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

屋内众人这才发现他的到来。
都是长辈,搁在以前他要是这么说话,定然会遭到训斥。
但今天所有人都像是没发现他的失礼,纷纷嘘寒问暖:
“许大郎你回来了?”
“大郎辛苦了,快进来。”
有几个以前看他很不顺眼的人,也表现的非常亲切。
许柴佬知道是为什么。
本来他以为这项政策是那位陈伴读提出的。
许柴佬也有些无奈,进一步问道:“这些变革是陈伴读入宫之后开始的,还是他入宫前就有的?”
可以独立经营这两艘商船,利润和许柴佬分成。
他没有当堂问话,而是将许船木给喊了出去。
返回堂屋,那些老家伙竟然一个都没走。
“听说魏国公他们十几家勋贵,也弄了几十条船随行。”
以前限制工商业的,不只是政策,还有人手。
明军的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接连攻克辽东和高丽。
赵家的主营业务就是高丽航线,每隔一两个月,都会有几艘商船过去贸易,所以对那边的情况了解比较多。
“且这个情报与我之前听到的风声相符,做不了假。”
许柴佬心下苦笑不已,什么大成就?
至于为何要如此郑重的介绍太孙,皆因他们都是南方人,对他的政策更加的感同身受。
“看来朝廷也看中海洋贸易的暴利了……”
如果经营的好,没几年就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商船,实现阶级的跃迁。
“再加上其他各家船只,此行至少有两百艘船……如果我们也能加入其中就好了。”
许船木恍然大悟,说道:“陈伴读是洪武十五年入宫,变革都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
许柴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这些变革即便不是陈伴读提出来的,也参与很深。
许船木打蛇随上棍,赔笑道:“外面都在传,大郎和大明一直有联系,您就和我说说呗,是不是真的。”
越是如此,他就越能感受到,大明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
真的要开海了?
不过碍于陈景恪太低调,且他打探的方向主要是朝政,所以了解并不深。
推测得到验证,许柴佬非常激动:“好好好,大明解开海禁,我们明人又可以挺直胸膛做人了。”
汉人王朝上一次如此强势,还要是数百年前的隋唐。
“现在几大港口全都停满了商船,朝廷打造了六十余艘宝船,护航战舰二十艘……”
看来他真的有别的渠道,可以获得大明的情报。
“因为鲸鱼嘴边随便漏下一点残渣,都够它们吃的脑满肠肥。”
“哈哈……”他的话引得在场不少人大笑。
天命太孙的传说有,应命贤臣的传说也有。
他祖籍浙江,家族大概率也在打击之列。
不过也能看得出,这些人都面色不善。
要搁在平日里,自己敢让他们等这么久,早就闹翻天了。
比如今年朝廷宣布了全新的税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商业税等等。
“而且鲸鱼可以赶跑别的猎食者,保护它们的安全。”
竟然不想着从中牟利,甚至搭上朝廷的顺风船,这些人过来老了。
许柴佬眼神里浮现一抹怒意,却隐而不露,淡淡的说道:
“就在一个月前,大明灭了高丽。”
偏偏不回答你们。
许家是南洋最大的豪商之一,许柴佬又是年轻一代的话事人。
此刻骤然听说它被灭了,都有些不敢置信,也有些无法接受。
有人附和道:“是啊,大明开海,咱们不过是回到从前罢了。”
“大明禁海才只六年时间,咱们在南洋的形势每况愈下。”
“你不会以为,皇帝想靠这几百条船,将沿途各国全都灭掉吧。”
“其中只五千料宝船就有百艘,三千料战舰四十艘,随行人员超过五万人。”
等全面了解过大明当前的情况,时间已经过去小一个时辰。
也因此,无法获得高丽那边的情况。
“这个消息应该很容易打听到,诸位不妨派人去打听一下。”
仔细询问了开海的情况,许柴佬察觉到了此次开海的不同寻常之处。
“我才刚到,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且等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许柴佬不卑不亢的道:“赵伯父真是冤枉我了,事关重大我必须要了解清楚,才好向诸位叔伯汇报。”
许船木又介绍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司法独立,比如税务稽查司组建,比如辽东纳哈出军团不战而降等等。
“大家不会以为,朝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经商吧?”
他就将陈景恪的事情讲了一遍,因为血吸虫的原因,他对陈景恪也同样充满了感激。
赵家主激动的道:“胡说,去年大明才往高丽派遣了使节团加以安抚……”
一名老人慈祥的道:“大郎啊,你是如何知道大明要开海的?莫非在朝廷有什么特殊渠道?”
可大明是正月出兵,现在才六月份。
不知道为什么,许柴佬对此没有丝毫怀疑。
“伱若是问出了什么,就赶紧说于诸位家主听。”
对于许船木来说,意味着从奴仆变成了股东。
“对了,应命贤臣呢?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
那位赵家主更是嘲讽道:“许大郎真是好大的架子,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这么久。”
不少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摊丁入亩?
“明君贤臣,天佑大明啊。”
“现在大明重回大海,且准备主动引导海贸,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
然而许柴佬接下来的操作,更是让这些人气愤。
“朝廷此次开海表现的非常主动,规模如此庞大的船队,还有战舰护航。”
为万民解绑,还能预见到商业大兴,提前一步制定好相关税法。
“否则误导了诸位叔伯造成损失,我可承担不起后果。”
“辽东还有北元太尉纳哈出的二十万强军,没有三两年大明休想拿下……”
许船木被问住了,道:“大明从立国起,就一直在尝试新法啊。”
朝廷开海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怎么就和生死扯到一起了?
许船木有些失望,但对许柴佬更加敬佩:“能准确捕捉各种信息,将来大郎一定能有一番大成就。”
仔细一问才知道,摊丁入亩竟然是太孙在南方巡查期间所提。
才十几岁,就拥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还拥有这般能力,果然是应命贤臣。
不过接下来几个消息,又让他振奋了起来。
“而且有了大明水师震慑,咱们在南洋的生意更好做。”
赵家主皱眉道:“什么生死存亡时刻,许大郎你莫要危言耸听。”
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商人罢了,这辈子顶天也就是当個有钱的海商,仅此而已。
“拿不下辽东,他岂敢对高丽动手?”
“血吸虫就是他发现的,除虫之法也是他所献……”
许船木高兴的道:“谢大郎,船木永远效忠大郎。”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