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

李妃的父亲李伟,虽然只是裕王妃的父亲,但是大部分和他结交的商贾依然喊他李国丈。
李妃当时诞下皇孙朱翊钧,皇帝就下旨赏赐李妃娘家丝绸五万匹,又封了李妃的哥哥李长风为锦衣卫千户,李家的恩宠在京师也出了名的。
不过李家的恩宠如今才刚刚开始,李家虽然也做些皇家的生意,但是规模也不太大。
这一次从裕王手里接到了置办九边冬衣的大生意,李伟立刻开始大操大办,这可是给自家女婿长脸的事情!做好了女儿在裕王府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牛皮吹了出去,在女婿那边打了包票,可是真的要筹办纺织坊和制衣坊,李伟才明白了其中的难处。
原料这个东西还能解决,大明朝北方种棉已经有了规模,南方的棉花以前都要通过北方供应。
只要一道政令,让西北地区的棉花都送到京师就行了。
但是接下来轧棉,去棉籽,纺线,织布,再到裁布制衣,这一道道工序虽然都写在《天工开物》上,但是李国丈真的玩不转啊!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组织原料,分解工序,制造织布机,管理工人,想一想都是极其恐怖的工程量,根本不是李伟给女婿拍胸脯的时候想的那么简单。
折腾了几日,虽然织布机也造出来了,但是整个工坊依然乱糟糟的,一匹布都没有织出来。
李伟听着众人一说,突然也觉得苦了吧唧的筹办工坊实在是太费力了。
林德阳忙着在景德镇恢复瓷器生产,林良珺的第二旅也停止了攻击其他府县,专心在九江府打造水师,成功截断了长江航运。
李伟突然觉得,自己好歹也是皇孙的外公,日后说不定还能做皇帝的外公。
刘世延不通民政,但是他也算是了解地方,他立刻说道:“都是那些贪官污吏盘剥了!”
实在没有办法,李伟将自己的狐朋狗友召集起来,商议如何完成今年九边冬装的供应买卖。
“咱们只要定下一个采购的价格,让在座的这些人去筹办就行了。”
在场的人,可以根据能力再承包相应的份额。
“你们知道辽阳总兵李成梁吗?”
众人纷纷大呼,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
要是会开工坊,他们又怎么会围着李伟拍马屁呢!
刘世延听的心生激荡,他问道:“部堂,可行吗?”
九月三十日。
但是李伟还是犹豫的说道:“可是这样的话?万一查出来我们是从江南购买的冬衣,岂不是要连累殿下?”
张居正合上报纸叹息一声,湖广当然不止一条运输粮食的通道,但是通过陆运粮食人力成本巨大,而且沿途损耗也是极大。
“爹,以朝廷冬衣的收购价格,从江南进货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李长风说道:“这就是你们不知道关外形势了,这李成梁虽然只是总兵,但是辽阳卫中的精锐都是他的家丁,关外野人女真都被他驱策,可是垄断着关外生意,在蓟辽也是说得上话的大人物!”
“其实这事情,也大有内情!”
张居正说道:“当然可行,此法乃是本朝初大臣桂萼所提出,张某不过是补全了其中一些细则。”
“我看了苏贼的《告民三则》,为何苏泽只有二省六府(江西四府),士卒却能足饷,民政也能安稳?百姓要征的税却比我们少这么多?”
看来还只有靠自家人啊!
“如今已经到了不变法不行的时候了!”
张居正说道:“诚意伯,我准备在安庆铸炮!”
实在是不会啊!
“铸炮?”
李伟报出价格,众人纷纷意动起来。
刘世延忧心忡忡的说道:“我军士气低下,是我亲自架船才驱逐敌舰,若是这样下去,如何能守住安庆啊!”
徐家在松江府生产都算是资敌,那自己去江南买冬衣算什么?和敌寇做买卖?通敌?
张居正点头说道:“我请求朝廷在南直隶试行一条鞭法,把各府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我说爹啊,咱干嘛非要自己织布啊,直接买不行吗?”
众人一听,李长风的说法倒是没毛病,如今京师市面上到处都是江南的产品。
李长风立刻冒出粗口说道:“禁海?禁个屁!”
带领南京左右卫移镇安庆府后,果然和张居正所料的,林德阳所带领的浙江新军并没有杀入徽州府。
李伟环视一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帮废物天天围着自己,抱怨朝廷官府不给他们机会!说自己怀才不遇。
这些日子,都是儿子李长风在内在外操劳,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李伟的这些狐朋狗友也有不少在京师做小生意的。
李伟和儿子返回屋子里,立刻将儿子的方案说了出来。
李长风将众人拦住说道:“大家先回去,将自己能承担的份额,保证完成采购的契书,明日都送到府上来,等我父亲裁定!”
九江陷落的细节张居正和刘世延已经打听到了,最重要的自然是那种能瞬间毁灭城墙的恐怖武器了。
李国丈猛然一惊,周围的人也纷纷说道:
“国丈!国舅爷说的对啊!这京师的冬衣都卖的便宜,直接去江南买不是更便宜吗?”
这些货物都在京师畅通无阻,甚至连江南的《警世报》,都被这些商人们按照五期十期扎成一捆,拉到京师来统一贩售。
李长风说道:“朝廷让我们李家来筹办冬衣,爹你可以将这一批冬衣再分下去。”
李伟看着这些一脸谄媚的狐朋狗友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上人!
李长风突然说道:“爹,您糊涂啊!”
“这差价,就是咱们李家稳赚不赔的。”
李长风说道:“这辽阳李家在关外可是大家族,辽阳在这位李总兵带领下屯田关外,关外很多军营的粮食都是李家供应的呢。”
“而他们是自己纺纱织布裁衣呢,还是去江南外购,又或者是用别的什么办法,我们李家不知道,也不用负责。”
这么一说,朝廷的禁令完全没有作用啊!
李长风说道:“登州莱州那么多港口,那么多往来江南的商船,朝廷还能真的全禁了?”
众人面面相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内情。
等到李长风喝完了茶,李伟这才问道:“儿啊,咋样了?”
现在听儿子的话,京师附近根本没有棉纺织工坊,这条路也没戏了。
明代的冶铁其实已经很发达了,虽然炒钢法这项技术是否能有效炼钢存在争议,但是明代距离炼钢时代差的就是一个反射盖保温和水力鼓风提升炉温了,实在可惜。
张居正又说道:
“哎,当年若是陛下即位之初就能推行此法,大明又怎么会到如此地步。”
李伟想起戏文中那句“劳心者治人”,顿时又觉得儿子的方法妥帖。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