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军队建设《大明嫡长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嫡长子 > 第851章 军队建设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851章 军队建设

至正德二十年,勋贵集团经过朱厚照多番加封以后,已经一改正统以来的颓势,出现了多位在朝堂上很有存在感的勋贵。
包括越国公周尚文、平海侯梅可甲、靖海伯伍文定、新建伯王守仁,以及正德十三年在青海作战有功的武功伯马荣。
除此之外,还有成国公朱凤,威宁伯王烜、南宁伯毛语文以及不怎么出现在寻常人视野里的郑国公常飞。
弘治五年,天子下诏:太庙配享诸功臣,其赠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孙或不沾寸禄,沦于氓隶。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
常飞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人,弘治年间他袭封锦衣卫指挥使衔,这是个没有实职的虚衔。
朱厚照因为动过不少勋贵,所以在这一点上承袭了自己父亲的政策,后来召常飞为亲信,命其领腾骧左卫。
这是个政治动作,算是展现皇帝对于开国功臣的后人的照顾。
当然了,常飞并没有乃祖的威风勇猛,好在曾经落难民间,让他少了那些纨绔的不良嗜好,而且弘治、正德两代帝王对他有大恩,因而论起忠心,那是不让于任何人的。
这些年来,国家虽多有战事,但朱厚照并不会召他出征,而只要他留守京师,掌都督府事。
尤其老成国公朱辅去世,现在的成国公朱凤又驻守于外,他这个郑国公自然承接而上,把都督府的那些个行政事项都领了下来。
旁人也都知道,人家官运亨通,那是祖上显灵。
有开平王后人这个身份,哪怕军中勋贵子弟众多,但也要让他三份。
因为这些人自恃的也就是身份、说白了就是拼祖宗。
可要是比祖宗,有几个比得过常飞?
勋贵整体崛起以后,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兵部争权,这个趋势这几年逐步在加强,但历史从来不会完全重复,究竟变成什么模样,至今也没形成一个固定的格局。
整体上来看,京中主要是两个主要力量,一个自然就是直属皇帝的二十六卫。
另一个是在原先京营的基础上重新编练,又恢复的永乐三大营,即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
这三个名字,有其历史渊源,不用想也知道那还是要听皇帝命令。
而之所以要恢复,主要也是觉得合适。
第一是火器的发展,火铳、火炮这已经广泛存在于明军的精锐卫所。神机营,当然有存在的理由。
三千营也是一样,永乐时,这个部队主要是投降的蒙古人。
到朱厚照这里,其概念被扩充的更广,因为除了蒙古人,大明治下的各个土司也要接受中央的命令每年送来役兵。
所以三千营也有存在的理由。
五军营,则稍微有些变化。
地位呢,不能说是下降,但总归有些特别。
永乐时,五军营是各地抽调的精锐组成的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
但朱厚照直领的二十六卫,每一个甲级卫,都是一个小型的五军营。
这样的话,其实就有些重叠了,所以朱厚照便将五军营塑造成了一支‘实验部队’。
这件事,是因为有陆军学院这样的军事理论机构才得以完成,理论研究开始成体系之后,就不能只放在纸面上。
华夏民族历史有千余年,在这千余年的冷兵器时代中,诞生过魏武卒、大秦铁军、府兵制下的无敌唐军以及横扫亚欧大陆蒙古铁骑等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部队。
陆军学院就有这样一个领域,专门研究这些部队的历史,并总结其规律。
据此挑选锐族,编练成军,其规模总共就是七千人。
比一般卫所要多一些。
这也是故意的。
因为五军营并不怎么被派出去打仗,它的主要任务,是充当其他卫所的训练对手,并在这几年逐步成为演武时其他军人眼中的恶魔。
更加恶魔的是朱厚照,他已经喜欢上了用这支七千人的部队去蹂躏上直亲卫和从边镇调来的卫所。
且不仅仅是兵员素质上佳、建军更成体系。
朱厚照还给这只五军营配备了周尚文这样足智多谋、勇猛无畏的主将。
这样每年的演武才有几分看头。
再有,为了不使一方总赢而造成无聊。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就已经放出话去,不管哪个卫所,只要在演武中战胜五军营。
卫所指挥使直接赐爵位,官位涨三级,指挥使之下,副指挥使、千户俱升两级,百户一下军官各升一级,普通士兵更有选择性,白银一百两、直入陆军学院或者升一级官,随便选。
这样的奖赏不可谓不厚,其实五千六百人就算都选银子,每人一百两也就是五十六万两。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