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

五月,似乎是为了给朱高煦一些烦恼,初九广东广州等府发生飓风暴雨,潮水泛滥成灾,溺死五百余人,漂没房舍一千六百余间,损坏仓粮五万余石。
灾讯传至京师,朱高煦遣派西厂都指挥同知胡季巡查,并令广东布政司及湖广布政司赈灾发粮,以十五岁为成人,成人每月三斗,孩童每月二斗。
七月初,胡季上奏广东灾情属实,朱高煦下旨蠲免广州百姓赋税,从交趾所驻大明银行取国库钱三十万贯购米七十万余石运往广州、惠州、潮州等府赈灾。
广州城经过清理,银行储蓄经过清点而无缺少。
朱高煦复下旨意,着胡纶自广州等府所驻银行取钱二十万贯,敕令广州布政司拆除受灾屋舍,官府出资重修屋舍,所募工人,皆以灾民为主,每日工钱勘定四十文,以工代赈。
与此同时,朱高煦手书发往广东报社,手书刊登《广东月报》。
【朕闻广东遇飓风龙挂之袭,百姓惶恐流离,心情难安,今手书月报,安抚民心,给予承诺……】
“好吧,每年都需要交税,只能多,不能少。”
“你!”李英闻言生气,但军吏拦住了他:“都指挥使,已经不错了,他们这地方看样子也没有太多好东西。”
洪熙五年六月十七,与大明四十年没有联络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突然派出僧人抵达喇萨,而原因是被他们被南边的势力袭击。
朱高煦只能亡羊补牢,毕竟在他看来,阿里地区在这个时代的战略价值并不大,等几十年过去,如果大明的科技有进步,届时再向阿里地区进发也不迟。
“工价四十文?”
不多时,上百个男丁浩浩荡荡向着镇子聚集而去。
朱高煦摸着自己的八字胡,语气略带几分骄傲,朱瞻壑听着也心神澎湃,难掩激动。
同样是九月中旬,在北京还沉浸在晚秋的时候,青藏高原的阿里地区却已经进入初冬。
“啪啪啪啪——”
朱瞻壑五尺九寸(188cm)的身长放在这个时代,宛若小巨人般,便是比起朱高煦也只矮了两寸。
“瓦剌与鞑靼结盟虽说有近十万骑兵,可终归是较大的鸡蛋。”
历史上永乐十八年,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王国袭击了古格王国,而古格王国就是大明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合上报纸,一個穿着旧衣服的青年对面对身前一群的百姓解释了报纸上的内容。
也只有大明会管一管他们,而大明如果不管他们,那他们这次必然要惨遭劫掠。
“希望吧……”
瞧着那价值数万贯的金银,李英几乎眼睛都快瞪大了。
“去吧!”朱高煦一挥手,手也下一刻抓住了朱笔,准备好好理政。
“假的吧,平常工价都才十五文,怎么会突然涨到四十文?”
“陇川那边,等到明年元宵过后就会开始铁路的修建,只可惜当地地形复杂,不能联通昆明,若是可以,那便省去朝廷许多事情了。”
“这么说,您是知道那些胡人的消息了?”朱瞻壑眼前放光,他毕竟官职太低,许多事情没人敢告诉他。
得到了数万贯的报酬,李英也大方的将数千把兵器送给了思若满剌,同时交代道:
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含着笑意的亦失哈躬身对朱高煦道:
“殿下看样子接触到了不少东西,比较之前圆滑不少。”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愿意主动维护双方关系。
“我知道广东的百姓们遭遇了龙挂袭击,许多百姓害怕流离失所,心情很难安定,所以我现在手书月报来安抚百姓,并给你们做出承诺。”
“真的发钱发粮啊?!”听到这话,所有人愣了愣,下一秒立马反应过来,向着那被飓风摧毁大半,好似废墟的村子跑去,一边跑一边叫嚷。
好在他才四十二岁,心力还能跟得上。
“现如今我将铁路修抵海喇儿,甚至步步向着燕然城逼近。”
李英无奈说完,这才将目光放到身后的缴获上。
象雄城建立在一座土质的山头上,东西宽一里,南北深二里,其城北面是象泉河,地形较为开阔;其余东、南、西三面则是群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
“去过了,爷爷让我来问问您,北征该不会推迟吧?”
“此外,如果遇到敢克扣你们工钱的官吏,你们要勇于反抗,不用担心军队和兵马司对付你们,立马把这些官吏押往军营,打死也活该!”
好在他养气功夫不错,稍微舒缓了情绪后,他便继续沉下心来处理奏疏了。
“对对对!”李英政治情商不高,经过军吏提醒,他这才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
“些许胡虏,不足为虑。”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大明在他手中,毫不畏惧任何一方势力。
不多时,随着打扫战场结束,他们将数千具尸体丢入河中,带着一车车甲胄和兵器向着古格的国都象雄踏上归途。
灾民们面露愁容,但忧愁不过一刻钟,远处土路就跑来了一道声音,并激动喊叫道:
当然,他更担心的是乌斯藏都司两千兵马战败后,燧发枪被缴获,故而影响到其它地方。
现在看来,那两个箱子的黄金白银,起码价值数万贯。
“以往胡虏屡屡无法灭绝,无非就是依仗我军后勤无力,无法深入追击罢了。”
“嗯,你知道就行。”朱高煦摸摸八字胡,嘴角挂着笑意:
“南边……”
“嗯,你先去忙吧,对了,去大明宫了没有?”朱高煦不免提醒朱瞻壑,毕竟他有时候事务忙,朱棣一个人在大明宫也甚是无聊。
如果不是自己承诺了会让他率兵北征,兴许朱棣恨不得天天叫自己去大明宫与他说话。
“传旨,令朵甘都司刘昭领兵二千前往喇萨,并打探消息,伺机策应李英回师。”
班值太监唱礼,呼吸间便见一道身影走入武英殿内。
“除此之外,房屋修建都招募灾民自己亲自修建,让你们看到朝廷的诚意,同时工价每日四十文。”
“若是能将漠北纳入国朝疆域,那父亲便是我汉家第一在漠北开辟郡县之人。”
只可惜,老天并不希望他轻松下来。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边打,一边修铁路,凡是铁路所经过之地,必是我汉人的疆土,凡日月所照耀之土地,必为我汉人之草场良田。”
“私自出兵,打赢了还好,如果打输了,那就有些糟糕了。”
正因这里足够险要,他们才抵挡了足够长的时间,撑到了李英率军抵达。
“赈灾粮食会发三个月,三个月后我希望你们好好生活。”
如今的大明疆域广大,政务也繁杂,加上驻诸国的礼部属国馆也有政务,故此即便他下放了不少权力,但奏疏依旧日渐增加。
李英如此说着,他麾下的武官也按照他的吩咐进行操作。
“大概说的就是这些。”
朱高煦略带惋惜,朱瞻壑也颔首道:“儿臣届时去看看当地的情况,事后会与父亲您书信的。”
李英他们战胜返回时,前任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思公失监的孙子思若满剌正在率领上百名官员等待他们。
朱高煦坐下,双手放在扶手上,靠着椅子说道:
朱高煦满意开口,朱瞻壑却咧嘴笑道:“这两年那些胡人假装乖顺,实则每日打探我们虚实,儿臣每日巡哨都与他们缠斗,虽不动手,但也打探了不少虚实。”
“感谢朝廷为我们解围,这是我们存下来的金银,只有用它们才能报答将军对我们的恩情。”
班值太监突然开口,朱高煦手中朱笔一顿,抬头道:“宣他进来。”
“娘地,这南边的蛮子首级也不值钱,没赏银老子都认了!”
朱高煦这篇手书洋洋洒洒数百字,表达的意思也十分清楚。
不仅是他,就连朱高煦也同样觉得。
得知广东灾情得到控制,百姓开始重新修建家园,朱高煦也略微舒缓了一口气。
“儿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放下朱笔起身走到朱瞻壑身前,将他扶起来的同时上下打量。
大明在朵甘、乌斯藏的兵力已经降低至六千人,如果喇萨的两千人全军覆没,那再想培养两千人驻扎喇萨可是需要好几年心力的。
朱高煦低着头处理着奏疏,随后回答了亦失哈后,便全身心投入了其中。
“我已经让广东的官员开始拆除被飓风损害的危房,朝廷会出钱粮帮你们修建新的房屋,受灾的百姓也会有口粮可以吃,十五岁以上的每个月三斗,十五岁以下的每个月二斗。”
“是把秃孛罗的部众?”朱瞻壑每日看报纸,虽说报纸送往漠北不容易,但《大明报》这种一年只刊发四次的季度报纸还是必看的。
数千身穿怪异甲胄的军队正在被不足千余骑兵追杀,战马的马蹄沉重践踏在倒下的尸体上,耳边的响声络绎不绝,偶尔还能听到打火失败的扳机声。
“这……”听到这数目,思若满剌面露难色,以僧人礼作揖道:“将军,我们无法开采那么多金银。”
明军的斩首数经过朱高煦的设计,并没有历史上中后期那么严苛,但却复杂许多。
他们的国王宰因已经溃逃,留下他们这群步兵被明军戏耍诛杀。
“切忌,为君者不能穷兵黩武,理当王霸道杂之,军政与经济一把抓。”
驻扎喇萨的乌斯藏都指挥使李英得知消息,当即派人加急将奏疏送往北京,同时自己亲率两千军队驰援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并征募喇萨和羌塘等地的五千牧民为明军运送补给。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