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调停诸国《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67章 调停诸国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67章 调停诸国

“叮铃…叮铃……”
“呜呜呜——”
海港,作为后世世界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这个时代的它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因为拥有海港对于一些没有支柱性产业的国家来说只会导致国家对外来商品过于依赖。
不过,如果是类似大明这样的宗主国,那依赖起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负担,起码在东亚和东南亚是这样的。
当清晨的钟声和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大古剌那崭新的码头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
海港的码头上,几艘大船缓缓进入港口,缆绳扬起,水花四溅,海水泛着耀眼的光芒。
一网一网的鱼被拉拽上岸,每艘船所带来的鱼获都有上万斤。
一大早,罗娑陀利便率领大古剌的百姓来港口帮忙,将明军所需的蔬菜、水果、咸鱼干和粮食等补给搬运上船。
能请到郑和来调停自己与北边国家的矛盾,简直就是自己的幸运。
罗娑陀利心里也十分担心日后官军会俘虏自己去南京,不过一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局势,他想了想还是宁愿相信大明,也不相信北边的缅族和东南边的泰族。
大古剌宣慰司虽然是大明属地,但郑和依旧支付了五千贯大明新钱来购买补给。
他所拉出欢迎郑和的这千余骑兵,几乎孟加拉国一半的骑兵,而郑和的军队如果都是如他身后这种披着重甲的士兵,那恐怕他能在短时间内夺下察地港,甚至能和北边的章普尔国瓜分孟加拉国。
见到陈瑄,郑和倒不是很意外,毕竟出发时他就说要不了几天就能回来。
码头之上,前来欢迎舰队的榜噶喇国队伍人群多穿白色的长袍,女性用纱巾将脸部遮挡起来,只露出了双眼,男性则是头上裹以白布,露出脸上浓密的胡须。
“贵国的船只是我所见过最大的。”
过后,二人将话题说回了这沿途所遭遇的一些趣事,而时间也在他们交谈中缓缓流逝。
在一个月前,当明军抵达大古剌港口后,郑和立马召见了罗娑陀利,并在了解大古剌情况后与陈瑄商议如何帮助罗娑陀利稳定大古剌政局。
想到这里,他对郑和更是充满了自信:“我真诚的邀请您随我在这里休息一夜,随后前往我国的国都,我将在王宫好好招待您,同时也请您调停我国与北边国家的矛盾。”
“榜噶喇此国国王及官民皆色目人,这倒是稀奇。”
在陈瑄的注视下,榜噶喇国以千余骑前来欢迎郑和抵达,单说这份能拿出一千骑兵的国力就不容小觑,这也让被迎接的郑和对于接下来的调停一事十分头疼。
“希望吧……”陈瑄摇摇头,顺带抿了一口茶水。
“真的无法想象,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强大的国家。”
当然,这是理想中状态,但即便无法达到,大古剌每年也能收取不少于两千贯的船舶税。
“是……”罗娑陀利频频点头,郑和见状也在简单寒暄几句后回到了西海卫的卫城之中。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勃固王国的国王。
正因如此,霭牙思丁也不由对大明产生了好奇,而郑和在答应帮助他调停两国矛盾的同时,也真诚邀请了霭牙思丁在舰队返航时前往大明,同时希望舰队能够在察地港修建官厂,为舰队进行补给。
对于郑和的这些要求,霭牙思丁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他承诺在调停结束后,将察地港的一块土地送给郑和修建官厂。
“算上商人,差不多是两万四千余人。”郑和回答之余,不免让霭牙思丁咋舌。
霭牙思丁赞扬着郑和,郑和闻言却笑道:“这不算什么,在天朝,像这样的军队还有百万之众。”
此时正值正午,因此当郑和坐船缓缓驶入察地港的时候,一座具有清真风格的城镇港口缓缓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霭牙思丁听着郑和所说的内容,虽然觉得大明有些自大,但一想想大明展示的实力,又觉得这样是应该的。
“朝廷的西海卫在此设立后,你可以让治下百姓种植朝廷的稻种,每年贩卖给西海卫的官兵们获利。”
这些鱼被穿着当地服饰的百姓处理,然后用昂贵的盐炮制为咸鱼,最后挂起来晾晒。
大古剌的特产有象牙、香料、木料等东西,自然是不缺商人前来,所以两者相加之下,下西洋舰队的到来,给大古剌带来的经济利益足有数千贯。
虽说只有五千贯,并且这其中还有大半进入了罗娑陀利的口袋中,但对于大古剌港附近的数万百姓来说,两千多贯的生意让他们每个人都赚的盆满钵满,喜笑颜开。
在西海卫的护卫下,大古剌港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罗娑陀利则是可以凭借船舶费来充实大古剌宣慰使司经济。
“只要大古剌还存在一天,那大古剌就始终是朝廷的臣子。”
“这是好事啊!”陈瑄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高兴道:“从大古剌到锡兰国太远了,如果中间有一个榜噶喇作为中转,那事情就好弄许多了。”
自己每日就是帮帮属地打打山匪贼寇,属实没有意思。
“如今能招待天使,得到天兵驻扎庇护,更是我梦中才敢奢望的东西。”
想到这里,霭牙思丁对郑和的态度更为热切,在抵达临时行宫后,他也将郑和带在身旁,与他热情交谈着远方大明的强大,以及大明为何要叫中国。
陈瑄喝了一口茶,然后指着北边的若开国询问道:“朝廷不准备在若开修建港口吗?”
虽说舰队的目标是前往榜噶喇的察地港补给,但为了照顾属国,郑和还是让几艘空船前往了若开国的港口进行补给。
“没想到我大明华侨居然能涉及榜噶喇,有意思。”郑和爽朗一笑,同时王贵身旁的那华贵四旬男子也开口说起了本国语言。
霭牙思丁有些担心郑和会因为担心麻烦而拒绝,可事实证明他低估了郑和,也小看了大明下西洋的野心。
“这榜噶喇看上去与我中原一般繁华,想来也是一个知文明,讲礼貌的国家。”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联系西海卫,如果西海卫做不了主就联系云南都司,毕竟三宣六慰归云南都司管辖。”
正因如此有着诸多利益,因此郑和才会如此扶持大古剌,而罗娑陀利也才会如此热切的欢迎朝廷舰队的到来。
哪怕态度强硬的,也会在明军日常训练的炮击过后硬着头皮来同意。
他们此次所需补给不算多,只需要维持舰队两个月的所需就足够,再多的话,大古剌也无法满足他们。
在他说完后,王贵与郑和身旁的一名商人异口同声的翻译道:“这位是榜噶喇国的沙阿,也就是国王霭牙思丁。”
“我说过,朝廷带给你们的,只会是文明与知识、繁荣,你觉得呢?”
“呵呵……”瞧着陈瑄的唉声叹气,郑和笑道:“说不定等过去了西小西洋,就有你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勃固是蒲甘王朝瓦解后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据政权,主要民族是孟族。
“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到时候准备在当地设置一个官厂,如果榜噶喇国王愿意的话……”
因此简单巡视一圈后,郑和就返回了自己的住所,一处简陋的木屋。
“这下西洋虽然有趣,但杂事太多,感觉和我在直隶疏通运河的差事没什么区别。”
“准备埋伏我们?”陈瑄眼睛放光,显然是觉得自己的军功来了,不过郑和的话让他失望了。
霭牙思丁不忘拉近关系,郑和也笑着回应:“我朝最大的船只无法进入港口,不然可以请您上去看看。”
身穿鲜明外露甲胄的榜噶喇兵卒拱卫着一位头戴八枚宝石冠,身穿丝绸长袍的四旬男人走到了他的面前。
“真的吗?”他询问王贵,想从王贵这里获得答案,王贵则是点了点头并将大明有数千万人,上百万军队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进入若开国海域内时,若开国也没有放过为舰队补给的这笔好生意。
在码头的一侧,由于政策的放开,以往只能穿粗布麻衣的商人也换上了绢衣。
“是……”王贵回礼,郑和也开口道:
对此,缅甸、八百大甸等宣慰司中的部落老实了许多,这让大古剌的外部环境安定下来的同时,也让大明西南的情况稳定了许多。
“呜呜呜——”
结束这个插曲后,等郑和他们进入榜噶喇海湾,并在榜噶喇国小船引路进入察地港时,此时的察地港内已经被彻底清理出来,无数的船舶位供明军补给的武装马船和民营商帮们的商船停靠。
“我很早便仰慕天朝,所以才会主动朝贡朝廷,如今能成为朝廷的官员,得到朝廷的庇护,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毕竟大明实力越强,他在孟加拉国也就会越受重视。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北方的阿瓦、掸族、缅族带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南方的许多民族亦对勃固频频出击,致使罗娑陀利陷入外交困境。
西海卫城的城墙高一丈三尺,宽八尺,周长二里,目前还有三分之二在建。
“您是一个自信大方的人,拥有如此军队,居然还能保持这样的礼仪。”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