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问剑岐山,三十铁骑入山河。《开局就杀皇帝》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M1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一百二十四章问剑岐山,三十铁骑入山河。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一百二十四章问剑岐山,三十铁骑入山河。

有青石炸裂,有山石崩落,
惊走林中飞禽鸟兽无数,
便是十里开外的大河水面也是震荡不止。
当滚滚烟尘散去时,
余下的残痕断壁之上一布衣持剑而立。
有灰尘顺着墙缝簌簌的往下落着,有残剑断戟倒插在乱石之中,有大纛落下被风卷起在半空中猎猎作响。
远远看去,
那人身穿布衣手持木剑白发搭肩,
身后是被搅乱的漫天红霞,
脚下是满目疮痍的山河关,
那人无悲无喜只是静静地站着,周遭剑意如同汪洋大海一般在天地间弥漫,当那人松手时手中的原本就已经腐朽木剑化为齑粉随风散去。
有“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之称的山河关在这一剑之下轰然炸裂只剩下半段城墙,从今往后天下十大雄关只余下其九。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徐闲不晓得,
可想必手持木剑的那个人,
已经体会过那种滋味很久很久了吧。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
诚寂寥难堪也!
这是他在剑冢前提下的字,
一人一剑行走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得,
英雄肃首,长剑空鸣。
只好仰天长啸葬宝剑,神雕相伴渡余生。
已悟尽,剑中乾坤;
只道是,寂寞无奈;
乐往悲来,凄然伤怀。
这是金老爷子写下的话,
独孤前辈在金老爷子笔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没有之一,同样也是最为神秘的人物,老爷子不肯多落下一丝的笔墨在他的身上,无数次的留白,又或者是提笔又放下。
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寥寥几笔提起,如同神来之笔无迹可寻,却又时常勾得徐闲心痒痒,一切的一切都朦朦胧胧为这位绝世剑客戴上了一层斗笠面纱,难免心神驰往,有刀光剑影时常入梦。
……
近处,
吴春秋趴在乱石堆下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身体各处有鲜血渗出,仅仅只是余波便让自己伤成如此模样,便是强如仲孟秋也不能,可那布衣剑客却做到了。
透过头顶的乱石的缝隙仰头望去只觉得那汪洋大海一般的剑意已经盖住整片天空,方才仲孟秋如同大江大河一般的剑意刚刚翻涌起来便汹涌而来的浪潮掀开冲散。
甚至手中的青锋剑都还未来得及出鞘!
那人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剑,
便轰塌了半壁山河,
便击飞了二品剑修,
便让天下雄关遁去其一,
区区一个大庆江湖竟有如此剑仙!
天底下三品剑修已然登顶,二品剑修便是世间罕见,举世难寻遂又有小剑仙之称,至于一品自己也不晓得天底下到底还有没有。
入山门时便晓得,
无事不占,不动不占,
不为同一事反复占问!
可眼下吴春秋也顾不得其他,拼着反噬的风险也要卜上这一卦,定出个祸凶吉福来!
大袖一挥,
方寸之间有一斑驳的龟壳和几枚铜钱落地,
拇指在食指和无名指上来回轻掐。
《易》中有言“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分毫之错尚且能差之千里,何况眼下还多出个绝顶的二品剑修,一时之间吴春秋只是觉得有些荒谬。
“呵……”
看着落地的铜钱和龟甲,
吴春秋拇指掐住中指顿在了原地,一口鲜血吐出染红了身前的龟甲,竟是算不出那人的跟脚,所谓气运虚无缥缈,可命数这东西自出生便带着的,可那少年郎的命数确是混沌不堪,两股线纠缠在一起,一股早早斩断,另一股确是看不分明。
再度仰头透过乱石的缝隙往上看去那绝世而独立的布衣剑客,只是觉得造化弄人不由得自嘲一笑。
如今哪里还想着能不能斩断凉州气运,
能留着一条小命逃出这山河关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嗬嗬……”
百丈开外,
仲孟秋从地上爬起身上原本就脏乱的衣衫已看不清颜色,左右两边新添了几个破洞,头上带着的斗笠已经不知掉落到了何处,往日只是觉得落魄,如今确是显得无比的狼狈。
望着半壁城墙上的身影,
仲孟秋心中波涛翻涌,
自己出自岐山剑冢本就是天下剑修登顶之地,
如今却败了,
败得干脆,败得彻底,
仲孟秋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为何而来?
可猛然想来,
也是与那师姐的孩子脱不了干系,
仲孟秋嘴角的笑容有三分的苦涩,三分洒脱,四分欣慰,算算辈份那少年郎还得叫自己一声师叔,如今能成长到如此地步也是极好的,不过一想起日后这师侄因为师姐的事问剑岐山剑冢,自己夹在中间又该如何自处?
又是一声鹰唳传来,
再度望去时那布衣剑客身旁多出了一只一人高的大雕,那剑客抚了抚它身旁的大雕,眸中罕见的涌现出一抹柔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雕兄自入谷闭关以来便伴在自己左右,在自己眼中早就已经与亲人无异。
“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仲孟秋起身抛开其他的思绪整理好身上的衣衫后拱手正色道,这是一名剑客对另一名剑客理所应当的尊重。
“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看了一眼百丈外的仲孟秋嘴唇轻启。
“独孤求败?”
仲孟秋轻声喃呢着,对于这个名字极为陌生,早些时候在北凉侯府见了两位极有天赋的三品剑客,如今在这山河关又遇见了一位二品顶峰的绝世剑客,只得感叹自己这师侄果真是气运加身!
“还要再战吗?”
望着那仲孟秋周身升腾而起的剑意,独孤求败原本无波无澜的瞳孔中有一丝亮光闪过,二品剑修举世难寻如今能遇上一位也算幸事,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遇见能够让自己出剑的人了,眼前这人虽然在自己眼中弱了些,可好歹也有接下自己一剑的资格。
“还请前辈赐教!”
仲孟秋左手横剑在前,
右手轻轻抽剑出鞘,
长剑有一丝轻鸣传来,
细细看去那柄剑通体清幽,
剑身带着极淡的青色,
此剑便是岐山剑冢三把传世名剑之一,
剑冢本就是埋剑之地,又被称之为剑生最后的坟墓,岐山以天下剑冢为名,其中藏剑又几何可想而知,青锋剑能从中脱颖而出,剑锋之利溢于言表。
山河关外,
仲孟秋持剑而立,
手中青锋剑,剑身狭长,
四尺三寸,当为天下利器!
“独孤前辈,可要借剑!”
徐闲腰间惊蛰剑已然出鞘,独孤求败的境界自己也是晓得的,和仲孟秋一样同为二品剑修,虽同为二品可从方才那一剑也能看出之间的差距,不过两名剑修捉对厮杀,生死本就在方寸之间,手中多出一柄利器自然也要多出几分胜算。
“不必!”
独孤求败闻言摇了摇头,
右手伸出,有一草介飞起落入指间,
轻轻一挥草介震直,
边缘细微之处有光芒流转,
有劲气卷起,
身上布衣猎猎作响。
“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原来如此。”
徐闲轻念出声,见状了然于心,手中握着的惊蛰剑入鞘静静地望着高墙上的那人有些出神,原来他已经到了那个境界。
独孤前辈终其一生用过四把剑,
第一把剑长约四尺,青光闪闪,为天下利器,用剑风格更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是他弱冠之前,那时他年少轻狂,桀骜不驯,用此间利器剑扫天下英雄。
如同《书论》所言:“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
独孤前辈用剑如同笔锋伸张之处。
笔走龙蛇,墨气淋漓,剑气纵横!
第二剑名为紫薇软剑,
剑冢有言,“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这是独孤前辈亲手刻下,也是他心中所想。
剑虽弃,
可软剑二字就已经透露出足够多的信息,徐闲想来那时候的独孤前辈已近而立之年,《坐忘论》中有言:“刚则折,柔恒存”想必那个时候前辈已经懂得了刚柔并济的道理,锐利虽然无坚不摧,却也容易伤人伤己。
软剑因其剑身柔软如绢,力道不易掌握运用之故,非精于此道者绝难自如运用。
独孤前辈的剑法如何?
本就是,
无招无迹,觑敌出剑,
无常无端,玄乎离奇。
或许也正是独孤前辈的软剑快得太过迅疾无常,以至于盛年之时因收招不及而“误伤义士”,所以那柄紫薇软剑弃于山谷间。
此后第三把剑,
也是徐闲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把,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