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不仁之政《家父汉高祖》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家父汉高祖 > 第663章 不仁之政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663章 不仁之政

“诸位爱卿,如今晁错提议削藩,逼迫甚紧,寡人束手无策,为之奈何啊?”
在大夏国驻皇宫城外第三家卫亭内,刘赐认真的询问了自己麾下的文武大臣。
董仲舒沉默了片刻,随即回答道:“大王.我们夏国大概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这是为何啊?”
“晁错要限制诸侯王的兵权,财权之类的,可这些我们都没有.他想限制也限制不了啊。”
刘赐恍然大悟,顿时不再担心。
“对啊,我麾下连个一个甲士都没有,还怕他限制我的兵权不成?!董卿妙计啊!”
夏侯赐也急忙帮腔道:“董相英明!”
董仲舒有些无奈,他又开口说道:“大王完全不必理会削藩的事情,长安内的诸王里,只有代王是有资格参与其中的不过,大王倒是应该关心另外一件事。”
“哦?什么事?”
“你放心吧,寡人自幼聪慧,难道连这点事都办不了吗?今日就让你看看寡人的能耐!”
“阿父.他会听我的吗?”
刘长再次选择了中立,晁错也不敢当着刘长的面给刘赐甩脸色,只好摆出了一个相对温柔的脸,“大王找臣是要做什么事情呢?”
刘赐的脸顿时就垮了,“阿父何以这般揣测我呢?那就是他不会听了?”
“可皇陵跟我根本挨不着啊?难道还要我上奏让大父腾个位置吗?把他老人家挖出来,埋到夏国去??这不合适吧?”
“大王难道不知道?昨日的朝议,晁错改了口风,没有提及削藩的事情,反而是提议陛下翻修安陵,维护长陵,以及诸多宗室大王之陵大王身为外王,何不参与进来呢?”
董仲舒认真的说道:“所以我才让您去参与这件事啊您虽然年幼,没有什么实力,整日就瞎闹,连晁错都懒得对付,谁也看不上,但是您毕竟是诸侯王,陛下的亲生儿子如今削藩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倒是个机会,晁错肯定是要大办特办的,如果能以此为夏国谋取利益,那不是很好吗?”
“那还是当豪族好啊。”
董仲舒笑了起来,“大王,这可是大汉第一策。”
“这件事你找错了人.你找晁错做什么?”
董仲舒虽然洋洋洒洒的说出了自己的谋划,可对办成这件事还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陛下常年翻修皇陵,并非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压制这些豪强。”
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可这些,在大汉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如今的大汉是不存在的,对大豪族,大汉有酎金失侯,时不时就要干掉一批君侯们,对于小豪强,大汉有陵邑制度,将他们当作韭菜来收割。
董仲舒脸色一黑,“这当然不合适.不过,这些年里,庙堂一直往关中迁徙百姓,关中百姓实在太多了,粮食本来就不能自足,要是再次大规模的迁徙,那怕是要出大问题.或许晁错也在为了这件事而头疼呢,如果我们想办法,让大王也能修陵呢?皇陵要修,这各地的王陵就不能修了吗?”
“臣无碍,只是想到陛下为了国事整日操劳,勤勉不休,心中有些感慨而已”
“而如今的豪族,却大多都跟开国大臣,以及如今各地的彻侯有着关系。”
曹参一连杀掉了联名上书的十七个人,直接让他们变得极为乖巧,开始全力歌颂这项制度。
夏侯赐大惊,天天说诛豪族,到头来,豪族居然是我自己??
刘赐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不管了!我们就这么办!夏国目前只有三座城池,一万七千多百姓,这连个乡都不如呢!若是能修陵城,怎么也能弄个十来万人吧?还都是些优质人才,干了!!”
刘赐恍然大悟,随即又问道:“何以如此麻烦呢?为什么不直接下令诛杀,将他们杀个干净?”
“皇陵。”
夏侯赐抿了抿嘴,不太放心的询问道:“晁错不会连带着我给一起办了吧?”
“那我要去找谁?”
如果由诸侯国来承担一部分,倒也不是坏事。
“不,是当三公最好。”
“所以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做长大了,就该做点事,积累下经验,反正有我兜底,也不怕做错。”
而很快,刘赐就见到了晁错。
“你大哥。”
“这你放心吧,他搞豪强,群臣明面上都得高声支持,没有人可以在大汉公然支持豪强,哪怕是三公也不行,可他要是办你这样的豪族,明天他就得病死,哪怕是三公也不行.”
可是,想要在修建皇陵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修王陵,压力肯定会非常巨大。
刘赐说着,忽然看向了一旁的夏侯赐,“你觉得呢?”
他上奏刘长,请求他将这些反对者处死,并且禁止他们的后人担任官职。
看到刘赐瞬间上头,董仲舒只好将其中的困难都点破。
到刘长的时期,他们又开始寻找门路,只是刘长不是刘盈,他比曹参还要凶残,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机会,说都不敢说,直接全力支持。
看着蹦蹦跳跳离开了厚德殿的刘赐,吕禄不由得感慨道:“都长大了啊,连赐都开始为政事而走动了。”
刘赐跟他阿父一样,是个说做就做的性格,在董仲舒提议之后,他即刻开始思索着拜见晁错的事情,首先就是要如何见到晁错了,晁错是不会见他的,别看晁错整日在庙堂里被人揍什么的,可人家是大汉三公,不是谁都能去见的,外王也不行晁错对刘赐向来都是保持着无视的态度,想要见到晁错,还需要有个能够引起晁错重视的人来引见。
“好,赐,你继续跟他说,这件事,朕不插手,错,你自己看着办。”
况且,晁错坚信,今年就能解决诸侯王的问题,拿走他们手中的权力,收回庙堂,到时候诸侯国的发展再快也没事。
群臣并没有众人所想的那么支持迁徙,他们只是不敢明说,暗地里都在想办法,早在刘盈时期,他们就曾上奏过,希望刘盈能结束这样的不仁政策,他们以迁徙害死了很多老人为由,想要道德绑架刘盈这位吃赤诚君子,然后他们就被曹参给杀掉了。
虽然稚嫩,却已经有点那个味道了。
东汉帝国根部的腐烂不只是摧毁了帝国,甚至是掀起了世家大族的狂潮,险些带走整个华夏,这些人醉生梦死,高人一等,说着什么魏晋狂士,说着什么衣冠南渡,一群夹着尾巴逃跑的狗东西使得华夏遭受了数百年的黑暗时期,直到隋唐,华夏再次爬起身来,遍体鳞伤,伤口上依旧有蛆虫蠕动,呵,望族呵。
晁错微微皱眉,沉默无言。
晁错跪坐在刘长的面前,有些狐疑的看着一旁的夏王,我拼死拼活的忙着收拾豪强的事情,您将我叫过来就是为了听这个小家伙胡说八道??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我每次办事的时候,总是有人来拖我的后腿呢?
“错,怎么不说话了?在想什么呢?”
“大概是到了西庭国,要处置的事情较多,故而无法迅速回来,怕是还要等候许久.我倒是觉得,太尉最好还是不要太快回来,他和张不疑一旦回来,庙堂里的变化就太多了,而且太尉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会出大事.”
刘赐却拍着自己的胸口,“哈哈哈,这点事,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