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定制《家父汉高祖》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家父汉高祖 > 第672章 定制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72章 定制

“御史大夫令史赵禹,勾结外强,谋害三公!”
“涉事四位彻侯除国,赵禹弃市!”
王恬启正式将此案结案,并且对他们做出了应有的判决,赵禹是一定要被处死的,就算刘长能原谅他以太上皇为由头,可也不能纵容这种勾结彻侯来谋害三公的行为。
哪怕谋害大汉的小吏,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罪行,何况是谋害当朝三公呢,这都可以诛其宗族了,弃市都显得有些太轻。
刘长眯着双眼,王恬启的回答显然不是他所想要听到的答案。
“真的只有这五个人吗?”
“确实只有这五个人,还有一个楚国游侠田仲,已经自杀身亡,故而不在其列。”
刘长笑了起来,只是点着头,“好,朕知道了。”
“事实就是赵禹编造了书信,然后通过赵不害来让豪侠将书信带到申屠嘉那边,申屠嘉上书,晁错入狱,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件事对吧?”
“对。”
老者直接抡起拐杖就狠狠砸在了他的肩膀上,郦寄一声闷哼,后退了几步。
“这不叫怯弱,这叫圆滑.他愿意办事,却不愿意跟晁错那样得罪太多人,这些彻侯们彼此通婚,互为亲戚,打了一个就得罪十个,御史府里的那些人,都是些年轻有为,敢做事的,他们连晁错都敢谋害,王恬启是担心得罪了他们,等到他们将来得势,会来报复他.反正事情他已经查清了,他是宁可舍弃赏赐,也不要承担太多的罪过”
郦寄脸色通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看到皇帝沉默了下来,刘章方才询问道:“是否要捉拿这几个人呢?”
只有晁错能与他抗衡,而在谈论学问的同时,刘安说出该完善大汉如今的回避之律法,晁错一反常态,表示绝对支持太子!
“呵,建信侯好大的威风啊,居然敢在御府内大打出手!”
“我大汉以孝治国,朕也是在想办法让那竖子有个尽孝的机会!”
而看清楚站在门口的人,官员们却又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刘敬摇着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那你就安心对付你的诸侯王,豪强就交给我来办吧。”
“无碍,我可以举荐一个人,让他来为你的副手。”
包括囚禁原先的百乘王,以他的儿子为新的百乘王,对身毒各地诸侯王的册封,对官员们的册封,驻军之事,港口的修建之事,以及通商,朝贡等等。
“整个御史府里,三个大员,四十五个官员,一百多个小吏.里头就只有赵禹一个人违法?”
这位客人跪坐在一旁,低着头,完全没有身为贵客的气质。
“这件事,你可以做主?”
“下一个。”
晁错听着刘敬的诸多想法,点了点头,“可以这么做,我会安排弹劾的,你来担任陵邑令?”
“他救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影响我的决定.我还是要继续推行削藩之事,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反正我声名狼藉,就是再背负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又如何呢?”
“何人?”
老者不悦的看着面前的年轻人,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们意图谋害三公都没有事情,如今却不许我对他无礼吗?”
太尉的上书,还是没有什么人敢去反驳的。
刘长挥了挥手,让王恬启离开了。
只留下一个刘安看着手里的文书在风中凌乱
坑儿子啊!!!
因为那人发色全白,看起来很年迈了,老人在大汉当然是有特权的,是不能随意处置的,别说上御史府高呼晁错了,就是上未央宫高呼刘长,也没人能将他怎么样,都手持寿杖了,还能杀了不成?
御史中丞不悦的走到了老者的面前,打量着他,看到他一身白身打扮,倒也没敢太无礼,只是提醒道:“老丈,不可对三公无礼。”
在诸多门客的相助下,刘安完成了对天下各州的划分,刘安将天下划分为了冀,幽,并,凉,青,兖,徐,豫,扬,荆,益,交,西,朔,倭,司隶等十六个州,这些州还是非常大的,例如朔州,就囊括了夏国和部分大汉直属的部分北方边塞郡县,幽州更是囊括了燕国以及周边诸郡,交州囊括了南越国和吴国的一部分,益州囊括了巴蜀和滇国,西州囊括了河西部分地区和西庭国北庭国,倭州是倭岛以及周边的岛屿。
晁错的脸色很平静,哪怕是知道对方很敌视自己,也没有觉得恼怒。
“仲父,都调查清楚了,御史中丞在内的十六位御史府官吏都是知道这件事的,还有吕家的三位侯.城门校尉吕产也知道这件事,豪侠正是通过他偷偷进入长安的另外,臣在探查的时候,还抓住了三位刺客,这三人遵守在廷尉府外,准备行刺晁错,经过查询,这三人都是齐国的游侠很可能是齐王刘襄所委派的。”
刘敬来找晁错,当然是为了陵邑的事情,刘敬不想让陵邑成为偶尔动用的杀手锏,他要让其常态化,定制化,成为大汉不可或许的府邸之一,日复一夜的从豪强身上割肉,不给豪强任何喘息和抬起头来的机会,晁错的行为是一刀宰,刘敬的政策是温水煮青蛙,不赶尽杀绝,但是又不给对方崛起的机会,只能说好处和坏处都有,但是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哪怕后来出了个心疼那些良善之家的君王,也只能是约束一下这个府邸,不可能直接废除法令,毕竟府邸一出现,纠缠着的利益就出现了,有人可以牟利,那就不会让其消失。
刘敬和晁错离开了这里,官吏们再次忙碌了起来。
将地方划分为不同州后,设立的州刺史是直达天听的,他们本身没有实权,不能插手地方的事情,却可以凌驾在郡县之上,甚至是在封国之上,诸侯国当然也能监察这不是简单的派个人去监察地方,而是要将大汉繁琐且无用的监察体系联系起来,三位一体,首先就是御史府,然后是刺史,最后才是郡县乡里的监察部门,三者结合,从而形成一套监察上下的完整体系。
“申屠嘉在看到书信后上奏,是他的职责,并不能算是同党,他确实不知道这些事情。”
这个太子是不太好糊弄的,单论学问而言,刘长这一脉的脑子都长在了他的身上,导致其余几个兄弟看起来都不是很聪明。
“你是什么人?!”
“这是为你阿父打的!”
只是今日的太尉府内,却有些不同寻常,太尉韩信正在招待客人,自从曲逆侯逝世之后,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不过,朕早就看出他会这么做,因此也不曾将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是陛下让我安排的。”
查到御史中丞,他大概就退缩了,御史中丞叫郦寄,乃是大汉开国名将,诸开国功臣里排名第六的曲周景侯郦商的儿子他阿父的排名甚至比夏侯婴灌婴他们还高,因为他阿父的关系,可谓是人脉广泛,动了他,就可能会引起夏侯婴等这些还活着的开国大臣的敌视,再查到城门校尉吕产,那王恬启基本就直接放弃了,动了这个人,那后果就更严重了,甚至王恬启曾跟随过吕产的阿父吕泽,这是自家举主的儿子,更别说吕家如今这强悍的势力,长乐宫里的那位老妇人
难怪如此啊。
刘敬点了点头,随即眯起了双眼。
“啊?”
“你说。”
刘安所设想的回避法,正是未来大汉三互法的雏形,这是一种针对当今官吏和豪族的律法,具体来说,就是看籍贯,联姻,出任等情况,比如伱是赵国人,那就不能在赵国担任官职,若是你与赵国人联姻,那就不能在赵国担任官职,若是你曾受到过赵国君王的恩惠,那你就不能在赵国担任官职,如果一个楚国人在赵国担任官职,那赵国人就不能在楚国担任官职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