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救了一命《家父汉高祖》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家父汉高祖 > 第844章 救了一命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844章 救了一命

“太学都选择支持?”
刘长有些狐疑的看着面前的吕禄。
自从登基以来,这帮太学生就被群臣所左右,老是跳出来惹事,刘长自认对他们足够宽容,也没有因此而严厉的惩戒他们。
但是,刘长心里几乎已经默认,这些太学生就是一群惹麻烦的,只要有人到太学里稍微鼓吹一番,他们顿时就化身为他人手里的利刃。
对这一点,刘长很是不满。
可如今,当他听闻太学那边的舆论居然倒向了工部的时候,刘长很是惊讶,他们这次居然没有对着干?
窦广国认真的分析道:“陛下,太学的绝大多数都是支持工部的。”
“这是因为黄老思想的变迁,自太子著书之后,黄老内部便兴起了所谓的科学之论,对技术极为的看重,这一年之内,就有八十多位黄老生通过考核,进入了尚方府内,尚方府内不再是墨家一家独大了。”
“另外,因为太子的号召,各地的黄老学子都发表文章,带起了新的潮流”
“啊?”
刘长看起来有些懵。
吕禄低声说道:“陛下哪里看得懂什么文章啊。”
窦广国清了清嗓子,“陛下一心治国,想来是很久不曾关注各派的报纸了,请陛下稍等。”
窦广国叫来一个近侍,吩咐了几句。
很快就有甲士抱着很多的报纸走了进来,将报纸放在了一旁,窦广国拿起了报纸,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为刘长解释了起来。
这些是各个学派的报纸,窦广国先是拿出了儒家的报纸。
“这是儒家最近沉迷的话题,孝。”
“我出生的时候他们就在谈孝,现在还在谈??”
“陛下请看,这是儒家的王同与丁宽对峙,以父犯罪,儿子该不该包庇为由进行的辩论这辩论引起了很多的商谈,是儒家目前最火热的一个话题,然后就是关于匠人待遇的.您看这里”
窦广国认真的解释,刘长轻轻点着头,看起来不是很在意。
“这是法家的。”
法家的报纸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就是商谈一些新的律法,探讨其是否合理,是否能改进,然后就是说各地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件,大家各抒己见,这法家报都快变成法制报了。
墨家的报纸上是关于一些匠人的成果,鼓吹匠人地位的内容。
最后,窦广国拿起了黄老的报纸。
“您看,这是一个黄生的人的文章,他做出了个中空的琉璃,将其烧热后插进水里,发现琉璃管内的水上下移动”
“这是另外一个人的文章,他将不同的物体用火点燃,计算出了不同物体在表面起火的耗费时日”
“这个人详细的计算了人身上的骨头”
“还有这个人,他做出了一个链式传动装置,他说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刘长瞪圆了双眼。
对比其他学派的报纸,黄老的报纸简直.独特啊!这是发表各种发现和发明?他连着翻看了好几期的报纸,发现黄老最近的兴趣全部都放在了科研上,这劲头比墨家还要凶猛,只有少数时候才会想起他们是一个正规的治理国家的学派,谈一谈国家大事,其余时候都是一个劲的搞科研。
“黄老的变化居然这般大??”
窦广国笑着说道:“这都是因为太子的功劳啊。”
“不只是在科研领域,在其他方面,黄老也很支持庙堂,无论是开海,兴商,还是目前的扶工他们都表现的很有激情,很乐意变革,跟儒家截然相反。”
窦广国轻轻抚摸着胡须,轻声说道:“唯独儒家,对庙堂的诸多政策很是不满,太学里的反对者,大多也是儒家的。”
刘长勃然大怒。
“这些犬入的,是不是真以为我就不敢焚书坑儒?!”
“来人啊!!”
窦广国急忙开口说道:“陛下,并非是所有的儒家都反对.儒家里也有贤人啊,当今黄老势大,他们的反对也无济于事,陛下不必动怒。”
吕禄也急忙劝说道:“陛下,别的不说,公羊学派就很支持扶工的理念。”
“胡毋生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话题,多次书写文章,表示大汉要善其事,就要利国器,将工部为大汉之器还是收获了不少人的跟随,公羊愈发的势大,很多其他学派的儒生都转投了公羊,还有那个董仲舒,他的野心更大,他以治国者不可知器为由,要求儒生要懂得工,要能任用工,他说唯以圣人道驭器”
刘长冷哼了一声,骂道:“公羊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的主张完全就是看在位的人是谁!”
窦广国和吕禄都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刘长冷着脸,“还有四天,若是四天内群臣还没有同意,那就得我来亲自出手了。”
两人心里都明白,皇帝对儒家又起了杀心。
过去还有浮丘伯在,能镇得住分散的儒家,起到了庇护的作用,如今他不在了,申培显然是压不住这么多派系的,儒家急与求成,又与贵族豪族深度捆绑,处处都是先考虑大族的利益.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要出大问题啊。
当两人离开之后,刘长再次拿起了报纸,眯着双眼,认真打量着。
对黄老,他很满意。
而对儒家,他非常的不满意。
而让他不满意的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
不过,他也并没有想太多,很快,就丢下了报纸,跑去找曹姝她们去了。
到了次日,刘长还不曾睁开双眼,就被人给吵醒了。
他感觉到有什么人正在摇晃着自己,不断的呼喊着自己。
刘长猛地睁开了双眼,却是将骑在他身上的刘迁给吓了一跳,险些摔了一跤,被刘长所抓住了。
一旁还有小猪。
刘长坐起身来,无奈的看着面前的两个小家伙。
一手一个,将他们放在了怀里。
“你们怎么来了这才什么时辰啊”
刘长打了个哈欠。
刘迁小心翼翼的说道:“大父!阿母要将我们送人了!您可一定要救下我们啊!”
“啊?送谁啊?”
“她不许我们再来天禄阁,说让我们去长安县学.”
刘长哦了一声,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天禄阁内就剩下了他们这俩竖子,而负责教导他们的毛苌要前往南边,似乎是刘安有什么事要吩咐。最后他们就决定将两个竖子送到长安的县学,一方面是他们年纪还太小,启蒙用不着大家亲自进行,县学完全足矣,另外也是想让他们多接触来自外头的那些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肯定是没错的,不但能增加阅历,本身也能多交几个朋友。
“迁,你阿母不是要将你送人,是让你换个地方来学习。”
“她没与你说清楚吧,你们要去的地方,可是整个长安最好玩的地方,里头有很多的孩子,可以一同玩耍,祭酒也不像毛苌那般凶巴巴的,可比这天禄阁要好太多了.”
刘长耐心的画起了大饼。
果然,刘迁顿时就相信了他的话,可心里还是有些迟疑。
“可阿母说,我到了那里,就不是她的孩子了,就得改姓,祭酒也不会对我客气,学不好就要挨揍.”
刘长大笑了起来。
“迁,你乃是大汉皇长孙,若是他们都知道了你的身份,还敢与你玩耍吗?到时候他们见到你就行礼,也不敢与你多说,都与你阿父的那些门客一般,那还有什么意思呢?阿母让你在县学里改名字,也是为了让你玩的更开心。”
“我知道了!”
刘迁大喜。
小猪开口询问道:“那大父能送我们去进学吗?”
“啊?为什么要我来送?”
“我们俩年纪小,怕受到欺负,若是您来送,您这般高大,他们看了,定然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