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失望的景逸和人才汇集《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144章 ,失望的景逸和人才汇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44章 ,失望的景逸和人才汇集

而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周章开始了整个大汉范围内的科举考试,科举的通知更是贴满了整个大汉境内城县乡里。
听到科举的消息,这些大家族的子弟刚开始无比兴奋,认为汉王要广招贤才了,结果看到徐凡要他们做田吏,俸禄连百石都没有,一个个非常失望,这样的职位他们要之何用。
而在阳县也有一个很失望的人,他就是景逸了。
当初他儿子通知他,徐凡将要称楚王,他是无比兴奋,连家族以前楚国的官服他都找出来。
虽然徐凡不是楚国宗亲,但楚国复国之后,徐帆肯定需要他们这些宗亲之后,最起码也要立一个牌坊,而以他和周章几十年的交情,加上他们的家族多次担任三闾大夫,令尹,上柱国等位高权重的职位,徐凡想要这个楚国名副其实,就必须拉拢他们这些前朝的权贵。
但后面的事情峰回路转,泗水郡的秦嘉,提前找他同族之人景驹,让景驹称楚王。
景逸知道此事之后勃然大怒,秦嘉什么身份,什么势力,什么威望,为楚国的复兴立下了什么功劳,他也敢拥立楚王!
最重要的是他这拥立楚王,徐凡怎么办?
这事情不会起波澜吧?
果然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没多久,南郡就传来消息,徐凡担忧异义军刀兵相见,放弃称楚王,改称汉王。
于是他召集了所有在阳县的宗族子弟:“汉国科举考试,你们全都给老夫上,一定要考上。”
其他人吓的不敢出声,他这位族长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他们知道汉国丞相周章是族长的生死之交,有这层身份在,他们就更加不敢得罪族长了。
士兵恶狠狠的说:“本来我家大王是要称楚王的,但秦嘉那个狗贼提前弄出一个楚王,我家大王不愿意义军兄弟刀兵相见,于是就改为汉王了。”
孙叔通是孔鲋最得意的弟子,儒家弟子大部分遵守礼仪,不知变通,但孙叔通却有着能言会道的口才,和灵活的道德底线。
孙叔通就这样不断问路,不断寻找一不小心就撞到一个衣衫褴褛士子,
“抱歉,抱歉,这里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景象让孙叔通对汉王是异常佩服,武能打的过暴秦,文能把陈郡治理的如此繁华,汉王治理才能还在始皇帝之上。
陈郡只能见到最多的不是士兵,而是大量的商贾和普通的百姓各条街道,车水马龙,来自天下的商贾车队往来穿梭,一派繁荣盛世景象,对义军的信心就更强了。
而这次科举被天下读书人看出低阶版招贤令,减低难度的同时还扩大了招收的规模,不是谁都可以像景家子弟那样不在意田吏这样小官,对大部分的小地主出身的子弟和商贾子弟,能进官场就是阶级的飞跃了。
就在陈郡开始搞科举的时候,一支全副武装的马队来到陈郡外,庞大的人群引起了士兵的警惕。
“你们是哪里来的人,来陈郡有何事?”
这个时期的儒生可不讲什么愚忠,讲的是‘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
在陈婴看来秦嘉这是自寻死路,以他那点实力,哪里有资格拥立楚王,尤其这楚王还是上柱国将军志在必得,秦嘉必定会被上柱国将军剿灭。
景逸此时庆幸的是他的儿子景涛没有听他的话,参加了义军,当徐凡称汉王的时候,他也更进一步成为了汉国骑兵都尉,以后景家还有这个长子作为依靠。
按照他们的才能安排职位,因为投靠徐凡的大部分都是武将,所以安排他们大部分也是成为义军的军官,经过军训懂得义军的军令和军纪,一般会安排他们成为屯长,曲长等基层军官。
景家的这些子弟此时也和景逸一样失望,本来他们还以为楚国复立了,他们可以恢复家族的荣耀地位,恢复往日雕栏玉砌的富贵生活。
而后他对韩信道:“要是有机会我会把你举荐给汉王的。”
第一次来的陈郡的孙叔通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都不禁感叹道:“当年晏子说,临淄城挥汗如雨,挥袖蔽日,只怕就是现在这种景象吧。”
始皇帝颁布焚书令之后,孔鲋彻底对始皇帝失望了,甚至因为焚书令牵连太多自己的子弟,他对始皇帝也开始仇深似海。
这对徐凡没有什么关系,对义军的那些高级将领也没什么关系。但对景逸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了,徐凡称的是汉王,不是楚王,这里成为了汉国,而不是楚国,那他这楚国宗亲的身份又有何意义?
这种人生的大起大落,让景逸一病不起。
叔孙通吃惊道:“这是招贤令的扩大版,看样子汉国的人才缺口很大呀。”
陈婴有点惊讶看着这个小兵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汉国新立,虽然现在只是一个田吏,你们只要你们用心做事会很快升得上去,现在老夫告诉你们只要能考得上去,你们就用心给义军做事情,家族给你们的月俸提升三倍,要考不上的就减少一倍,你们就留在家中混吃等死,不要给家族丢人现眼了。”
陈婴感叹道:“你这样的人才我都没有发现,这个义军首领我果然做的太差了,难怪会让兄弟们失望了。”
结果没想到来到陈郡之后,上柱国将军却没有在意楚王之事,直接改称了汉王,这就让他想不通了,称楚王能得到楚国的民心,能得到楚地豪强投靠,能得到楚国的法统,但称汉王能得到什么?
“汉王这是心怀天下,要是汉王只想恢复楚国的话,楚王自然比汉王合适,你要是汉王想夺得整个天下的话,那汉王就比楚王更加合适。”陈婴身边一个小兵忽然说道。
但后面的科举公告,又让景逸看到了希望,景家啥都不多就是人多,按照上面的说法,他景家的人几乎全可以考上。
曹升道:“我家主公乃是东海郡陈婴,前来投靠上柱国将军。”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