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开港招抚《靖难攻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靖难攻略 > 第342章 开港招抚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42章 开港招抚

“他说什么?”
郑和炮击陈祖义麾下武装商船的第三天,当一道惊讶的声音响起,一个四十多岁,身穿苏锦圆领袍的汉人表情不可思议的质问着面前跪着的商船掌事。
他坐在一座中式建筑的会厅中堂内,左右各自坐着二十余名身穿各类绸缎圆领袍的汉人。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而在他们之外的中堂前,近一亩前院空地上站着数百名身穿铁札甲的兵卒。
这群兵卒身材健壮,腰别长刀,手执长枪,所有人脸上都有着一股戾气,就好像下一刻就会拔刀杀人。
他们脚下的前院空地由青砖铺设,所处的这个府邸说是宫殿太寒酸,说是府邸又太大。
“这……”两名臣子闻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劝阻。
只见西北方向的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渐渐的形成了一条黑线。
“那里就是旧港,看规模不小?”
掌事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的交代了明军舰队的规模。
当他们与巨港守军距离不足五十步的时候,文官才抬手作揖:“在下大明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谭胜受,广东南海县人,今日奉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前来招抚巨港华侨梁道明,同时赦免出广东渡海百姓,准许其日后可往来海上,回家探亲。”
他看了看教令,脸上表情有些愕然,随后将教令传给其他人。
“这样就好。”谭胜受松了一口气,同时双手将那份东宫的教令递了出去。
“这是朝廷的船,所有人都不要轻举妄动,等他们的沙船靠岸,问清楚他们什么来意再说。”
除此之外,梁道明手中还会有六个千户、五十六个百户、一百一十二个总旗的官职建议权。
正因如此,他们十分担心自己偷下南洋的事情会被论处。
“我带一百兄弟去,你们两个留下。”
谭胜受见状也没有趾高气扬的站在原地等待,而是笑着走上前去,用家乡话与梁道明交流道:“你我皆出身南海县,也算是同乡,正因如此我才主动请缨来见你。”
除了这些,朱高煦还对日后巨港的建设和开荒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以书面形式呈现给梁道明。
在巨港军民的注视下,谭胜受的战船缓缓靠岸,并在之后放下船梯,从容走了下来。
众人闻言,纷纷哈哈大笑,但不是不相信,而是为了事情能敲定而高兴。
朝廷会在巨港设置官学,具体设置多少,根据巨港有多少人口,多少孩童为主。
巨港作为马六甲通往爪哇航道的几座主要城池,来往经过这里的各国商人很多,因此港口修建的也足够大。
就在同一天的正午,高悬大明旌旗的一艘宝船、两艘马船南下,并抵达了巨港港口近海。
梁道明安抚着自己麾下的汉人、马来人军队,与军队们静静等待着那三艘沙船的靠近。
尽管只有三艘船只停泊近海,但那庞大的船体还是引起了整个巨港港口的恐慌。
他的话说的真实切急切,那份急切都被众人看在了眼里,让众人心里止不住的犯嘀咕。
此时此刻,梁道明身旁的左右两名武将纷纷开口,梁道明却摇摇头:“我觉得朝廷不会对我怎么样,北边的事情你们又不是没有听说。”
对于习惯了弩炮、投石机作战的他们来说,偶尔看到火炮开炮就已经惊讶于火炮的威力了,可现在看到那数不清的火炮,他们一瞬间居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哈哈哈哈——”
“真天兵也……”
“到时候,我们可以前往朝廷任职,余荫后代。”
“放他娘的屁!”
至于朝廷接收巨港后,巨港上百姓生活的变化,朱高煦也细致的写了出来。
兴许是看到了他脸上的老实,原本还在叫骂的头领们纷纷闭上了嘴,就连先前轻蔑的陈祖义也收敛了笑容,略皱眉头。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来了,并且能执行教令上的各种条件,那巨港和就近的百姓都能享受太平了。”
梁道明他们不敢想象,如果这支舰队要对巨港城区进行炮击,那巨港城区会变成何种人间炼狱。
“他们说……朝廷下了旨意,国主要么接受招抚,要么就地剿灭……”
他们之所以对朝廷船队的到来如此警惕,主要原因在于自从海军都督府设立,大明海军为了杜绝倭寇,几乎将大明近海拦截,这样的做法使得巨港内汉人的许多亲人无法南下,他们也不敢北归。
他们的舰队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舰队入港后,战船都会因为紧密一起而发出摩擦声。
众人一个接一个的查看教令内容,直到他们所有人都看完,已经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效率缓慢。
他们在城内穿梭,巨港的道路并不算好,基本都是土路,哪里坑坑洼洼就用海上的沙子填充一下,十分简陋。
很快,整座城池就忙碌了起来,许多信鸽被放飞,还有的则是驾驶船只出海,准备去通知海上的弟兄。
整整一夜,这一夜里许多人辗转反侧,有的人睡着了,有的人则是熬了整整一夜。
梁道明说完就行动,起身示意身边的兵卒跟着自己走出城区,出现在了谭胜受等人的视野中。
虽然说是建议,但只要上面不出现危害过朝廷的人名,那都可以被录用,或者梁道明可以用这些名额来换取一些触犯过其它律法罪犯的赦免。
目光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的梁道明见他附和,眼神立马就柔和了起来。
两个明军兵卒端来了凳子放好,谭胜受便主动开口道请梁道明入座,同时说道:
“朝廷这次下西洋,想来你已经听说了。”
府邸内的所有屋舍也是普通四合院房屋的等比例放大,说好听点是简朴,说难听点就是放大版的民屋。
那男人年纪五十上下,整个人就好像一个地里刨食半辈子,休息不过三五年,身上还有浓厚农民气息的老农民。
他们的自信和轻松,来源于他们那比大炮还大的拳头,以及战船之上那数不过来的火炮。
“想来你们也都看到了,太子殿下对巨港的治理确实很有见解,如果巨港在朝廷手中,肯定会比在我们手中要好,而且满者伯夷也会因为惧怕朝廷而停下对我们的进攻。”
梁道明说着不存在的安排,谭胜受也知道对方是在客套,因此抬手打断,笑道:“不必了,我先返回船上,待明日舰队抵达后会再上岸询问兄台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伴随着太阳高悬当空,巨港西北方向的海域也出现了黑点。
经历了数月的艰苦行程,眺望着远处的巨港,甲板上的郑和几人在拌嘴之间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跪在中堂内,掌事哆哆嗦嗦的把话给交代了,左右的二十余名头领闻言纷纷痛骂,反倒是坐在主位的陈祖义轻蔑笑道:“要围剿我?”
谭胜受的话无形中给了梁道明一丝压力,也让他想到了怎么做施进卿的思想工作。
港口的大钟被负责侦查的水兵敲响,所有头领纷纷走出了屋舍,隔着远远地眺望西北方向。
这次的他仅仅带了二十名兵卒便向着梁道明他们的方向走来,不多时便走到了城区边沿,没有一个人敢于阻拦他。
对于他们在巨港的财产,可以处理的就处理,处理不了的就由朝廷接手,等价兑钱。
这也并不奇怪,能以卫指挥使的身份返回家乡,这对于追求舒坦的人来说,可比在海外当所谓的国主要舒坦多了。
在他们紧张的注视中,一名身穿中式扎甲,身材并不算高的阔面狮鼻男子率领数百名身穿扎甲的军队赶来。
“太…太多,太大了……”
“他们的船太多了,打出的石弹威力奇大,足有数千枚,战船太多以至于整片海都是,密密麻麻的像是一块移动的大岛。”
“此事,我需要与城中百姓商量。”
梁道明坐上了自己的椅子,随后才将手中的大明东宫教令递给了身边的男人。
不过即便他一直笑脸相迎,那话里的意思还是让跟随梁道明而来的兵卒们面露怒色。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处石砌的褐色古朴宫城前,他们穿过了那具有马来和部分清真风格的城墙,来到了鲜有中式风格的宫殿之中。
同为南洋海商,作为守护巨港的“新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早早就得知了朝廷的舰队正在南下的消息。
梁道明憋了半天,最后只能憋出这么一句,而与此同时,郑和也接见了提前一天到达的谭胜受,同时从他口中得知了梁道明的心思。
“我已经为大人安排好住所……”
郑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对谭胜受道:“趁热打铁,你现在带人去找他,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正因如此,三佛齐内部的矛盾也和文化一样丰富。
很快,三艘沙船抵停靠在了拥挤的港内,船上走下一名穿着文官常服的文臣和五六十名披甲执锐的明军将士。
瞧着他们离开,梁道明也返回了城区,并在命令全军戒严的同时,带着巨港能说的上话的汉人、马来人等官员前往曾经的三佛齐王宫。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