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是亲生的吗??《家父汉高祖》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家父汉高祖 > 第701章 是亲生的吗??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701章 是亲生的吗??

“陛下~~~~”
晁错拜在刘长的面前,那声音都在颤抖。
“岂能让宗室为三公啊?当初周公辅朝,那是因为天子年少,如今您身强力壮,何以让外王辅朝?难道也要让他来个天下归心不成?!”
晁错此刻是无比的悔恨,大意了啊,一个不小心,家被诸侯王给偷了。
前几天还在为诸侯王的事情而洋洋得意,结果今天就是迎头暴击。
好你个狡诈小人,难怪非要让我辞官,原来你是想要直接把持庙堂啊?!
晁错心都凉透了,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刘恒仰头狂笑着说要把持庙堂,刘长在一旁瑟瑟发抖。
刘长抚摸着下巴,“九卿反对三公任免的倒是听说过,但是县令反对三公的倒是从未听闻。”
“你为什么会觉得吴王会把持庙堂呢?”
韩信听了这赞赏,不但没开心,脸色瞬间就黑了。
韩信的身姿歪歪斜斜的,侧着头,很是无礼的打量着面前的刘恒。
这段时日里的长安,除了晁错和刘恒的事情,最大影响的事情就是王恬启的重拳出击了,他对着济阴郡守为首的权贵群体一通连抓,不少人家里都搜出了甲,证明他们确实有谋反的想法,一连有三位彻侯,八位关内侯被抓,算是大案件了,只是因为三公更替的事情而被盖住了而已,王恬启办事还是很快的,基本上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太后的全部吩咐,将涉案的人全部都查办了。
就如刘长所说的,其实群臣的阻力已经没有那么大,整个庙堂里,刘长的亲信派占据着多数,遇到事情,他们就算不支持刘长,也不会去反对他,而刘长也早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群臣就是不理解,也不会急着去反对,当初连晁错都能被任命为三公,何况刘恒本身的名气就不错,又得到了老妇人的支持,群臣基本上没有反对的余地了。
这倒不是作假,在这几天里,刘长先是批阅了张苍上书的名单,随即是处置了几个权贵大案,是真的有些累。
晁错没有再多说什么,长叹了一声,转身就离开了。
刘长亲自拜刘恒为三公,赐予三公节仗,冕服,领侍中,并且赐予他参拜不名,佩剑上朝等特权,恩宠到了极点。
“放屁!是要改官职,不是对某个人出手,首先,吴王有这样的才能,其次,他在庙堂,群臣就不会因为改制的事情而闹起来最关键的是,他随时能与太后取得联络,有太后的扶持,就是我师父,也不会太为难他,这个位置,要是找个朝臣来,难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受到误导,可外王不同啊,这朝中的官爵对外王而言,根本就牵扯不到什么根本利益.你现在要是能给我找出一个更适合担任御史大夫的,我晚上就准备马车将吴王送回去!”
走出了殿门,忽然有人拉了他一下。
“等您办好了这件事,就回府休息吧,回侯国也可以,留长安也行。”
“臣臣近来身体颇为不适.实在无法继续为陛下操劳.”
“你要是找不到,那就闭上嘴巴,安心上路!”
“您功劳卓著,加一千户,禄,赏百金!”
太尉府。
而陆贾却又反对栾布的想法,新的漕渠一开,能影响到河北五个郡的收成,越快完工是越好的,趁着河北一带没有任何灾情的时候进行,不易往后拖延。
而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居然也开口支持。
他大概也能猜到,这是老太太对那些人的警告,让他们不要轻视吕家,不要想着能轻易玩弄吕家人,吕家的老祖还没有倒下呢。
“嗯,我知道,那就这样吧,难怪南越王那么想给庶子谋取个王位,就是被你这种行为给搞怕了,彻侯在我大汉确实不算很安全行了,你就自己操办这件事吧!”
“那你上任御史大夫之后,准备如何去做呢?”
韩信点着头,又问道:“你有什么能力,可以担任御史大夫呢?”
胡毋生赞同以考核取士,却反对一次性取士太多。
晁错却半点都不带怕的,“陛下若是要杀,臣绝无半点怨言,只是这吴王,做不得御史!臣一心为陛下!!”
大多群臣还是选择了沉默,不支持也不反对,激烈反对的只有奉常陆贾。
刘恒知道韩信所在意的是什么,这位不怎么顾忌利益,倒是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信任,只要别让他觉得自己被轻视,让他觉得自己被信任,被重用,被人所依靠着,他才会开心,因此,刘恒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言语里满是要依靠太尉来整顿庙堂的意思。
他将这些时日里所堆积的事情全部抛了出来,包括今年的二十八次考核,官员空缺,升迁名单,漕渠的工程,几个道路的养护,河西国的外羌问题,淮南的水灾.而刘长当然也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积极,因为这老头要休假了,这些提出来了也不是他操办,他只是想自己休假的时候大臣们能多办点事,让他回来时少点麻烦。
刘长在次日召开了朝议,正式商谈由刘恒来出任国相的事情。
“这么说,削太尉是因为信任我?”
“郡太大了,你去了郡,还是会如现在一般,出谋划策,然后等着麾下的人去执行,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是县城,官吏没有多少,事事亲为,大汉郡守,没有不担任县令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改变你这个毛病,脚踏实地,百年大策啊百年大策也是要一步一步来进行的,哪有因为将来而忽视现在的道理?百年后的大汉和如今的大汉,我倒是觉得如今的大汉更加重要.你且去吧。”
王恬启认真的说起了自己的办案经过,以及最后的判决,还呈上了证据,也就是他们谋反的实证。
下一位访客正是王恬启。
“模样倒是不错,可以为三公。”
群臣商谈了起来,庙堂里格外的热闹。
平日里做梦都不敢想啊。
张苍,刘恒,韩信。
刘长大喜,便开始了这豪华班底下的第一次朝议。
刘长挥了挥手,进殿的人是刘章。
刘长的脸色抽了抽,“王公啊,这都多少年了,还是这个理由啊.”
刘长坐在上位,看向了自己的三公位。
“好,朕答应了。”
晁错脸色不屑,“吴王难道还敢对太尉出手吗?淮阴侯只要还在,想要削弱太尉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刘长猛地拍了一下案,愤怒的叫道:“晁错!就你这番离间兄弟的话,就够诛你三族了!!”
“太尉。”
吕禄还没来得及解释,又有人站在门口求见。
晁错语塞,说不出话来。
张苍迫不及待的赞同。
“听闻你要入朝,与我为伍,我让长将你叫进来,就是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
这位仁兄常年反对皇帝的诏令,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王恬启清了清嗓子,“太后的吩咐”
韩信大手一挥,丝毫不客气的将刘恒赶了出去。
“君侯有何吩咐?”
“你先起来,坐过来!”
第一次的朝议,刘恒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平静的打量着群臣,听着他们的奏告,做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模样来。
“呵,我又不曾担任御史大夫,我能教你什么?多听听皇帝的言语便是了!”
顺理成章的,刘恒就成为了新一任的大汉御史大夫。
刘长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别看这老头低调,平日里不怎么出风头,可是关键时候,这人是真的能用的,但是吧,看着他那灰白的发色,刘长也没有多说什么,尽管不舍,可人家主动请辞,刘长也不好拦着,别说是王恬启,就是张苍,若是哪天告老,刘长也会答应,虽然他们都很有本事,但是操劳了半生,不至于让他们病死在职位上,那对他们实在是不太公平了。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