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崇平帝: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红楼之挽天倾》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932章 崇平帝: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932章 崇平帝: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求月票!)
日升月落,光阴似箭。
贾珩之后几天并未再回家流连于温柔之乡,而是始终待在京营,与京营将校待在一起,准备出兵前的各项事宜。
首先是崇平帝早上一封特旨晋内阁次辅、少傅、礼部尚书韩癀为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以武英殿大学士、少保李瓒晋为内阁次辅。
至此,大汉朝局局势初定。
之后,户部侍郎林如海为钦差,前往太原督办钱粮筹措一事,以便就地补给军需。
户部尚书齐昆则是负责北平方面的粮秣供给,而仓场侍郎齐郡王陈澄则是负责往大同前线押运军粮。
就这般,贾珩率领京营的六万骑军,也到了启程之期。
崇平十六年,正月十九,天气阴转多云,略有几许刺骨的寒风吹在神京城外刚发新芽的柳树之上,而那斑驳了岁月的城墙之上,一面“汉”字大旗猎猎作响。
神京城,北城门门楼
“呜!!!”
伴随着号角吹响,崇平帝立身在城墙上方,举目眺望着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的骑军,渐渐远去。
六万京营骑军浩浩荡荡地离京,开赴太原军镇,而身后的六万步卒则会在几天之后,携带辎重、粮秣向着太原军镇而去,以便补充军粮辎重。
崇平帝将目光从远方遮天蔽日的旌旗收回,问着一旁的内阁次辅李瓒,说道:“李卿什么时候出发?”
李瓒说道:“微臣那边儿也已准备好,即刻就走。”
“有李卿坐镇北平,朕也能高枕无忧了。”崇平帝赞扬了一句,目中现出感慨,说道:“这次战事,希望一切顺利吧。”
这一次可以说是他乾纲独断,任用子钰打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一仗,如果再次取得大胜……
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韩癀望着远处策马奔腾的大军,心绪也有几许激荡,倒不是为北征大军,而是因为刚刚升任首辅。
内阁首揆,礼绝百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施展政治抱负,从此青史留名。
另外一边儿,换了一身锦衣飞鱼服的咸宁公主,远望着那京营大军,那张清绝、幽丽的玉容见着惋惜。
她本来是要和先生一块儿去的,但母妃不许,先生好像也觉得她去了是添乱,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有了堂姐。
李婵月秀美玉容之上见着担忧之色,轻声说道:“表姐,小贾先生走了。”
表姐这般依恋着小贾先生,如今小贾先生去了太原,又是几个月见不到了。
咸宁公主拉过李婵月的手,清眸盈盈,看向李婵月,低声道:“婵月。”
有时候,她还不如堂姐,堂姐还能跟着先生去打仗。
“表姐,咱们先回去吧。”李婵月道。
咸宁公主点了点头,目光眺望着渐渐看不见的骑军队伍。
京中百姓经过三天舆论的发酵,已经纷纷将目光投向这场战事,可以说不仅是神京百姓,就是整个大汉都关注这一场牵涉两国国运的大事。
而宁荣两府自然也收到贾珩领兵出征的消息,贾母打发了好几轮小厮去打探情况,得知贾珩已经领兵出征,也暗暗提心吊胆。
蘅芜苑
正是春日晌午,春光烂漫旖旎,温度已经上升了许多,金色柔光披落在那一身蜜合色袄子的少女身上,那张粉腻如梨蕊的脸蛋儿,气血丰盈,白里透红,而微微垂首之时,耳垂上的耳钉熠熠生辉。
宝钗坐在炕榻之上,小几上放着一个竹篾筐,内里放着针头线脑、剪刀等物,而宝钗手里缝制着一件单薄衣裳。
倒不是贾珩的衣裳,而是女孩家的小衣,这些贴身衣物,宝钗和园子里的女孩儿都是亲力亲为,不假旁人之手。
莺儿柔声道:“姑娘,大爷走了。”
宝钗容色微顿,放下手中的衣裳,那张粉腻如雪的玉容现出一抹忧愁,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如何不知。
从回来之后,就没有到她屋里说过一句话,也就那天上元节的时候见了一面,但当时人多眼杂,也不好多说什么。
念及此处,心头幽幽叹了一口气,聚少离多,大抵如是。
如是过门儿就好了。
莺儿端过斟满茶的茶盅递将过去,说道:“大爷也太忙了,回来时候也就去了林姑娘的潇湘馆一回。”
宝钗闻言,放下手中的针线,轻声说道:“他要忙着外间的事儿,那天不是林姑父来了。”
说着,接过茶盅,轻轻喝了一杯茶。
莺儿看向宝钗,压低了声音,说道:“大爷身边儿的人多了,姑娘的事儿得早些定下来才是,起码要让老太太还有太太她们知晓才是,这次大爷如是立了功。”
其实随着贾珩封为一等武侯以后,或者说宝钗又长大一岁,心态多少有一些变化,想要公开与贾珩的恋情。
或者说,就像朋友圈不公开的恋人,开始察觉出一些不对来。
而就在宝钗面现思索之时,廊檐下传来另一个丫鬟文杏的声音,说道:“姑娘,林姑娘来了。”
话音落下未久,正见黛玉在紫鹃和袭人的相伴下,进入屋内。
“宝姐姐,在屋里做什么呢?”黛玉一袭湖蓝色绣花兰花衣裙,白色交领袄子,弯弯罥烟眉下的星眸,清莹明亮,看向宝钗问道。
宝钗起得身来,面带笑意,状其自然地拉过黛玉的手,轻声说道:“颦儿,过来了。”
黛玉娇俏道:“过来看看姐姐。”
珩大哥又领兵出征,她也只能寻着宝姐姐说几句体己话了。
在宁国府之中,在秦可卿跟前儿,黛玉总有一种自己是妾室(小三)的感觉,其实不大去寻秦可卿,反而因为上次的“换信而阅”,与宝钗多了几许亲近,已渐有几分同侍一人的塑料姐妹情。
宝钗拉着黛玉坐在炕榻上,轻笑说道:“他今个儿出征,也没有过来向咱们道别呢。”
黛玉道:“珩大哥他这几天都在京营里,这场战事看着比江南还要凶险一些,宝姐姐知晓缘故吗?”
宝钗杏眸见着讶异,粉腻玉肌的脸蛋儿梨涡浅笑,问道:“他没给妹妹说?”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螓首,抿了抿粉润唇瓣,道:“说的语焉不详的,我也没有多问,今个儿听说爹爹过两天,也要去往太原府,说是要筹措军粮。”
“那我就不知晓了,他回京以后,都没有到我这边儿呢。”宝钗梨蕊玉颜上笑意淡然,似是随意说着。
你是过来炫耀的吧?
黛玉:“……”
她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珩大哥也是太忙了,秦姐姐那边儿好像也只待了一天。”黛玉纤声道。
宝钗似感慨,似唏嘘道:“是啊,刚回京几天,就又出去了,这一年两年的都在外面了。”
当然,爵位也升的快的跟什么似的。
黛玉柔声道:“今年这场战事,希望能早胜早回吧。”
她与宝姐姐也算同病相怜了,自她和珩大哥定情以来,同样聚少离多。
钗黛二人正在叙话,外间丫鬟笑盈盈地进来说道:“宝姑娘,林姑娘,珩大奶奶说宫里赐了东西,送将过来一些,让姑娘们挑选呢。”
说着,几个嬷嬷进来,手中做工精美的锦盒中,盛放着珍珠项链以及各种花样的金银珠玉首饰。
宝钗轻笑道:“我不大戴这些,妹妹赶紧挑两件,也好看一些。”
黛玉柔声道:“这是姐姐这儿,当然是姐姐先挑。”
这嬷嬷也挺有意思,先送到宝姐姐这边儿?
宝钗看向那端着锦盒凑前的首饰,笑了笑道:“我瞧着都挺好的,宫里的物件外间果然是大不相同的。”
说着随意挑了两件,一件是手镯,一件是耳环。
而黛玉也挑了一对儿耳环和凤钗,让紫鹃和袭人收好,两姐妹坐在一块儿重又叙话,能说的也只有贾珩。
宝钗水润杏眸转而看向那少女,柔声道:“妹妹是担忧着他罢。”
黛玉点了点头,柔声道:“姐姐不是也挂念着。”
宝钗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挂念又能怎么样呢,也帮不上什么忙,咱们在家只能料理着府上的事,不让他操心就是了。”
黛玉“嗯”了一声。
怪不得他让宝姐姐管着外面的铺子生意,这也是知道她有这番能为。
宝钗笑了笑,问道:“这次姑父回来,他有没有和妹妹说着妹妹的终身大事?”
黛玉容色愕然了下,抿了抿粉唇,有些不自然说道:“提及倒是提及了。”
她这般和宝姐姐说,她不会嫉妒吧?
宝钗水润杏眸中疑色一闪而逝,轻笑道:“他可是向姑父提亲了?”
这都能猜出来,颦儿年岁也到了,以他的性情。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又是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和爹爹说了下和我的事儿。”
想起那天那人的直白和炽烈,怎么就当着爹爹的面说着,也不托个中人。
宝钗闻言,拉过黛玉的素手,丰润白腻的脸蛋儿笑意烂漫,说道:“姑父怎么说的?”
“爹爹应下了。”黛玉玉颊微羞,声音娇俏说道。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