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皇帝真正关心的事《大明嫡长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嫡长子 > 第845章 皇帝真正关心的事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845章 皇帝真正关心的事

在朝堂上用些手段拿捏下面的这些人对于朱厚照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实际上他的精力主要也不在此处。
官银走私确实是个大事,但稍做处置,就可以逼得张璁自己去解决。
四川巡抚也算是一方大员,可朱厚照在确认以后便是让他来京师掀动风云的麻烦都想避免。
山东的事情,刘健又不是这两天就翘辫子,稍微拖他个几个月更加没有问题。
新疆杨一清也在寻求朝廷的支持,朱厚照可以采纳他的建议,并进一步与他说明未来布局。
宗藩改制也不会有太大的挑战力量。
实际上在这些所有的事情以上,还有更加宏观、也更加具有决定性的大事,是朱厚照真正关心的事。
有好几个。
其中一个就是他要逐步解构传统儒家文化中对于边疆、荒芜区域的某种‘嫌弃’。
与我们现代人想法不同的是,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祖宗们的认知是拒绝把新疆纳入国土之中,理由也很直接:距离遥远、土地贫瘠、驻守成本太高。
仔细想来这并不是完全的错误,毕竟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强行扩张国土,在特别广大的区域里维持军事驻防,一来做不到,二来反而是拖累中央财政的一个举动。
需知帝国的无序扩张之路也是灭亡之路。
现代中国之所以疆域广大,其基础是满清奠定的。朱厚照得思考,如果没有满清,疆域问题该如何解决。
事实上就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连河套平原都长期不在其国土之内,那里是什么地方?就是今天的包头市。这还得了。
如果还不够直接,那么可以想象黄河部分区域是国土之外吗?
而即便是满清,也是因为准噶尔部落过于强大,威胁到了他,所以康雍乾三代帝王才与之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恰好乾隆皇帝又是个好大喜功的帝王,不谈满汉民族问题的时候这家伙比皇汉还要皇汉,所以他是力排众议,顶着朝臣的压力先收拾北疆,再收拾南疆。
尤其是平定南疆,当时大臣们大多是反对的。
然而即便是他,也受了时代局限,比如说哈萨克汗国提出要过归顺大清,但是被他拒绝。
这当然也有其他因素的考量。
但更重要的,就是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国瞧不上中原以外的不毛之地。
这是深入骨髓的价值观念。
这个价值观要如何改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难道不比抓两个贪官、办一桩案子更重要?而且他已经有了一些结论了。
根本上,解决办法就是‘工业化’三个字。
因为工业化,生产水平才能大幅提高,大量的物资产出,就逼着大明需要快速开拓市场。
那个时候侵略就不叫侵略,而是给落后地区带去现代文明。
所以大明每办一个厂,朱厚照都很重视,他也一直在鼓励天才们能把工业化的面纱早点揭开。
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蒸汽机他是真不会造。
当然,也不是说除了这一点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比如说,朱厚照也曾多次在官员群体中强调过,世界已经进入大争之世,在构建民族概念的基础上,他又提出本民族要在这大争之世中为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是大明版的睁眼看世界,需要长期的做,也一直在做。但还不够,因为缺乏晚清时的那种危急与迫切。
更为现实的办法是,大明虽然没有工业化,但有一个商业发展带来的市场逻辑。
就是海贸的利益驱动,不过这招在海上好使,因为海贸规模很大,陆上贸易规模因为中亚地区的持续战乱,一直不大。
目前杨一清仍然支持朝廷向外用兵,那是他一向强势,同时部分新疆利益受到影响。
可那点利益拿到朝堂上来放在整个国家的视角下来看,是拿不出手的。
假若真要再向西打,也不是不可以,但打仗么,你不能保证自己一直胜利。
对于遥远的中亚地区,按照现在的官员观念,一旦战事受阻,或者仅仅是耗费过大,那问题就来了。
——说到底,他们放弃那里的底线会非常低。
所以朱厚照才绞尽脑汁,用了一个代理人战争的低成本方式。
东南、西北两个方向,两个完全不同的办法,这都是有理由的,而且是符合自身需求、说得出逻辑的理由。
利益驱动除了这商业的一面,还有农业的一面。
中亚地区是荒芜,但若是其他的好地方呢?
大明就真的能一直拒绝吗?
菲律宾在现代就是水稻种植国家,吕宋岛的中央平原对于大明来说总是有些吸引力的。
实际上,朱厚照会一直照着这个路数做下去。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