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十里楼台,万家灯火,扬州自古繁华《红楼之挽天倾》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636章 十里楼台,万家灯火,扬州自古繁华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36章 十里楼台,万家灯火,扬州自古繁华

河道总督衙门部院,官厅——
几个人在河务道官员下去后,坐在一起品茗叙话。
杜季同放下茶盅,看向对面那蟒服少年,开口说道:“永宁伯,如今淮扬等地河堤溃决之险重重,随时可湮断漕运,漕运事关国家大计,万万不能有失才是。”
贾珩道:“杜大人放心,本官总督河道,必定全力以赴,保住今年的漕粮不会耽搁了运输。”
其实,先前因三河帮一事与齐党干将的杜季同有过一些交集,后来倒是没有怎么对上。
杜季同笑了笑道:“永宁伯为国之干城,下官有永宁伯这句话,就放心了。”
其实,在大汉开国之初,还有漕运总督兼领河道总督,但现在两官分离,不然有他总督南河,绝不至于有泗州之事,待洪汛之事一罢,想必这位永宁伯不会在河道衙门待着,或可谋划兼领河务。
及至晌午时分,贾珩放下手中的水利流域图册,抬眸看向从外间而来的刘积贤,身后几个锦衣千户手中分别拿着一摞笺纸摞成的簿册。
“都督,相关官员所书材料,俱已在此,还请都督过目。”刘积贤面色恭谨,将手中的一摞材料双手递送过去,沉声说道。
官厅之中,赵默等几位官员,心头多是一惊。
赵默目光凝了凝,暗道,不想竟这般快。
贾珩问道:“两河务道,有几人书写?”
“相关河官,都有书写。”刘积贤回道。
不用说,河道贪污,每个人都有份儿。
赵默皱了皱眉,问道:“都有贪渎之事?没有一位清廉之官?”
彭晔道:“赵阁老,方才永宁伯所言,河务之弊,及至脏腑,如不是上下沆瀣一气,先前下官巡河之时,也不会那般难辨情状。”
贾珩也没有诧异,见几个锦衣府卫将一摞摞材料放在小几上,吩咐道:“寻书吏来,做好堤堰虚实的记录,贪腐情状材料,也做好记录。”
说着拿起一份笺纸,开始查阅。
刘积贤应命一声,旋即,过来几个书吏开始做着记录。
过了一会儿,贾珩将手中的笺纸递给赵默,说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糊弄其事,简直触目惊心,赵阁老也看看吧。”
赵默顺势接过笺纸,阅览着其上文字,面色阴沉不定,问道:“永宁伯,如此之多的河堤需要抢修,人手、物料,可还足够?”
贾珩道:“人手的事儿还好办,调拨江南江北大营,苇柳、木石这些还需购置。”
这时,一众书吏按堤堰坚固虚实情况,做好记录,分别标记在图册上,以便贾珩后续进行兵力分派。
赵默叹了一口气,道:“老夫即刻上奏朝廷,请求拨付例项。”
现在的河道衙门是要银没银,要物料缺物料。
贾珩道:“先将这些人的家财抄没了,填补亏空,贪了朝廷的,一两都不能少。”
先前只是说不罪家眷,但欠了朝廷的银子,一两都不能少。
说着,看向刘积贤道:“即刻以锦衣卫查抄南河总督高斌、三位管河道、河标营、厅汛等官家财,另对三位管河道贪墨财货进行拷问,不管田宅、商铺、金银珠宝,尽数籍没,充入府库。”
刘积贤拱手应是,然后大步离了官厅,分派锦衣府卫去了。
贾珩看向赵默,道:“这些也只是稍解燃眉之急,彼等贪墨财货不是挥霍一空,就是藏匿他处,如今能追缴浮财一半已是天幸,这些河堤需要抢修,再加上雇用军民,还有四十万两的缺口。”
随着先前督修河堤,对所需银两几何,他心头也有一些数。
赵默沉吟片刻,说道:“再从淮安府府库中拨付两三万两银子应急,另外江左布政使司每年这时会有一笔二十万两的结余,以应不时之需,本阁向两江总督衙门行文,筹批十万两,南京工部再行拨付十万两,工部可能指望不上,东拼西凑,大抵能筹措三十万两置备物料。”
淮扬之地按着管辖,就属于江左布政使司、两江总督管辖,而赵默就曾担任过江南巡抚,对两江官场的一些情形十分清楚。
赵默道:“杜大人。”
杜季同心头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不妙,笑了笑道:“赵阁老有何教诲?”
赵默沉吟道:“杜总督,朝廷今年拨付漕河衙门的银子三十万两,用以疏浚漕运,购置舟船,刚刚解送至漕运部院,不妨拿出来五万两,以纾河事之困。”
每年朝廷为了保障漕运,都会拨付一笔经费用来馈给漕粮卫所需的粮米,赵默身为阁臣,自然心知肚明,这时打起了漕运衙门的主意。
杜季同:“……”
“赵阁老,这些银子是用来置备舟船,输送粮米。”杜季同苦笑了一声,诉苦道。
本来还以为能看戏,谁知打秋风都打到他这里来了,不过,向河道衙门拨付一笔,来日也好奏疏具陈,插手河务。
然而,就在这时,贾珩乜了一眼杜季同,淡淡道:“既杜大人为难,那就不必了,还有缺额之银,上次河南修堤,还有河工银两未曾用尽,留足险工外,再匀出十万两调配南河,毕竟都是用之于河务。”
向杜季同“化缘”的结果,就是其人一定会上奏疏提及此事表功,然后再让执掌户部的杨国昌重新拨付一批,他图什么?
其为漕运总督,加淮扬巡抚,一分钱都不出,此事回头复盘,浙党的两位要员必然是要拿来说嘴的。
杜季同闻言,心头一凛,生出一阵烦躁,只觉吃了个暗亏。
赵默惊讶不已,问道:“从开封府上游至萧县数百里长堤,如何还有银子?”
內务府拨付了一百万两给河东衙门,此事先前还被一些神京官员议论过,劳民伤财。
贾珩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道:“籍没东河贪渎之官财货填补亏空,驱发贼寇徭役以赎其罪,广散米粮集召百姓,以此节省部分人工,余下皆为购置土木石料,而河道衙门惯常浮冒,朝廷每年拨付例项用之三成,余下皆为贪墨,这一百万两银子,以彼等浮冒习气,用之三十万两,已是朝廷大幸,而在本官手中尽数用之河工,自然还有剩余。”
当初内务府拨付给东河河道衙门一百万两白银专款,现在都没有用完。
而河堤则从开封以西一直修到萧县,大多数用来置备土木石料,几乎用到十成十,就这还剩十几万两。
而这次修河经历,也让贾珩切身体会到修堤“浮冒”之事严重。
清代乾隆年间,丰工用银,河督奏报需用银一百二十万两,治水名臣郭大昌打了两次对折,用了三十万两就能修好,就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德行,四分之一,用之不足三成,全部让河臣贪墨了。
赵默一时无言,以其宦海沉浮多年,仍有一些震动。
这永宁伯简直……
徐开看向那少年,心头同样生出一股感慨。
中原平乱不费朝廷一两银,平叛以后还向朝廷输送了百万石夏粮,营造河堤更是将每一两银子花到实处,还给天子寻到了一座金矿……
天子为何对其信重有加,言听计从,也就不足为奇了。
贾珩面色淡淡道:“所需工料几何,本官俱已悉知,河务再有浮冒,锦衣府的诏狱就是为彼等河官而设。”
有一说一,陈汉沿袭明制,官员俸禄的确有些低了。
其实可以在大汉行“养廉银”制度,然后再高压反腐,将反腐抄没的钱财,划出一部分比例,用作养廉银基金,发给反腐官员作为绩效。
腐败是人性,以人性对付人性,再辅以技术手段,比如财产公开、大数据等一系列手段……老鼠给猫带铃铛。
其必言,虽有官而视之如盗,官不聊生,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