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青冥《终宋》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终宋 > 第680章 青冥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80章 青冥

“川陕宣抚处置使?”
公堂上,江春捧着茶杯,沉吟起来。
大宋承平时,关陇称为“陕西路”,后来分为“秦凤路”与“永兴军路”,秦凤路指的便是秦州、凤翔,是大宋疆土中所有的陇西地域。
这已是一百三十年前之事,陕西这词听起来如此遥远。
而自张浚、赵鼎之后,百年间也再未有人任过这川陕宣抚处置使一职。
难免让人有些恍惚。
江春遂问道:“韩老之意,李节帅还要收复永兴军路?”
韩承绪并不打算告诉江春关中已经收复了,李瑕需要时间先行掌控住关陇,否则宋廷必派兵马来。
他抚须道:“如今阿郎已在设法劝刘黑马归附,若此事可成,关中或可重归我大宋治下。奈何,阿郎权职不够,难以使刘黑马信服。”
江春问道:“可须朝廷再派重臣来……”
“不可。”韩承绪语气郑重,道:“莫忘了孟珙招降范用吉、汪世显向赵彦呐请求内附之事,一旦被朝廷干涉,万一功亏一篑,如何是好?”
“这倒也是,李节帅顾忌得有道理。”
江春这话,不算真心,但也理解这其中的道理。
二三十年之前,满朝上下没有人认为拒绝范用吉、汪世显这些军阀的内附是错的,万一闹得与李全之叛一般,大家都心累。
谁又想到,蒙古人却能用这些军阀兵马杀进宋地,直杀得血流成河,杀得蜀地千万人口十不存一。
再回想当年决策……蠢得令人发指。
“意思是,只由李节帅与刘黑马商议?”
“刘黑马只信任阿郎。”
江春道:“但李节帅权职不够……”
韩承绪抚须笑道:“故而,需要谋这川陕宣抚处置使一职,阿郎绝非为个人权柄,实为国事考虑。”
“韩老也知道,建炎之后,始有川陕宣抚处置使一职,张浚、赵鼎任此职之前,皆已知枢密院事,乃一方重臣……至于李节帅,今年方二十岁吧?”
“乱世岂问出身?”韩承绪拍着膝盖道:“当然,此事不好谋划。故而须请江知府在朝中帮一帮。”
“这……”江春为难道:“我位卑言轻……”
“不妨告诉江知府,如今官家的贴身内侍关德,阿郎的人。”
江春一惊,又是大喜。
“真的?!”
韩承绪招了招手,江春连忙凑上前去。
“你到了临安,小事往风帘楼,找胡妈妈,她会派人往宫中传话给关德;若有大事,让尊夫人往长公主府求见……”
江春连连点头。
韩承绪又交代道:“若官家召你,你只需说……李节帅欲迎官家回旧京,作大宋文治武功最盛的君王。”
“若如此,此事或有把握,内子伯父牟公已起复了……”
“不。”韩承绪摇了摇头,道:“不必与牟公多言。”
……
李瑕的政敌从来都不是具象的贾似道,而是任何一个当权中枢之人。
这件事的本质,还是藩镇在从中枢分权。
不管是牟子才、叶梦鼎、杨栋、饶虎臣、程元凤,还是贾似道,谁现在掌握着中枢的权利,谁就是李瑕的敌人!
与忠奸、人品、交情种种全然无关。
权力是水,流到天平的一端,另一端的人顷刻就变成敌人。
这种微妙的关系,韩承绪很难向江春形容,因此也说不上来这次的谋划谁是敌、谁是友。
如果以为“贾似道是敌人,牟子才是朋友”,那在官场上就太幼稚了。
思来想去,韩承绪道:“阿郎得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必有人得利,得利者将帮我们。但一定要提防朝中反对此事者。”
江春张了张嘴,这才明白自己要办妥此事有多难。
怪不得李瑕不是直接传一封信给关德。
要谋这官职,需要把握临安官场的人心冷暖,而在朝堂上,顷刻之间利益得失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需要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去谋划。
“二十岁的川陕宣抚处置使……两倍于川蜀之权,我来办这件事,只怕……”
江春这一开口,韩承绪便知他意识到难处了。
也就这几年了,还需要这样去与宋廷拉扯。
宋廷也不傻,很快便会有人意识到,要压制李瑕,只剩这几年了。
实在是无人可用,才将这事交给江春……
韩承绪微不可觉地叹息一声,道:“江知府莫担心,我们会让姜饭随伱一道去临安,该打听、联络的,他会为你办妥。”
“姜饭?”
韩承绪点点头,又道:“这次,不仅是川陕宣抚处置使的官职要拿下来,之后还有云南安抚制置使、州路安抚使等要职。再等阿郎拿下了关中,可是有大量的高官职位等着江知府。”
江春又是一惊,张了张嘴。
四年前他不过是个小县令,认识了李瑕一个县尉……韩承绪则还是一个北面俘虏。
一转眼,开口谈的都是川陕处置使、云南制置使这样位极人臣的高官了。
自己呢?若能得一任长安府尹,岂非还有拜相的可能?
“江知府,不,江少卿,这是阿郎举荐江侍郎之后朝廷的批文。阿郎攻下陇西,当即便是为你这位老上差奏功啊。”
韩承绪已转身,拿起一封公文,递在江春面前。
“宝章阁直学士,太常少卿,殿中侍御史,兼给事中……侍官家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执事于殿中。”
江春身子一颤,不敢埋怨韩承绪此时才将这批文拿出来。
他只觉眼前的官途,豁然开朗。
……
这夜,到汉中城内官驿下榻,江春犹未回过神来。
牟珠给他端了水让他洗脚,自坐在一旁喋喋不休,喋喋不休。
好一会,江春才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说你那女儿,想留在李节帅幕府做事。巧儿那丫头兴高采烈便应下了,说要去与韩祈安说,李夫人也是,一心要将荻儿留下来……我这就把荻儿叫进来,打一顿?”
“打一顿?”
“官人!你有没有在听妾身说话?!”
江春一愣,喃喃道:“我马上要回朝了,让她留在义父身边……也行。”
“哪个义父?”
“巧儿既是我义女,荻儿、苍儿自该也是以宁的义女、义子。”
“官人你疯了不成?我们回朝,不带着女儿,任一个小女儿家独自在外,成何体统……”
“你不懂。”江春加重了语气,道:“回朝一趟,至多一年光景,待复了关中,我可是要谋一任长安府尹的。女儿家辛苦随我跋涉做什么?不如寄居在义父家里……我就说嘛,这般要事,怎交给我来做……”
“官人在说什么?”
“我的妻啊,你要飞黄腾达了……”
次日,李昭成准备启程往长安。
他这一趟带的人手、物资奇多,队伍排了整整一里长。
但他终究是年轻不能任事,这些多是由郝修阳安排的。
且李昭成新婚燕尔,近来汉中城发生的许多事都不知,携着史氏上了马车抵达城外,目光看去,队伍中许多人都不认得。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