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权臣的第一天《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569章 权臣的第一天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69章 权臣的第一天

《汉纪·昭武纪》:六年春二月,中祖病重,召前将军逊、江州刺史庶谒京。
三月,中祖病笃,托孤于骠骑大将军峻、丞相亮,大将军飞、前将军逊、御史大夫庶,并受遗诏辅嗣主。癸巳日,中祖崩于黄鹄台,年六十五。
赞曰:中汉之末,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于是昭武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荆、郢则臣主归心,顾下吴、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江、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
惜天不假年,半道而崩。盖比论二祖,机变宽德,稍逊高祖;兵略权谋,不及世祖,是以基宇半之。然举国托孤于霍、葛,论君之胸襟,二祖不能及,故能季兴汉室。
刘备在黄鹄台托孤后没多久,过了数天,在黄鹄台驾崩。
驾崩当日,遵从两汉旧制,霍峻作为军事主官,亲自驱车以迎刘禅至刘备棺椁前。
三天的丧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日丧事结束之后,刘备棺椁在群臣礼送下,以车载出城,五千甲士开道。途中,武汉士女为刘备送行,挂白哀哭,声势格外浩大。
年幼的皇帝将权力转交给权臣,霍大司马代刘禅行事问话。
诸葛亮故领丞相,录尚书事,江州牧,假节,封武乡侯。
“请大司马下令!”刘禅非常配合,伸手请霍峻讲话,说道。
刘禅不太懂了庙号、谥号,但见众人同意,则是应和霍峻,说道:“朕不知谥法、庙号之事,且如大司马之言!”
故而刘备陵墓多有寒碜,加之刘备仿照汉文帝方式下葬,则就愈发寒酸。但按汉时丧葬观念‘死时如生’,真不能那么寒酸。
丧事历经三天,张飞哭晕了三天,直到哭晕过去,张飞才停止哭泣。而后由霍弋夫妻照顾,张飞方收敛些许。
朝中众人答道:“禀陛下,回大司马、丞相。臣等无议!”
“议先帝庙号!”
是日,刘禅身着纁裳,头戴冕冠,望着堂下众人,乖静坐在榻上。
不出意外,霍峻从骠骑大将军,迁至大司马,录尚书事,持节钺,徐州牧。步练师因梓乡为淮阴,被封为淮阴君。
“可!”
霍峻望着笏板后记录的内容,向刘禅拱手问好后,咳嗽几声,说道:“今先帝病逝,其谥号、庙号未定,不知诸君可有奏乎?”
早有安排的张昭持笏板,说道:“禀陛下,回大司马、丞相。昭与诸卿商议,以为追谥先帝为昭武皇帝,或光文皇帝,其庙号可择中或显。”
顿了顿,刘禅看向霍峻,问道:“试问大司马,可还有他议乎?”
众人各自坐回榻上,因霍峻没有发话,朝堂中瞬间安静下来。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先帝重武而轻文,不宜用文。亮以为可为先帝上昭武皇帝,以彰其复兴汉室之基业。”
何谓托孤大臣?
因武汉潮湿低洼,为避免水淹,刘备陵墓依山而建,送葬人群走了三、四十里路才到目的地。
“昭者,是谓明也!”张昭说道:“谥号昭武,其意与光武。今陛下三兴汉室,可言昭、光。”
刘备虽是下葬,但不代表刘备身后事结束。
霍峻露出和蔼的神色,先问榻上刘禅,后问朝中众人,问道:“今追谥先帝为昭武皇帝,议其庙号为中祖,不知陛下与诸卿以为如何?”
霍范得知刘备病笃时,从扬州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携带妻儿向刘备跪地痛哭,后悔没见到最后一面。
因祖有功,宗有德的要求下,庙号在魏晋之前,少有皇帝能有。当然两汉不少皇帝有庙号,但因功德不匹配,后来被人废除。如董卓废东汉中后几任皇帝庙号,南汉承袭董卓之所为。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