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

第625章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
当常浩南在测试车间见到海谊德的时候,后者正手持对讲机,面色严肃地指挥现场技术人员把B0101号原型机从专用的发动机托架转移到高空台的吊具上面。
相比于过去以液压机械式为主、辅以部分模拟信号式的航发控制系统,有全权限数字控制能力的涡扇10在外形上看起来要简洁很多。
因为大量原本用作控制和动作功能的液压和气压管路被取消,变成了分布在飞机周围的几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以及电缆线。
除了能减小这些复杂机械结构本身带来的可靠性问题以外,也能顺便给发动机减少不少重量和成本。
再结合相比第三代航发本就更加简洁的2级风扇+7级高压压气机结构,最终把这台发动机的国军标自重降低到了相当惊人的1560kg。
作为对比,F110和AL31F两种典型的第三代发动机,按照国军标计算的自重都在1750-1800kg范围内。
当然,1560kg仍然不是终点。
“浩南同志,好久不见。”
“主要是考虑到涡扇10是用数字电控,所以在管线布置,还有飞控程序这块跟目前的量产型会有少许差别,得等到我们把下一批次的B0201号样机送过去,才能继续生产流程。”
“理论和计算层面的内容,总有办法提高一些效率,但落实到物质层面,还是要以小心谨慎为主,尊重客观规律。”
回过头,刚好看见正带人走进来的常浩南。
全权数字控制对于发动机和飞机来说属于极好的升级,但相应地,在测试过程中就会麻烦很多。
海谊德回答道:
“另外就是一些为了安全性考虑的极限参数限制,包括物理转速、指令速度、T4温度……”
这部分话题聊完之后,刚刚一直等在常浩南身后的徐洋紧跟着上前一步:
“接下来介绍一下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程序,跟我来吧,在隔壁。”
“我们还在熟悉改进之后的测试台架,预计两到三天之内可以把B0101号原型机整备到可以开始测试的状态。”
因此,为了保证项目的时间表不会受到材料问题的影响,常浩南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并未在机匣和叶片等部分采用特别激进的减重手段。
“……”
自然也就不会有谁不开眼地对此提出异议。
因为电控系统一旦失控,无法像纯机械设备一样简单地应急关停,甚至可能危及到高空台本身的安全。
“启动之后的稳态工作过程采用闭环控制,考虑到歼11和歼10都会采用飞推一体化的飞行控制系统,这部分就没必要考虑传统的物理转速控制率了,直接采用等折合转速控制,油门指令直接由飞行控制器经通讯口或以PWM信号形式发出,所以具体算法和你在ECU程序里面留下来的完全一致,我就不重复了……”
全部结束之后,她才拿起旁边的保温杯喝了口水:
“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
不过,常浩南并却并没有马上给出回答,而是盯着“系统的控制对象及执行机构建模”的部分看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吊装步骤结束之后,海谊德才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
常浩南摆摆手,紧接着揉了揉因为长时间仰视而有些酸痛的脖子,重新把目光投向海谊德:
“对了,海总,这段时间,十一号工程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尤其是给咱们准备的验证机?”
纯脱稿,用不着。
有点像某些车用发动机,只要外挂电脑刷个二阶就能解锁更强性能。
尽管在通过出厂测试的前提下,发生这类严重事故的可能很小,但终究还是要以防万一。
而且,以黎明厂目前的能力来说,即便经过了一次全方位的工艺升级,制造涡扇10的速度仍然不算乐观。
海谊德双手背在身后,有些感慨地说道:
“以前跟国外比,觉得咱们的发展速度其实已经不慢了,但是这两年跟你一起做过项目之后,总感觉背后有一股劲在推着,不停往前走。”
尤其涡扇10还是华夏第一個从设计之初就计划采用该技术的型号(更早些时候在涡喷7上进行过测试)。
对于一般的项目来说,总工和总师轮流上线且动辄几十天不见面,那大概率是要出乱子的。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是今年末可以交付试飞。”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