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人在囧途《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455章 人在囧途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55章 人在囧途

“前面让一让!让一让!”
二月初,在南边部分地区已经回暖的时候,北方依旧带着寒意,因此来往行人都穿着十分厚实。
不过与其说是行人,倒不如说是工人。
随着朱高煦他们进入山东境内,街道上的人口渐渐变多了起来。
至永乐十六年,山东人口在经历几次迁徙和十几年的安稳后,又重新稳定的保持在了六百多万人口的水平线上。
与此同时,山东的耕地面积也稍微增加了不少,从曾经的五千四百余万亩,增长到了如今的五千九百余万亩。
正因如此举动,当他来到乌蒙府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一个二十出头,面容白净清秀,身材高挑的绯袍少年人骑马在往乌蒙府赶来。
他虽然善于骑射,却不是平安、瞿能那样的猛将,做不到无甲搏杀十余甲士。
“我们是从江南来的调查的吏员,就是想问问这些红薯种出来的亩产多少,自己吃还是卖出去,您放心,不白问……”
作揖之后,江淮从马鞍旁的皮包里掏出半贯钱递了过去,那百户官闻言也接过了江淮的路引与半贯钱。
再进一步不是没有可能,但太困难了……
由于朱高煦将郭琰和大部分孩子随从都放在了通过运河北上的舟船上,因此此时他身边也不过百余名身穿常服的骑兵罢了。
三丈宽的官道在一瞬间变得拥挤,所有人都狼狈的向南逃离。
“是……”亦失哈答应下来,而这时那些运送物资的马车也走远了。
“现在的这群人,起码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底线,而且还能做事。”
“那哪行啊……”老农反应有些大,摇头道:“交一日工钱,给你在那干一個月,过往工地都是这样的。”
朱高进去太学看过,有的人只负责端茶递水,对于课题研究什么的根本没兴趣。
好在他胯下并非一般的马匹,而那些啰啰骑的又是不善奔袭的滇马,因此箭矢没能射中江淮。
前进的路上,朱瞻圻忽然开口,朱高煦闻言当下勒马,随后看了一眼朱瞻圻所指方向。
尽管啰啰的甲胄比不了明军的扎甲,但也不是江淮这种身无寸甲之人能对付的。
只可惜,云南的战事确实十分频繁,从昆明走出并赶路三日的江淮在进入大理府太和县前,便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只是山东人均耕地看似很多,实际上却并不均衡,山东孔家及其姻亲旁系,依旧掌握超过三百万亩以上的耕地。
由于云贵川三省交接的乌蒙山并不太平,因此他特意备了长刀与骑弓箭矢。
耗费数百万贯钱粮,近千名大学士共同研究的蒸汽机,在热效率上居然还不如英国人在1825年运行的“旅行者号”机车。
“工价知道是多少吗?”朱高煦询问,老农也继续点头:“十五文,不过介绍过去的,一般第一天工钱都得孝敬工地上的掌事们。”
“这红薯是好东西,原本我们不想要的,但衙门的吏员说这东西用来喂猪和吃都不错,所以去年就拿了一些来耕种。”
“噼噼啪啪!!”
朱高煦闻言瞥了一眼他,随后才继续道:“你敢保证换几个人,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
别说一对十几,就算一对一他都不敢说自己能杀一个甲士。
太学需要的,一定是对研究感兴趣,能全身心投入研究的那种人。
不出他的意料,太和县正在遭遇土司的围攻,并且土司还有意识的向南方放来了塘骑。
朱高煦几乎投入几十倍的资源,结果花费十七年都还没让它出现在铁轨上。
瞥了一眼后,他这才转身摆手:“放行!”
“官军来了!”
“别挤!别挤!”
正因如此,他额头不免流下了汗珠。
“不敢,但我觉得应该换,如果不给予惩罚,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江淮理解掌事的担心,毕竟如果不是自己拦住他们,他们估计早就抛下货物骑马跑了。
抖动马缰,他跟上了朱瞻壑的脚步,而相较于他,江淮便通了不少人情世故。
“皇孙的那些同窗进入太学后,做得如何?”
“别自己吓自己,这滚滚烟尘,一定是大队骑兵赶路的踪迹,云南境内没几个土司有那么多骑兵,蒙化府的啰啰更不可能!”
“告诉王甫,对于一些对实验没有作用的人,给他们安排冷清的位置吧。”
这条官道并不宽,不过丈许,一侧是高山崖壁,一侧是奔腾的江河。
朱瞻壑反问朱高煦:“只要能做事,那贪腐就能够容忍吗?”
眼看自己距离那数百百姓越来越近,江淮无奈,只能叫嚷道:“他们被官兵追着,配合我拦住他们!”
“这应该是给铁路仓库运物资的工人。”
“前面的让让,这马车装东西多,躲不开!”
老农如实交代,也不怕得罪人,毕竟这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事情。
在朱瞻壑跟随朱高煦前往东昌府,并在抵达后折返回南京的时候,江淮已经乘船抵达了四川叙州,并骑马向着家中返回。
到时候朱高煦会让他们知道,什么钱可以拿,什么不能拿。
“军士,在下是陇川治下西江镇生员江淮,特意回家一趟,请军士通个方便。”
面对他的箭矢,十余名啰啰毫不避让,反倒也纷纷张弓搭箭,朝着江淮射去。
朱瞻壑语气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倒是让朱高煦有些愕然。
“太学派来了多少太学士指导?”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颔首道:“六百余人。”
“你们保护好人,拦住想去大理的乡亲,我去前面看看!”
“嗯,了解了,那老伯你们继续休息吧,我们也赶路了。”
“为什么能做事就能贪?”
朱高煦也不急,瞧着他穿好衣服,这才见他说道:
“好,江淮,我记住你了……”
看到塘骑向这边跑来,江淮只能放弃从太和县前往永昌府的路线,改换向南走小道前往蒙化府。
“嗯,有事吗?”
朱瞻壑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心气,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这意思是,只要孝敬了掌事,就能在工地一直干下去?”
这个时代干活也会磨坏衣服,因此干活时赤膊上身十分正常,即便二月的山东还有些寒冷,但他们显然是刚刚干完活坐下休息的,身上还热腾腾的。
不过由于江淮除夕夜前便出发,因此当朱瞻壑南下返回京城的时候,江淮已经抵达昆明府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点不意外,略皱眉头但还是冷静继续询问:
“完了,他们之前说南边蒙化府啰啰造反了,该不会是攻破蒙化府,朝大理杀来了吧!”
作为九科甲等的存在,江淮在马术上完全能做到左右开弓,因此并不担心遇到劫匪。
“一千多人就七十二人报名太学,看来他们还是想为官。”
顷刻间,追在他身后的那十余名啰啰尽数倒在地上,有的连人带马,有的则是趴在马背上一动不动。
不过在此之前,朱高煦还得看看山东的百姓这些年过得如何。
但即便如此,还是把江淮吓得满头大汗。
“娘……”
没了这群人,仅凭吏员肯定是不敢严重贪腐的,毕竟他们是流吏,身后没有乡绅富户那么硬的背景,但小拿小要还是避免不了的。
朱高煦带着亦失哈和朱瞻壑他们走回了官道上,朱瞻壑见远离了那群老农,这才不满道:
“您说过一步退步步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那这个道理您应该比我更明白才对。”
“呜……”
权力二字,已经深深刻入了人的骨子里,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哥,我们走吧……”朱瞻圻没想到自家哥哥居然胆子那么大,居然敢和父亲对峙。
“走吧……”
闻言,朱高煦摇摇头,虽然不至于失望,但确实有些不太高兴。
这样的变故让他心里一紧,连忙用朱瞻壑此前赠送他的望远镜爬上一座矮丘,用望远镜观望远处的太和县。
遇到数百斤的石块,他则是等待后方行人,劝说后一起将石块清理。
面对朱高煦,坐在田埂上的那群老农显得十分冷淡,朱高煦闻言笑道:
江淮的回家之路,被路上明军的路卡给拦下了,他勒缰下马,对设卡的兵卒作揖道:
抖动缰绳,朱高煦向前方继续前进,而亦失哈见状也在路过朱瞻壑身旁安慰道:“皇孙,您日后就明白殿下的用意了。”
至于十里八乡之外,那就太远了,他这辈子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要知道,旅行者号机车根本没有得到多少资助,研究它的人也不过几十个人。
朱瞻壑毕竟才十六岁,还是少年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了解了这边的情况后,当下便爆发了。
即便做着如此简单的工作,他们每天依旧能拿着朝廷开口的数百贯年薪,这让朱高煦压下了强制让所有人进太学的念头。
得到解释,朱高煦也颔首道:“这个物资准备需要一年左右吧,工人工价如何?”
对于从小在滇西生长的江淮来说,这个季节的云南并不热,但架不住太阳毒辣。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