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风吹去《满唐华彩》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满唐华彩 > 第449章 风吹去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449章 风吹去

兴庆宫,明义门。
陈玄礼与龙武军在前,元载领着李琮在后,已等了好一会儿。
元载余光瞥处,留意到了有士卒从东面而来,向杨国忠递了一封情报,之后,杨国忠匆匆入了宫,不一会儿,陈玄礼也离开了。
由这点细节,可看出官兵在潼关战场上很可能已大获全胜。于是,威望渐渐移向了太子这一边。
近年来,圣人越来越难以让人信服了。
元载看似还忠于杨国忠,今日的所作所为,却已是受了旁人的指使。
“元郎!”
听得呼唤,他回头一看,只见王韫秀穿着一身武士袍、带着一队护卫赶了过来,他遂问道:“你一妇人,如何深夜至此?”
“我倒要问郎君,如何能迫害忠良?”
他甚至感受到了皇位就在眼前。
等了许久,却有一名宦官被从城墙上吊了下来,匍匐在地,请求觐见。
薛白手底下的那些长安市井之徒正在暗中为他奔走,潼关那边,哥舒翰、薛白很快就要带着大军回来。想着这些,过去那個让他无比惧怕的父皇,突然之间,变得一点都不可怕了。
“谁敢动手?!”管崇嗣一声怒喝,已护在了李琮身前。
李琮情绪兴奋,许久之后才想起一件事。
“快!”
但很快,那慌张感就退了下去,他惊讶地发现自己适应得非常快速,恰当地表现出了应有的威仪来。
他们都知道洛阳大捷,平叛只在眼前,对于拥戴太子已毫无顾忌,于是,尽情地把心中的忿郁宣泄出来。不仅是对杨国忠,更是对圣人。
偏是要争执,争执到满朝官员皆知他的忠,皆知他妻子的义。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说着说着,眼前忽然刀光一闪,竟是王韫秀拿出一把匕首来,迅速无比地割掉了管崇嗣手上的绳索。
对于这一套说辞,李隆基没有完全相信,因为李琮若是要政变,没有理由让李倓去说服李亨。
一瞬间,李隆基脸色凝重了起来。
但,他还是信了一部分,问道:“李倓可有说他们的计划?”
今夜,李倓本该也来支持他的,但此时还未见到。
即便是天子亲至,要在宵禁时打开宫城也绝非易事,好在夹墙内安全无虞,李隆基只好耐心等着。
“有。”李辅国道:“建宁王说,太子在广运潭附近藏了一批军器。”
“可他们若是冤枉的呢?!”王蕴秀一指被捆着的袁履谦、颜季明等人。
“谁敢伤太子?!”
对此,元载早有所料,他不愿自己公然站到东宫一系,而他妻子的身份却实在是很适合。这般一来,夫妻俩对台唱戏,不论最后局势如何,他都稳立于不败之地。
正在此时,兴庆宫西面有一道光亮划过,伴着一声大响在宫城中炸开。
真说起来,这与安禄山的“清君侧”很像,不同在于,这次真的是民心所向,甚至可以说是众人的忿郁已经在心中压了太久、太深。
“袁长史倡河北大义,扭转时局,谁要斩他?可是蒙蔽了圣人?”
前方,延政门城楼在望,禁卫们连忙上前,喝令开门。
元载正色道:“我身为朝廷命官,奉圣谕行事罢了!”
“做什么?!”禁卫顿时惊动。
于是,李琮上前一步,道:“我要求见陛下!”
他如此明确地表明了政变的决心,必不会缺乏追随者,大唐本就政变频繁,何况李隆基正是最让人失望之时。故而火势虽起,众人的情绪反而更加地高涨。
变故突起,元载惊愣了刹那,第一个惊醒过来,猜到今夜将有一场宫变。可他还未完全准备好,该怎么选?
这个问题同时也摆在了在场的许多官员面前,其中显然不乏敢于投机之人,很快便有人大喝了起来。
“请太子进谏圣人,罢免杨国忠!”
“走水啦!”
很快,李辅国便拜倒在李隆基面前,未语先哭,以示对圣人的关切,之后他不敢隐瞒,径直禀报。
此言一出,顿时引燃了许多人的不满,一句口号横空出世,很快在兴庆宫前响彻。
“必是杨国忠这个奸佞,堵塞圣听。”
“奴婢是忠王身边人,今日,建宁王来找过忠王,称要拥立太子登基,希望忠王到时能够表态支持。忠王很震惊,叱责他们不忠不孝,建宁王遂命人看着忠王……忠王担心陛下安危,想方设法,才让奴婢来通风报信啊!”
“圣人,他自称李辅国,说是有关乎圣人安危的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召。”
夹墙内的御道中,火光驱散了黑暗,盔甲的铿锵声不断作响,一队龙武军正在飞奔上前。
众人一惊,李琮却很快反应过来,大喊道:“杨国忠见势不妙,欲害陛下,速让我等进宫!”
今夜大变突发,兴庆宫又起了火,他们正在把圣人护送至大明宫。
就连李琮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得人心,有了片刻的慌张。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