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轻敌冒进《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61章 轻敌冒进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61章 轻敌冒进

“唏律律……”
六月十二,当马匹的唏律声传出时,一个千余人的小部落正在自己的牧场上唱着蒙古人的民谣,优哉游哉的放着牧群。
在成吉思汗以前,每当草原民族出现政权更迭,原来的人要么加入新队伍,要么打包走人,去西方开拓疆土。
加入新队伍的人也没什么负担,反正大家都不用文字,也没什么好保存的东西,就是几件衣服几匹马而已。
可是随着蒙古人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字后,蒙古人想要融入其它游牧民族就很困难了。
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开始,蒙古人开始彻底不同于其它前代的游牧部落。
成吉思汗首先将蒙古人口分为“林木中百姓“、“毡帐里的百姓“和“土城里的百姓“三种,粗略计算有一百多万人口。
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成功后,成吉思汗又在文化上创立了蒙古文字。
“唏律律……”
“淇国公,前面发现胡人骑兵,不低于千人!”
这一幕,看得许多胆小的人双腿发软。
面对帐内那鞑官的话,乌日勒频频磕头,随后那鞑官才挥手示意:“退出去吧。”
“回陛下,情报都差不多,阿鲁台确实在清州里,并且有三万左右的主力和二十万左右的部众。”
“什么时候的事情?”
那旌旗的颜色让这群穿戴好甲胄的百余名男丁瞳孔紧缩,年纪比较大的男丁开始开始招呼起了众人。
向北望去,一座宏伟壮观的石头城池屹立在湖泊北岸,城池附近还有一些石屋子,不大的石头房子,坚固耐用,像是蒙古人们对安全的寄托和珍视,不过这些石屋子只有千户以上的将领才能居住,普通的牧民是无法费心居住的。
“军情万急,都让开!!”
坐在其中主位的,是一个穿着肥大窄袖镶边蒙古袍的彪壮中年男人。
“张玉不是已经老迈被调回了吗?”
千户官还想多说,丘福却瞪了他一眼:“怎么?你觉得我不会打仗?”
“这么一来,我们手上起码有四万兵马。”
政治上设大断事官,任命自己的养弟失吉忽秃忽担任,掌管民户和刑狱,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丞相。
在他们的通传下,阿速、哈喇嗔、舍奴郎等十个部落的头人开始聚集起来。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对手是谁,只是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朱棣和朱高煦领兵,那这一场并没有太大难度。
“应该是朱能或者张玉、王义、孟章……”
中军之中,负责率领这支骑兵的丘福眉头紧皱,而前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喜出望外。
阿鲁台的出身并不算好,他是元顺帝麾下阿速卫出身的军官。
很快,获知阿鲁台确切消息的朱棣留下两千骑兵押送被俘的数千蒙古人和上万牧群向孟章所部营盘而去,他自己则是率领两万余骑兵向着北边的清州里杀去。
“发生什么事了!”
这两人各自都接受了明朝的封爵,然后吞并其他蒙古部落,而明朝就此称马哈木的势力为“瓦剌”,称阿鲁台的势力为“鞑靼”。
昼夜奔袭中,阿鲁台与几个千户汇合后,在翌日正午聚集了接近四万的兵马。
他的长相很符合汉人认知中的蒙古人的长相,盘圆脸,细长眼,留着蒙古人标志性的短须。
其次,他在军事上将全蒙古百姓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任命功臣,贵戚为千户那颜,世袭管领。
至于王义、孟章,如果不是鞑靼部和东边的的兀良哈有往来,恐怕他们都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乌日勒被鞑官推进了帐篷,并不自觉的跪在了地上。
这个部落的男丁不愿意舍弃牧群和妇孺,那迎接他们的就是明军的冲锋和包围。
不得不说,鞑靼部的信息十分滞后,他们甚至连张玉被调回都不知道,还以为防守北边的是张玉和朱能。
辽阔草原上,当明军塘骑保持一定速度向北进发时,刺耳的哨声忽然响起。
“好了……”
“现在按照我的吩咐,准备引诱他们进入口袋,一举吃下他们!”
火真是洪武年间就归顺朱棣的蒙古人,与朱棣多次征讨蒙古,因此朱棣对他比较信任,这次拷问的事情也都交给他。
可即便如此,当阿速卫仍然是元顺帝能调动的少数军事力量之一。
当远处响起沉闷的马蹄声,这让正在放牧的牧民们开始警惕了起来。
同时他扩充了护卫军,并规定严格的护卫制度,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梨,赤老温四家世袭四怯薛长。
在明军此次出塞以前,蒙古高原已经二百多年没有遭受过来自东边的入侵了,因此根本没想过明军会从东边的漠东发起突袭。
“几年前……”
“是!”鞑官点头,在众人注视下带着帐外那七八个小部落的百户离开了此地。
“汇报消息的这些部落在遭遇我军的塘骑前,大多都给所辖自己的千户发去了信使,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当他们聚集在草原上时,那明晃晃的甲胄让人眼花缭乱,虽然甲胄质量不如明军,但能拉出四万披甲骑兵,这放在历代游牧史上也是极为了不得的存在了。
捕鱼儿海之战后,在明军的持续进攻下,北元逐渐只剩了两个能被明朝重视的大军头,一个是卫拉特的马哈木太师,一个就是阿苏特的阿鲁台太师。
“南边的明军已经有十五年没和我们交手了,这十五年间我们实力得到发展,他们如果还像之前一样狂妄自大,那只能得到一场惨败。”
永谢布以阿速特和哈喇慎这两个来自色目人雇佣军的蒙古化后裔为主要核心,并联合蒙古化的西夏人唐古特部,收编云需宫的养鹰人,拉拢一部分南下的布里亚特、巴尔虎和晃豁坛。
一字时后,越过对他虎视眈眈的明军兵卒后,他们来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面前。
此时的他刚刚听完东南方向信使的汇报,这才知道明军居然越过了自己在南边布置的防线,来到了距离自己不足二百里的地方。
在千户之上,成吉思汗又设立了五个最高军事长官的万户长,并由成吉思汗的五位亲信木华梨,博尔术,纳牙阿,豁尔赤,忽难担任。
面对鞑官的话,原本还准备殊死抵抗的百户一听到十倍牧场的奖赏,立马开口道:“他现在在清州里。”
兀良哈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和强大一些的马匪没有区别。
在那简陋的石城子内,依旧存在了各样的房屋和街道。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帐内一名看上去像是高官的人询问,乌日勒本想撒点谎,可是想到帐外那些人的提醒,最终还是老老实实交代了一切。
“传我军令,全军从侧翼迂回背击,先吃下这一千骑兵,给全军拿个好彩头!”
正如朱高煦在教材之中所说一样,蒙古人如果想要和当下的明军比拼机动性,并把明军甩在身后,那只能抛弃牧群甚至老弱。
正如城外的草原上那成群结队的百万牛羊一般,虽然它们的数量足够居住在这里的蒙古人吃上几个月,可它们却不属于普通的蒙古人。
说罢,他对帐门口带乌日勒的鞑官说道:“把他们都带下去吧。”
他们根据信使来时的方向猜到了这次的来敌是谁,故此纷纷紧张起来。
“走!去太师那!”许多将领开始上马前往此刻阿鲁台居住的地方。
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建造,而是他们没有资格。
当然,它们无法与南边的城池相比,但依旧是蒙古人此刻最拿得出手的城池。
哪怕如今漠北已经不存在黄金家族的后代,可它依旧是蒙古人认可的存在。
要知道即便放到三百年后,和清朝拉锯百年战争的准噶尔也不过才五六万兵马,能拉出和清朝对阵的兵马数量从未超过三万。
“你跟我来。”
在他们走后,坐在主位的朱棣才对吩咐的那鞑官开口道:“火真,怎么样?”
“好!你们的牧场有多大,漠东会给你划十倍的,阿鲁台现在有多少人!”
“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丘福激动的磨拳擦脚。
“这次带兵的明军将领是谁?”
“他们距离我们不足二百里,来的也是时候,刚好挑我和月鲁帖木儿(鬼力赤)闹翻的时候。”
阿鲁台说着自己的布置,下面的贵族们也开口道:“牧群和妇孺必须先转移,要不然就是我们主动出击!”
“驾!驾!”
他没有回答自家太师的驻牧地,而这样的回答让明军鞑官不满道:“阿鲁台对大明汗不恭顺,如果你们不想全族被诛,那就说出他的驻牧地。”
鞑官招呼了一声那永谢布百户,带着忐忑不安的他走向了中军。
他们用勒勒车将老弱妇孺和部分牧群包围起来,并向北方派出了信使。
阿鲁台的部众都分部在呼伦贝尔草原及哈剌温山脉西线,原本他以为这样已经万无一失,结果明军并不按照套路出牌。
百户虽然担心鞑官会在半路对自己动手,可面对两千多名明甲骑兵,他根本升不起任何抵抗的心思。
在广袤的草原上,湖泊闪耀着翠绿的光芒,十余万蒙古人依水而居,过着朴素而自由的生活。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