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

“这就是京城啊……”
十月初,南京城江东门码头上,第一次走出云南的江淮,面对着热闹而又繁华的码头,心中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在码头上,他看到了无数停留的船只和货物,也看到了数以百计的船夫们正在忙碌地搬运货物。
他看见许多在码头摆摊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也看到了一些商人协商生意。
在这里,即便是码头贩卖力气的力夫,也是穿着得体,不会像在村里一样,赤膊上身。
占地数百亩的码头被水泥抹平,干净整洁,还有专门打扫卫生的一些老妇。
顾客与掌事的交谈声,让江淮下意识摸向了自己的腰间。
这群人,不管是走入官场还是走入太学,都会比一般的学子要聪明许多,而朱高煦现在也只需要聪明人。
毕竟这群学子有足够的财富,即便学分扣完,他们也能出钱买饭吃。
朱高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沉吟过后摇摇头:“想想办法,从江东六府迁徙些人口出去。”
由于占地面积太大,因此它们被安置在太学与大教场北部的外城空地上。
治理一个大明朝,如何推行新政,如何抑制江南官商资本苗头,这些都是他需要担心在意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九门都拿到满分的甲等,差不多就是四贯五分。
在他们躺下的同时,黄昏之下的江宁中学内,一辆马车也走走停停的在校园内四处游逛。
江淮也忍不住停下脚步,看了看这些摊位上的东西。
虽然在昆明府就已经瞧见过玻璃,但相比较大食堂内的玻璃,昆明府布政使司衙门的那几面玻璃简直寒酸到了极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被人带到了应天府衙门之中,排队登记了信息后,便被马车送出了内城。
他跪坐作揖,随后将怀中的一份塘报拿出递给了朱高煦。
平贵州还好,但平广西和云南、交趾、南洋等地,没有金鸡纳树皮,战线着实难以推进。
穿过甬道,这里的繁华又比外城更上一层楼。
哪怕中学已经推广数年,可当下全国中学学子数量也不过才三万多人。
【羊肉炒—十文(2学分)】
【胡椒醋鲜虾……】
“人口增长五百余万,耕地七百余万吗?”
“按照之前盘算的价格,这学分五年下来,基本上就是每个学子补贴十几贯,若是日后学子多了,恐怕也难以继续下去……”
说完这些,武官又与他们说了一些自己了解的中学需要注意事项,众人都认真听着。
一眼看去,身上没有一件便宜的成衣。
忙碌一刻钟,学分尽数发完,教习们也给他们安排起了宿舍。
所以只有储备了足够数量的金鸡纳树皮,明军才有继续向南开拓的本钱,不然就会像朱祁镇三征麓川一样,正面战场没死多少人,气候环境弄死了数万民夫和兵马。
只要大明洋三角贸易顺利,加上太学不断推动科技进步,那从中学的教育支出对于大明财政来说,也不过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看着那群皮肤白皙娇嫩,身穿绫罗绸缎,身上配饰五光十色的内城女子,光是肤色一说,便已经胜过江淮所见九成以上女子。
胡纶解释一遍,朱高煦闻言将那塘报递给胡纶,吩咐道:
他们吃不完丢到的饭菜,也能喂学校之中养的家禽和牲畜。
经过永乐年间的十一年承平,南京的人口日渐增长,就连曾经荒芜的外城,也铺设了宽阔的水泥官道。
二三十万人选出一千七百多人,这群人基本都是百里挑一的存在。
江东门前,数百名身披甲胄,背负火枪的兵卒检查了所有手续,确认没有问题后,便让武官带着江淮他们走入了江东门。
即便不甘心,他们也一样被送往了江宁中学。
教习吩咐一声,便自己拿着餐盘开始去让师傅打饭菜了。
上了马车,上面的稳当让江淮感到新鲜,而他们这辆车的武官也开口道:“这四轮马车有减震器,日后你们进了中学就能学到。”
数量的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他就得解决质量的问题了。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饶有兴致的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秋闺已经结束,在昆明府参加乡试的他并没有考中举人,但他也不气馁。
“校内有南北东西四所大食堂,可以凭借学分购买食物,学分不足就只有自己掏钱,另外洗澡也是一样。”
相比较动辄数十万入学的小学学子数量,中学学子数量始终是偏少的。
他看到了一些精致的饰品,还有一些美丽的绸缎。
经过简单的检查,他们被放入三山门,走入内城之中。
吃完饭,另一名教习驾驶马车,带来了一摞摞的学分。
沿着三山门外大街来到三山门前,这里的城墙由青石垒砌,看上去更坚固,更厚重。
“另外不能浪费,没有吃完饭菜的,要扣十个学分,或者罚五十文。”
“三贯一匹。”
“现在办吗?”亦失哈询问,但朱高煦却摇头道:
“再等等,等郑和他们返航,带回足够多的金鸡纳树皮再说。”
“每门学科最高一百分,有国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九门学科,最高九百分。”
移植的各类花树,还有被精心修剪过的花园,以及随处可见的凉亭……
江宁中学内的物价比外面贵,没了学分,他们一旦掏钱,便能让中学收回一部分成本。
不过在前往这两所中学就读前,他们这些人都得前往内城的应天府衙门报道并登记。
“这么看来,江东六府占据南直隶六成人口,这还真是……”
走入其中,高两丈的挑高空间让人感到舒服,而头顶和大楼四面的采光则是靠玻璃传递自然光。
南京的中学最早开办的是上元中学,但学子数量不算太多,只有不到两千人。
“笃笃!”
亦失哈担心开口,朱高煦却笑道:“等中学学子多了,那个时候也能支撑起更高级的学府了,你不用担心这种事情。”
“这顿饭是免费的,不用担心。”
乘坐马车进入大学之中,虽然与小学一样有操场、草地和教学大楼,但这里的建筑更多,各类景致也更多。
“噢噢!”
“现在大食堂基本只有这一处开放,不过等学子陆续到来,其它几处也会陆续开放。”
随着朱高煦的回应,车门被拉开,胡纶出现在了马车内。
因此,南京城两所中学才会从天下招募优等的新生,并且每個地方都有限制。
作为南京城两大中学之一,江宁中学被丈六围墙包围起来,大门宽二十丈,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是两尊高三丈的混凝土雕像。
江淮扫了一眼,基本就是米饭免费,肉菜十文,素菜五文,一学分抵五文钱。
【炒白菜—五文(1学分)】
由于朝廷的标准是明厨明卫,因此所有的菜都在学生面前处理,烹炒。
不远处,身穿鸳鸯战袄的一名男子叫唤了一声,江淮这才从繁华中走出,连忙跟了上去。
正因如此,吃完饭后被扣分的人不在少数。
跟着队伍,他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些摊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
武官提醒一声,但这一声却让江淮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四轮马车是前些年经过太学研究出来的一项技术,虽说杜仲胶不耐热,但用来包裹车轮并不成问题。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下意识回答道:“按照文册来看,是一千七百六十四人,主要以四川、滇西和北边优秀学子为主。”
马车走出内城的时候,大部分学子都十分不舍。
“我们也是三月初一入学吗?”
在武官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中学的教习们,由他们带他们一行人前往了宿舍。
武官这话所言非虚,大明文官数量常年保持在三万上下浮动,其中进士出身的官员数量也不过两千多人。
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多,毕竟大部分学子都家庭优渥,他们对一盘菜不会下筷太多次。
“每年两个学期,只会在期末进行考试,考试所得成绩,便是你们能积攒的学分。”
“另外等会解散时,会给你们发学分的分票,你们自己收好,初入学每人只有五百分,这五百分花完,你们就得自己花钱购买饭菜了。”
一瞬间,江淮的目光便从这些绫罗绸缎上挪开了。
“好了,想吃什么随便点,这次是免费的。”
“你们若是要参加科举的乡试,最好还是回昆明府参加,毕竟昆明府是中卷,难度不算大。”
“你们若是在中学取得成绩,参加科举能高中进士,那种才艺双绝的绝色便对你们不再是问题。”
简单来说,南京城有江宁、上元两所中学,每所占地数千亩,可容纳上万学子在其中学习生活。
这些事情,在来南京城的路上,江淮他们已经都了解了。
车上,朱高煦打量着江宁中学的情况,满意点头道: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