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我们实在是太强了!《家父汉高祖》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家父汉高祖 > 第383章 我们实在是太强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83章 我们实在是太强了!

刘长不愧是熟读经典,满腹才伦,一番话下来,说的在座的黄老学子们哑口无言。
负责教导皇子们的王生此刻却引出了一个新的论题。
“使民无知!”
黄老对启蒙之事是相当不认可的,在叔孙通开始操办启蒙之事后,黄老学派就开始了对他的口诛笔伐,黄老学派当然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有着各种分歧,绝大多数都是贯彻着弱民思想的。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黄生从老子的言语来入题,随即开始质问如今天子所想要做的启蒙天下之事是否可行,是否是有利的,在这个时代,弱民的思想还是比较盛行的,除却黄老之外,其实法家不少人也有这种想法,例如商鞅,韩非,都曾提到这一点,百姓知道的太多了就不好控制,不会顺从庙堂的命令。
至于儒家,则是有两种不同的想法,一部分人认为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故而支持弱民理论,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这句话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且认为孔子一生都是在有教无类的启蒙天下,不可能支持弱民政策,因此是反对弱民之政。
儒家想要通过启蒙之事来取利,而黄老自然也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来打压儒家,确立自己的核心地位。
当黄老和儒生们开始引经据典,相互攻击,阐述彼此观念的时候,刘长只是茫然了片刻,随即悍然下场。
刘长在此时当然是站在儒家反对愚民派这边的,如今大汉江山越来越大,各地都需要人才,而且是很迫切的需要,若不是官吏不够,西域就不只是让诸王归顺,而是直接郡县走起,国内的人才越来越不够用,只有启蒙天下才能让大汉失去无人可用的烦恼。
何况,在迈进道德社会的大汉,愚民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主张。
刘长在参与到辩论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个神色很激进的儒生。
坐在这里的儒生,那基本上都是很有名望的,不说能比得上叔孙通,也差不多哪里去,基本上就是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在这些人里,有位来自齐国的儒生,大放光彩,这位齐儒言语激烈,直击要害,模样暴躁,甚至说着说着就低声嘀咕了几句,刘长分明听到很清楚的入字,这就很符合刘长的心意了。
刘长看到他们辩论的越来越激烈,甚至几乎要上手,本着看热闹的原则,他索性退出了辩论,笑呵呵的坐在上位,偷偷指着那位儒生,问道:“浮丘公啊,那位齐儒是什么人啊?”
浮丘伯笑了起来,他就知道这位老儒生是一定会得到刘长的关注的。
儒家中的代表人物千奇百怪,有叔孙通这种灵活变通的,也有陆贾这种能言善辩的,有张苍这样子孙满堂的,有浮丘伯这样专研学问,“自有大儒为朕辩经”的,而这位齐国儒生,在诸多大儒里也算是最奇特的。
首先,这位老儒他很能打,其次,这位老儒脾气格外火爆,动不动就骂,骂不过就打。
“这位是齐国的辕固生,他治诗,开齐诗之先河,有很多弟子都跟随他学习,他为人刚烈,性格有些暴躁”
刘长看着那对面前的黄老破口大骂的辕固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浮丘伯又指着其他人说道:“那位是高堂伯,在他身边的人叫伏清,他阿父就是大儒伏胜,那位毛亨您是知道的.这些都是各地有名的大儒.”
刘长却对他们并不在意。
“朕没有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反对朕的启蒙天下啊原先我只是接触了叔孙通,陆贾,我的老师他们,就认为天下人都是赞同的,看来是朕接触的人不多,连你们这儒家内部,居然都有人反对启蒙既然反对,又何必来这里呢?”
浮丘伯解释道:“陛下,是这样的,学派的追求会根据庙堂的需要来转变,法家的人在秦国的时候支持弱民,可是如今您若是找郅都,章释之,张不疑他们来询问,他们一定都会支持您的想法。”
“儒家的人有支持弱民的,可是因为陛下要启蒙天下,他们方才能放下心里的想法前来帮助陛下,陛下对学派是拿来用,而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学派是能被用,若是没有人任用,那学术再高深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实践只会空谈的学问是做不长久的.黄老如今如此反对您,主要是因为您没有重用黄老的人。”
“无论是启蒙,还是编写教材,您都选择了儒家的人,因此黄老才会反对,若是您用黄老的学者来进行启蒙,他们现在就会改口.”
刘长听闻,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若是朕现在去跟他们辩论,您觉得如何啊?”
“陛下随意辩论,只要有老臣在.就无大碍!”
浮丘伯显得很自信,哪怕在座的都是天下闻名的名士,可他也并不放在眼里。
在众人辩论的累了,回去休息的时候,刘长还很是激动,今日他跟着浮丘伯两人嘎嘎乱杀,他负责嘎嘎,浮丘伯负责乱杀。
“哈哈哈,姝,你可不知道,今日朕跟浮丘公,一同舌战群士,说的他们是哑口无言啊,我与浮丘公联手,当真是没有人能说得过我们!我们实在是太强了,满腹经纶!”
刘长得意的说着今日之成果。
曹姝的眼里却有些担忧,“陛下平日里不好读书,今日面对如此多的大家,可莫要说出令人取笑的话啊。”
“放屁!朕明明是满腹经纶!何况,谁敢取笑朕?朕不先烹了他!”
刘长说着,就在曹姝端来饭菜的时候,吕禄却带着一个人走进了殿内。
那人拜见了刘长,又拜见了皇后。
这人年纪也不小了,不过,身材极为高大,面目凶神恶煞,体格方面几乎跟夏侯灶差不多,也就比刘长要矮小一些,胡须也较为杂乱,若不是披着儒袍,差点就以为是从唐国跑出来的百姓。
曹姝都被这人的相貌给吓了一跳,她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像大儒的强盗呢。
刘长打量着面前这位,看着他那身材,越看越是满意,不由得叫道:“好壮士!赐之卮酒彘肩!”
辕固生一愣,却还是尽量配合刘长。
“多谢陛下!”
“你为什么不去西域作战,却在齐国做什么大儒呢?”
辕固生认真的回答道:“陛下若是下令,臣现在就前往西域作战!”
曹姝白了刘长一眼,说道:“这位是有贤名的大儒,伱可以跟他请教治国的道理!”,说完,曹姝这才带着人离开了宫殿,曹姝离开之后,刘长招了招手,让辕固生坐在自己的身边。
“今日看你辩论,就知道你这个人肯定是有才学的。”
“朕想封你为博士,将你留在身边,你觉得如何啊?”
“多谢陛下厚爱!”
刘长这才询问道:“今日朕看黄老诸多学派的名士,都对启蒙之事非常不屑,不愿意相助,你有什么办法吗?”
辕固生愤怒的说道:“黄老的这些人所说的话,不过就是些隶臣僮仆之言也,不值一提,他们没有能力来反对启蒙的事情,就只能用言语来蛊惑天下,他们与我辩论输了,就去找法家前来,将我下狱!”
“就这样的人陛下要他们有什么用呢?他们最大的才能也就是认识一些字而已,陛下可以派他们前往滇,北庭等国,让他们做一个能提笔的书吏就好!”
“他们曲解了老子的言语,若是老子听到他们的解释,都要抡起拐杖来打他们呢!”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