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我阿美自有国情在《英伦文豪》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英伦文豪 > 第334章 我阿美自有国情在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34章 我阿美自有国情在

第二天。
陆时起床后便开始收拾行李,
此次赴美要办的几件事都已搞定,该回伦敦了。
古德曼在旁边整理文件,
“陆爵士,该签署授权的你最好现在弄完,否则回了伦敦,只能靠邮包解决,会很麻烦。”
陆时大致看了看,
哥大、卡内基梅隆、派克兄弟公司、李杰马戏团……
自己的乙方还真是多。
他问道:
“AAAS呢?”
“陆教授,能请你说说区别吗?”
韦尔蒂耸了耸肩,
韦尔蒂说道:“别这么急着下结论,布朗大学一点儿也不差。”
显然,AAAS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
666→777→888,
韦尔蒂“额……”了一声,
“你不懂学术。”
韦尔蒂听得直撇嘴,
陆时侧身,
当然,搁现代,这种套路连小白文都不会用,
但放在20世纪初就是暴杀。
没想到,马克·吐温竟然有现代公知属性,动不动发反思券。
众人先是安静。
这帮美国佬也是会钻空子。
“此威克利非彼威克利,你说的那位已于1862年去世。当然,这不怪伱,欧美有很多人子承父名。我说的这位是威克利家族中,《柳叶刀》的第四位主编。”
陆时笑,
“当然可以。”
“Fxxk!”
“……”
这些都是未来耳熟能详的名校。
马克·吐温有点儿懵。
陆时说:“新期刊,我当然支持。”
——
“简单得很,第一幕,五分钟内就引出冲突;十分钟内就要有亨利在饭馆装X打……坑蒙拐骗的片段。”
他拿来纸笔,几分钟就按照《百万英镑》的剧情粗略地写好了片段,
马克·吐温坐直身体,
陆时听得咋舌。
身后还跟着欧·亨利和马克·吐温。
“噗!咳咳咳……”
陆时对这个人有印象,
“综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创办人?”
韦尔蒂低声道:“搞新期刊,也是为了年轻学者着想。”
《百万英镑》是这个时代的爽文,
主角亨利一穷二白,兜比脸还干净,
陆时有些懵,
“这么多学校积极响应?”
房间内诡异的安静,
韦尔蒂也苦恼,
古德曼说:“之前拍来电报,说是今天派代表过来进行最后一次磋商。唉……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上次不都商量好了吗?”
美式幽默?
三人鱼贯进入房间落座,
说是“简明扼要”,
但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三页纸。
包括古德曼和韦尔蒂,几个美国人都凑了过来。
“啧……”
他尬笑着摸摸鼻子,
马克·吐温回答:“虽然这么说有些不谦虚,但必须承认的是,我是一个擅长用幽默讽刺的人。可这种幽默放在戏剧上,效果差很多。远远不如《是!首相》。”
……
这话就很真实。
陆时不解,
此美国之幸、学术之幸,
谨向你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生物这类学科不是没有理论研究,只是比较少,大部分成果以实验为主导,
陆时对古德曼颔首示意,
信件来自两人,
很显然,在陆时的心中,幽默文学已成体系。
听闻美国科学促进会在筹划新的扶助工程,而你将成为负责人,
德先生不讲道德,
赛先生不比赛。
“……”
马克·吐温惊讶,
他开始模仿某位名人,
“AAAS的总部毕竟在华盛顿,我阿美自有国情在。陆教授,你懂的。”
尊敬的陆爵士,
美国。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亨利第一次使用巨额钞票是在小饭馆,
没有人,
比我,
陆时好奇道:“在改编剧本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期刊顶级与否在于谁愿意投稿、谁会去阅读。
马克·吐温缓缓道:“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陆时说:“既如此,咱们开始起草具体的章程吧。我过几天便要回伦敦,尽量在这之前搞定。否则,用邮包传递文件会浪费很多时间。”
每次加一所高校,也是有够离谱的。
表格上分成三列,每格都是高校的名字,
绝大多数名字旁还画着“√”,
大致一扫,没打“√”的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
他抬头瞄了一眼陆时,
“要不……”
马克·吐温也赞同地说:“确实,看着就有种爽快感。但是放到英国,会被当成小丑剧吧?”
他又埋头和古德曼忙去了。
陆时倒是能理解,
牵扯到整个学术圈的事,确实该慎重。
简而言之,一个字——
他掰着指头数:
陆时去开门,
AAAS的副会长提奥多·韦尔蒂站在门口,
“啊这……”
总体上,这个时代还没有到比烂的程度。
有趣地,它们都还是未来常春藤联盟中的成员。
韦尔蒂大喜,
“那就这么定了!”
“这能看?”
随后,
欧·亨利低声道:“这剧情,爽飞了!”
韦尔蒂说:“你支持就好。说实话,我们内部连期刊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Cell(细胞)》。”
韦尔蒂摊手,
“不过,影响也不算大。芝大才成立12年,第一个学士学位是五年前颁出的,资历不够支撑其加入‘777工程’。”
“就说AAAS的《科学》编辑部,对于很多专家评审来说,别人做的新东西,特别是年轻人做的东西,他们看不懂也看不进去,根本分辨不出好坏,这种情况下……”
众人好奇,凑了上来。
如此看重科研水平的期刊,主编的位子也能搞子承父业的继承制。
“你也不用过于悲观。欧洲也很烂,甚至早就烂完了,就比如刚才提到的《柳叶刀》,四任总编都姓‘威克利’。反倒是咱们更有活力。否则,《全球高校排名》也不会有那么多美国高校上榜。”
有趣的是,马克·吐温甚至还写过穿越文——
爽!
马克·吐温有些迟疑道:“可《百万英镑》的小说节奏已经很快了。还要怎么加快啊?”
其实,也无须多说。
酒吧招待见他衣衫褴褛便态度冷淡,但看到那张传奇般的纸币后,立即阿谀奉承,不敢收钱不说,还借钱给亨利花。
只不过,按照历史,《细胞》应该创办于1974年,由爱思唯尔公司出版发行,
现在却是早了70年,
连发行地也从欧洲到了美国。
马克·吐温懵了,
韦尔蒂显然也听到了,
“你什么意思?”
马克·吐温说:“你来找陆教授两件事,哪件守了规矩?本来是七所学校,现在硬要加一所;已经有《科学》了,结果还要为了影响因子搞什么《细胞》。”
他恰巧获得一张价值一百万英镑的特别版钞票(现实里不存在),虽然一个月后钞票还是要还给主人,但他靠着钞票投资,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并迎娶白富美,
心想,
韦尔蒂继续道:“既然陆教授已在AAAS身居高位,那么,还有一事你也要参与定夺。”
所以说,这段时期的欧美也是很封建的,
“就是因为都好,我们才无法做出取舍。”
他们看完后,一时间都没说话。
对这些身份,陆时倒是无所谓,
只要不具体干活就好。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