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马超乞降《季汉大司马》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季汉大司马 > 第496章 马超乞降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96章 马超乞降

秋,武汉行宫。
刘备端坐龙榻上,浏览着诸葛亮所上多达两千多字的奏疏,通读了好几遍,方才理顺奏疏中的内容。
沉吟少许,刘备问道:“孔明欲行九品官制,以明进退之序,朕以为可行。然疏中所言置中平官,以为辨分地方贤士,举选孝廉,当为何意?”
那日霍、葛详谈官制,在深思之下,诸葛亮决定剥夺郡太守的察举孝廉的权利,改由中央任命中平官,下到郡县举选孝廉。
县里士人五经通一经,称为廉士;士人拥有廉士身份,可以到州郡入学,再由中平官考核为孝廉;成为孝廉者,十月份到京师参与端试,由尚书台出试卷,多中取优。
孝廉不中者,退回原州郡,或是在京师文学观进修。
通过端试的孝廉,再通过尚书台吏部的考核,才能被委任为官职。
庞柔奉上书信,说道:“此为我主书信,恳请陛下亲阅。”
“免礼!”
刘备捋须踱步,说道:“孔明之语多有道理,或可行之。”
“善!”
及庞柔退下,刘备迫不及待,问道:“诸君以为马超之意何如?”
“计策不假,但臣恐马超暗有谋划,欲借我军取利。”法正苦笑说道。
“今襄樊已入我军之手,兵出襄樊,若一战得胜,长安、洛阳或是能下。故是役北伐,仲邈为偏军出江淮,可自决东方之事。”
刘备神情不动,问道:“孟起诚恳之心,朕早有耳闻。然今下起兵北伐,你主可有他求?”
法正蹙眉捋须,说道:“陛下,马超虽是武略超群,但为人多诈,今下之言不可轻信。”
刘备从榻上起身,说道:“马超虽不可轻信,但其却可用之。如能得其起兵相助,北伐关陇则是可望。”
“陛下,孝廉因少而贵,今丞相多举孝廉,当有薄轻孝廉之感。”张昭说道。
他之前打过寿春,可是深知寿春不易攻打。两国举大兵针锋相对,容易打成僵局,如之前那般退兵。
刘备思虑少许,说道:“世无万古不变之法,昔有郡而无州。今州刺史,应当约束之,以中汉为鉴。”
庞柔站立殿中,拱手说道:“令明照顾甚是周全,衣食出入无所不缺,柔多谢陛下厚爱!”
“诺!”许靖应道。
南汉收州刺史的权利不难,州刺史是由刘备所任命,其已经征辟的官吏不会被罢免,但今后如果有州官空缺出来,则要由尚书台委任。
“诺!”
试图一朝一夕改变选官制度,其中之难度真不亚于商鞅变法。霍峻唯有因势而动,与诸葛亮一同改良制度,在有生之年,为南汉多做些努力,避免世家门阀在大汉产生,从而祸国殃民。
“外使庞柔拜见陛下,愿陛下长乐未央,永享嘉福。”
霍峻持笏板,抬头说道:“自中汉末世以来,各州君长势大难遏,今刺史或忠贞尽事,然难料后人是否有歹徒。今当免州刺史征辟之权,尽数交予尚书台。”
诸葛亮手持笏板,说道:“陛下,法因时局而变,昔孝武皇帝制察举,以收郡国士人。然百年之后,孝廉无德,茂才无学。今臣与诸卿以为当明清不正之风,可革新察举之制,广收士人为中枢所用。”
待闲人退下,王粲躬腰拱手道:“陛下,马超密使庞柔已至殿外,今是否令其入见。”
顿了顿,刘备问道:“马超归降我军,今当以何官职封之?”
“陛下,马超不能爱父,岂能信之?”
“仅是如此!”
“臣峻附议!”
“可!”
上次好不容易打下襄樊,他准备从中路出兵,采纳法正之前的计策,要么打洛阳,要么打关中。
见刘备这么直接,庞柔迟疑少许,说道:“我主为关中人士,今是有归乡之念,愿与陛下协力同克关中。及下关中,请陛下委我主治槐里,以为陛下前驱使。”
刘备微皱眉毛,说道:“仅是如此?”
霍峻将自己的北伐方略呈上,沉声道:“陛下将大军,与臣合围寿春,举国破寿春。如能下寿春,则可挥兵下徐、豫。时陛下率大军出宛城,掠洛阳。臣举江淮之众,克青州,饮马大河,进而协力破洛阳,时汉室可兴也!”
沉吟少许,刘备说道:“寿春为天下之坚城,两国举大军而战,或能下寿春而胜。但所耗时间之久,伤亡将士之多,难以估算。”
“善!”
望着信上的内容,刘备心有意动,说道:“孟起之意,朕已知。然发兵北伐之事,需仔细商榷。卿且先退下,容朕思量几日。”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