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黄鹄台托孤《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568章 黄鹄台托孤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568章 黄鹄台托孤

章武六年,三月。
深夜时分,正值早春,雨水淅淅沥沥,如细针,如牛毛,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哒!”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而下,青石板上的积水池荡漾起了涟漪。
“啪!”
脚步急匆匆踏入积水池,池中积水猛地溅起,水花或弄湿来人的靴子,或向四面溅起。
似乎想起了什么,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丞相以为马谡如何?”
“诺!”
而在御榻之前,张飞、陆逊、徐庶、张昭、孙邵、费观、司马芝、马良……等南汉高官上卿,以刘禅、诸葛亮为首,或哭泣,或沉默,纷纷跪在御榻之前。
“天下二分,朕已立下基业。而灭魏之事,今后当托付于太子。朕不如高、世二祖,望太子能胜惠、明二帝,大兴汉室。”
“诺!”
随着诏书的诵读,抽泣声愈发变大,且慢慢地四散而开。王粲那沙哑的声音,竟不能盖住哭泣声。
“臣必当竭智尽力,以报陛下托付之事。”霍峻叹声而拜,说道。
王粲凑到榻侧,低声说道。
“诺!”
张飞扑到刘备的怀里,哭得像孩子一样,说道:“二哥先是病逝,而今兄长将走。留我一人在世,当痛煞我心。”
“砰砰~”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以朕观之,马谡性情急躁,言过其实,不得大用,望君深察之。今南土多才俊,君当多拔贤才,不宜闭塞门路。”
“不可~”
“臣霍峻来迟,请陛下恕罪。”
甲士们挪开拒马,让出通往高台的道路。
在榻侧,皇后糜氏坐在榻侧,手里捧着空药碗,低声抽泣。往昔雍贵的面容憔悴不已,布满忧伤,双目泛红。
“诺!”
上次召见霍峻之后,刘备闭门修养。今时再召见霍峻,不仅有张飞、陆逊等大汉高阶武将,甚至还有不寻常露面的刘永、刘理、刘寿等皇子也在榻前。显然如霍弋所言,刘备将要托孤了!
刘备拍了拍赵云的肩膀,勉强笑道:“子龙与我之情,不下云长、翼德,你我患难与共,相知二十余载。望卿念及往事,日后早晚看护我儿,勿负朕言。”
“云在此!”
交代完这些,刘备则让所有人退下,独留刘禅一人在殿,有最后的叮嘱。
“朕起兵下邳,经四方以讨贼,得诸君辅佐,下江东,破孙权;战江汉,败曹操;取巴蜀,复旧土。后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嗣武二祖,继受天子位,复兴汉室。”
“朕有抚御天下,鞭挞洪宇之心,然痢疾在身,天不假年,寿数已至。即朕亡后,太子刘禅继位……”
“有劳陈将军了!”
“臣谨遵陛下诏令!”
“诺!”
“仲邈到了?”
“以骠骑大将军霍峻、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张飞、前将军陆逊、御史大夫徐庶等五臣受遗诏辅政。诸卿务必从令,不得违诏。”
“陛下,霍督到了!”
赵云快步上前,握住刘备的手。
霍弋隔着房门,着急说道:“陛下病情转急,令大人与诸卿入宫,受承遗命!”
刘备指了指霍峻,缓缓说道:“朕恐病逝之后,曹丕兴兵南下,歹人作乱国土。彼时内外有乱,当是危矣!一切布置用兵,诸君当从仲邈之言。朕治蜀严苛,且南中臣而未服,诸君宜当多多注意!”
“霍督!”
却见殿中,刘备躺在病榻上,眼神浑浊地望着帷幔,俨然已经病入膏肓。
众人出去后,刘备招五人及刘禅近榻,吃力说道:“朕自得诸君辅佐,幸成帝业,然不幸中道将别。即朕亡之后,太子年幼,性情谦让,恐难担大事,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今后当有劳诸君辅佐太子。”
刘禅听懂刘备叮嘱之言,保证说道:“请父亲放心,儿已知父亲言语深意!”
“子龙安在?”
霍弋低着头,拱手说道:“陛下病入膏肓,杜医师束手无策。今下之时,赵将军率兵封锁黄鹄台,王侍中持诏入殿受命。皇后、太子、诸皇子已至宫阙,而后陛下令诸侍从诏诸公入宫。”
临近黄鹄台,却可见高台阁楼上早已是灯火通明,在黑夜中格外的明亮。
继而,刘备颤巍巍握住刘禅的手,指向霍峻、诸葛亮,说道:“寄奴,今日之后,霍督为你父,葛相是为你母。宜当遵之,不得有违二公忠言。”
“中汉退功臣而进文吏,今我季汉与之不可同。太子治国,当齐重功臣、文吏。”
“太子当下何如?”霍峻系上腰带,问道。
“翼德!”
“云当效犬马之力!”赵云落泪应道。
咳嗽几下,刘备继续说道:“仲邈信义可用,无反复之所为。其多爱名,太子勿要因此而忌。凡君者,不得轻予名、器,而太子之后待霍督,可重予名,而不授器。”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