在戚乡当夫子,每人还可以多出100亩的职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要不是某认字不多,我也想去做夫子。”
除了交税,戚乡还是四周村里最大的粮食收购者,上面写着粟米收购价90钱每石,小麦收购价110钱每石。这个价格让很多农户都非常失望。
蒙氏道:“夫君不说这些了,我们以后过自己安稳的日子。”
一个月前关中的粮食价格还是每石200钱,但陈郡大丰收的消息传到关中,粮食价格就跌下了200钱,接下来南阳郡丰收,中原丰收,每传来一处这样的消息,粮食的价格就要下跌一些,现在居然跌到100钱都没有了。对每个关中的农户来说,这相当于减少了一半的收入。
公子高,这样说还真没错,两千年的封建史说是儒家统治天下,实际上对上层用儒家,对下层用法家,普通草民都受压迫的程度,和先秦时期根本没什么两样。
扶苏继续问道:“月报校整员是做什么的?”
吴芮苦笑道:“在长安城的时候,天子说要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停战三年。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东楚覆灭,上谷也被天子吞并,虽然天子吞并这两方势力各有原因,臧荼更是自寻死路。
徐凡在长安的这半年时间,虽然没有弄出太大的基建工程,活签字印刷术和大汉月报就是他弄出来的,活签字印刷术主要是为了大量印刷各种书籍,像大汉的图书馆当中,已经把诸子百家的经典全部转换成为了纸质书籍,长安城的士子可以低价购买这些书籍。
英布就想到最靠近自己的番阳了。因为靠近彭泽湖,附近的土地平坦,再加上吴芮这十几年修缮水利设施。番阳的粮食产能极其多,已经成为了附近的粮食产能中心了。
而定下下田的标准,加上每户都有100亩土地,税收就非常简单了,几乎每户都只用上缴30石的粟米谷物或者是等价的经济作物,像丝麻都可以用来抵税。
英布决定全力扩张甘蔗田,但英~国的人口越来越多,粮食问题也要解决。
这让吴芮异常高兴,虽然他年纪比英布大,但爵位却没有英布高,本来他以为英布跋扈将军应该会非常难相处,却没有想到会如此好学,让吴芮的面子得到了满足。
扶苏却摇头道:“某只想种地。”
而后胡亥道:“兄长,你不应该一直留在这乡下,长安城每个月都会发现新鲜事物。以我们的本事,只要想找,就可以找到一个比种田更好的活。”
扶苏和公子高拱手行礼道:“吕蔷夫请讲?”
而后扶苏看到蔷夫身边还坐着一个脸色严肃的人,头顶的却是法家冠带,扶苏以为自己看错了,惊讶的问自己的二弟道:“那人好像是法家之人。”
现在的长安城比以前的咸阳充满了活力,每天都有新鲜事物,让胡亥流连忘返,他已经不想继续待在赵里这个枯燥的乡下了。
“当然可以,但三天后你们可要就要给我答案,你们不要这份差事,某就去长安城去招一些落魄的士子。现在长安城因为科举,到处都是穷士子,他们应该会愿意接受这差事的。”
长安朝廷非常重视这次的秋收,不但高层巡视,徐凡还命令吴广派遣廷尉府所有的法曹,驻守在关中每个乡当中,只要发现不法汉吏,就直接锁拿,当然因为需要的法曹太多了,也只是在关中大部分县能做到这点。
吕枢笑道:“对是所有乡里,现在在关中普及,以后整个天下都是读书人,也就是我们陛下才真正关心我自己的升斗小民。”
但没有办法,大汉没有那个组织力,完成精细化的收税,真要分成三档的话,只怕那些无法无天的汉吏会把下田改成上田,三斗税收到九斗,那就真成了逼人造反了。
吴芮对妻子非常尊重,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
胡亥看着自己顽固的兄长,摇摇头跑了。他要带自己的妻子去长安城过好日子。
吕枢离开之后,公子高道:“大兄,我等接下这个差事吧,教书育人怎么也比农夫要好。”
扶苏和公子高对视一眼道:“吕蔷夫,某和兄弟们商议一下可否?”
当然,印刷术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就不很友好了。
扶苏道:“三天内,定给吕蔷夫一个答案。”
而他是外番,不要说榨糖厂,连甘蔗都不敢多种,只能看着英布发财。
而徐凡对吴芮的态度也影响到英布,加上加上自己开拓英~国的艰辛,有了番阳的对比,自然对吴芮更加客气了。
赵里秋收完成,扶苏他们一家用牛车运载着要上缴的粮食来到戚乡。
托了互联网的福,上层怎么样,徐凡不知道。
好不容易暴秦灭亡了,他们又要担心汉帝削藩。
而在扶苏身后的是他妻子蒙氏和扶苏的三个儿女,他们也一把小镰刀,帮助自己的父母收割。
有过三巡之后,英布对吴芮道:“番阳侯,我英国缺乏粮食,想要在番阳定50万石粮食,我们英国可以用白糖交易!”
胡亥满不在意道:“全收了难道就能吃饱,兄长若想要,就帮小弟收割吧,到时候小弟分你一半。”
可能是因为有法曹坐镇,徐凡当初遇到的大斗小斗事件根本没有发生,也没有后世的那些踢斗淋尖,所有人都顺顺利利的把税赋上缴完成。
而印刷术出现之后,徐凡也用在抵报上,用来传达长安朝廷到天下的命令,同时也让天下的县令了解长安城动向。对于抵报出现,周章可谓是欣喜若狂,有了抵报,大汉的上情下达便捷很多。
但扶苏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我等兄弟就必定要分开了。”
公子高苦笑道:“大兄,你现在不是公子了,而是一个农夫,现在90钱的粮食价格,已经让我少赚一半多了,30钱的价格,那真是辛苦一趟,除了粮食啥么也没赚了,现在看还是小麦的价格高一点,某今年也种一季冬小麦试试看。”
吴芮道:“没问题。”
公子高道:“那就是法家之人,他们是吴廷尉派遣下来监督粮食税收的,我等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向这些法曹告状,据说关中每个乡都安排了一名这样的法吏,就是为了防备汉吏增加税赋,欺压百姓。”
长安城,赵里。
当夜吴芮对自己的妻子道:“本以为英布是个莽夫,跋扈将军更是天下闻名,今日交流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谦虚好学,对老夫也是很尊重。为夫打听到,英布还没有娶亲,为夫想把丹儿许配给英布,你看如何?”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