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43章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43章

“兹授巨港华侨梁道明南洋卫指挥使,郑伯增城所千户,施进卿占碑所千户,王勉……”
郑和下西洋舰队抵达巨港的第二日。
伴随着郑和宣读圣旨的唱礼声说出,经过昨日震撼与一夜考虑的梁道明等人在深夜便派人交上了三佛齐的王印,正式接受招抚。
得知消息后,杨展便命令崔均率领军队接管了巨港。
梁道明这个小集体中大部分人都愿意返回两广和闽浙,只有施进卿愿意留在当地担任千户,所以郑和给了他一个还未拿下的占碑城千户官位置,并让他暂时节制巨港原先的军队。
不过对于这支军队,杨展的要求是让士兵自愿选择是否从军。
朱标什么性格他知道,可谁能想到朱标居然会生出一个朱允炆。
如果他们只是在海上作战还好,可偏偏海军要做的不仅仅是海上作战,还需要配合其余陆地作战的五军都督府作战,并且不是在中南地区,就是在南洋地区。
很快他便看完了信中内容,将信递给了一旁的朱高煦。
这些地方一旦深入就容易水土不服,染上瘴气和疟疾,十分恐怖。
“俺想要改一改里面的一些内容,你怎么看?”
四月下旬,江南山林之中,当马蹄声与人的叫嚷声响起,只见一个皮肤黝黑,身穿红绒绦穿齐腰明甲的汉子便张弓搭箭,朝着前方逃窜的一只狼射出了箭矢。
“等会俺们爷俩各带五十人去猎那群狼,除了群狼还有豹子、老虎,避免这宝华山的畜生伤人。”
“平日里逗逗你,你三言两语便热血上头,气鼓鼓的离开。”
“后来来了南京,不仅脾气好了,也开始主动学起了兵法。”
“陛下!”
“嗯。”朱棣倒是没有遮掩,承认过后继续道:“其它地方的许多官员不服气,写了不少奏疏给俺。”
“所以这北征……”朱棣还准备继续下去,不过朱高煦却直接抖动马缰,骑着赤驩撒丫子往山里跑了去。
“不过在改之前,儿臣还是想和父亲说。”
“是!”徐增寿作揖应下,随后转身策马离去。
朱高煦倒是能理清,但他是因为他的记忆力超乎常人才能记下这些,不然即便是郁新、郭资、夏原吉这群人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才能对答如流。
“这宝华山野兽太少,还得是燕山和太行山的野兽多。”
帐内,正在调试乐器的宫廷乐班见朱棣来了,纷纷起身行礼,朱棣却摆摆手,示意不用一惊一乍后,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案几上,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的同时,还拿起刚刚摆好的糕点吃了两口。
“走一步看一步,先把巨港的大致情况告诉殿下,然后等巨港安定,等待陈祖义那边的消息。”
朱棣纠结怎么写朱允炆,朱高煦闻言就知道自己劝不住朱棣,所以在心底叹气后,他便主动道:“您要改就改吧,日后儿子要修您的实录,也会从您即位后开始写,您不用担心。”
“这些加上市舶司,还有你解散内地卫所的军屯田,均分百姓的政策,户部的权力是越来越大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南海和旧港两卫八所八千兵马驻扎,旧港的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反倒是苏门答腊地区的各个势力得不到保障了,因此刺探情报的商船络绎不绝的来往旧港,并且都是南洋面孔。
“他们想的倒美。”朱棣说着,取弓搭箭,一只兔子瞬间毙命。
“是头独狼。”朱高煦蹲下检查了一下,然后才抬头对朱棣道:“这宝华山里面确实有狼群,趁着这次剿灭也好。”
朱高煦很理解朱元璋想要分化相权,想要六部掌握一个平衡。
朱棣没有去管,因为跟在他们二人后面的骑兵会去收拾。
“你能理解到这些就好。”
对于现有的土地,明军只进行登记造册,但对于未来开荒的土地,则是按照每户出的劳动力来平均分配。
对于丑恶的事情尽量略过,对于有功绩的事情就毫不吝啬篇幅。
不多时,他迎面撞上了一队疾驰而来的骑兵。
他叫嚷着呼唤朱高煦,下一刻一身甲胄的朱高煦也掀开了大帐的帘子,走出来便见到了那狼尸。
不过在说完这事后,他又对朱高煦说起了事情:“你给户部的权力似乎有些大了,工部和兵部、礼部的银库都被你交给他们管了。”
忽的,后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见狼栽倒,那黢黑汉子也纵马上前,在疾驰中侧身从地上拽起那狼尸,提在手中往来时的道路赶去。
见朱高煦才来就商量什么时候回去,朱棣故意扯开话题。
“好马,你爷爷倒是舍得下本钱。”朱棣羡慕的看着赤驩,不过并不是羡慕它是汗血宝马,而是羡慕朱高煦能得到自家父亲的青睐。
说到底,不是每一个史官都是硬骨头,为了少惹麻烦,偏向当时皇帝是一定会做的事情。
朱高煦接过后看了看,这信的笔迹不是郑和、杨展、崔均任意一人,应该是用老鼠毫所写字条通过飞鸽传书送抵南京,然后被锦衣卫抄写在信纸上呈递上来的。
他满意看着朱高煦,不由说道:“俺虽然时常说你,也觉得你变化很大,但心里还是觉得你像俺。”
在他看来,朱棣养儿子并不算成功,甚至孙子也是一样,这兴许与他的溺爱有关。
山外的平原上,一个刚刚扎起不久的行宫屹立着,四周还有数千兵马在拱卫。
“以前燕山的老虎确实多,我听说唐代的裴旻善于射虎,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
父子二人走出大帐,各自的马匹已经准备好了。
“陛下,是下西洋舰队送来的。”
“这群家伙都闹腾不行,尤其是南边的陈祖义。”
由于地广人稀,古代的野兽毫无疑问要比后世更多,哪怕是天子脚下的宝华山中也有群狼与猛虎、豹子。
正因如此,当地的华侨可以说是最佳兵员,但郑和不想竭泽而渔。
“近日我让解缙他们编写了靖难的事情,实录那边也开始编撰。”
想到这里,朱高煦数落着“自己”以前的各种事情。
“我现在在意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前往满者伯夷,同时北上勃泥、苏禄,去吕宋设置南海卫和吕宋宣慰司。”
看着朱高煦的“忏悔”,朱棣拍了拍他肩膀,然后就示意他起身跟上。
只有先让愿意留下来的汉人繁衍,同时汉化当地少民,等男丁多了之后再开始募兵征战,这才符合郑和、杨展他们二人在安南所取得的经验总结。
“尤其是你居然是第一个除你大伯他们父子外第一个被准许进入武英殿学习的王子,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倒是觉得很长脸,高兴了一宿睡不着。”
由于今年的夏粮不用征收,加上科举已经结束,因此从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无疑是两父子最为轻松的一段时间。
杨展说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顿了顿后似乎想到什么,不由说到:“说起来科举应该要结束一个月了吧?”
梁道明等人倒也识趣,主动带着郑和他们走访巨港,郑和也带着渤海学习的胥吏们开始规划巨港城池平面图,并对其进行规划设计。
四月十七日,伴随着明军彻底接管巨港全部地区,郑和依照旨意将整块地区命名为旧港宣慰司,杨展以海军都督身份在当地设南洋卫、旧港卫。
像他这种聚集上万走私贩子的人如果不归顺还反抗的话,那无疑会影响日后的南洋贸易区,进而影响朝廷未来的海关税。
显然从他猎狼回到大帐开始,这一路他就是在打感情牌,为的就是让朱高煦说出这句话。
南洋卫即南海舰队,编制六个千户所,旧港卫编制暂时只有巨港千户所和占碑千户所两個,是否增设需要请示京城。
没错,在杨展看来,旧三佛齐的王子,如今的满剌加国王已经把苏门答腊的疆域交给了朝廷,而新三佛齐的梁道明也表示归顺。
“这些跳梁小丑我不在意,只要他们威胁到朝廷,我可以出兵捣灭他们。”
他倒是相信自己和自家老二,可对于还没长大的朱瞻壑,以及日后的子孙,他心里无疑是没底的。
“五万七千余口,耕地十五万六千余亩。”郑和说着,同时放下黄册:
“不过这只是一座城的情况,真正应该核实的情况,是地方上城镇村落的人口情况。”
杨展有些着急,究其原因是他的父亲杨俅近来染了风寒,郑和十分理解,因此他解释道:“这里还没安定,最少得先挫败一次满者伯夷的进攻,然后再以兴师问罪的形式前往其国都。”
瞧着他的背影,朱棣这才小声对朱高煦说道:“你舅舅累功不少,俺下次北征继续带着他,到时候给他谋个公爵。”
兴许是年纪大了,朱棣一直在感慨追忆过去,朱高煦也带着笑意,坐在一旁安静的听他说。
放在后世,这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放在这个时代,它们就是危害百姓的畜生。
对于在当地征战,杨展只担心疟疾和瘴气,所以在派兵的同时,他也让曾经的梁道明麾下旧部曲带路,避免己方走进瘴气、疟疾的区域。
哪怕他想追求真实,等朱瞻壑长大一看史书,还不是会想着改一改。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