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京师的变化《大明嫡长子》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明嫡长子 > 第339章 京师的变化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339章 京师的变化

银行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在古时候的技术条件下,很多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并不能够完全适用。
譬如就是借钱给个人这件事。
如果没有足够的约束,如何能够让人听话的按期付钱?
所以朱厚照才说这是钱庄和当铺的结合,它需要一个抵押物。也因为这种限制,这个时候最穷苦的百姓肯定借不到钱。
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借到银行的钱,而且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这玩意儿可是人类努力了很多年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梦想,时至现代社会银行也仍然会有坏账率。
所以把范围控制在小范围的‘有产’群体内,无数更加贫穷的百姓没有这样的服务是一种必须无法避免的现实。
无论怎样,想法总是要先具有可行性才行。
因为银行的重要,容不得半点忽视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想。
“刘公公……陛下呢?”
“在那边。”刘瑾侧过身子,于是视野里出现了一座延伸进入湖中心的小亭,亭里面皇帝正在对一个大臣说话,远远的望是红色官袍,看来官位不小。
王鏊离任吏部尚书以后,当时任吏部侍郎的梁储便接了这个位置。
尽管他不是顾佐那样深受皇帝喜爱的新式官员,但他做事勤勉、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下来熬资历一般接任吏部尚书也完全没有问题。
“此外,银行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掌握大量的钱财,而且其利息的高低可以对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所以非得朕信任之人担任不可。这一点,希望你谨记。”
这么大规模的城市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市场。
而因为越来越多的百姓离开农村,其实粮价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这一点朝廷还没监管,谷贱伤农,适当提高的粮价并不完全是坏的,虽然会让京师里的百姓感受到生活成本的增加,但这也是让百姓不那么快放弃土地的一个理由。
宋夫人觉得好笑,“人家赚钱,你气什么?”
“能成则成?”
“朕相信,不过……朕建议你可以去接触几个少府的官员,他们比较知道朕到底在做什么。”
朱厚照长了张嘴巴,有些话欲言又止了。
“在朕的身边有几年了?”
即便谈不到创新,也有新事物的进入,比如江南优质的布匹被商人更大规模的运送到京师,因为人口的增加,少府所属的粮食商铺开遍了各大街小巷,少府本身并不种植粮食,于是他们又到北直隶附近的乡野之间去收购粮食。
“臣以为,是百姓。”
“算是接近了吧。”朱厚照笑了笑,“朕告诉伱,不过却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这个词。它叫规律。你可以理解为,这世上许多事是有规则的,人力有时候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做许多想象中的事。经济,便是很有规律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就连西域的商人都开始增多,
而再极端一些,奴隶的交易都变得更加频繁了。
朝廷不断的使用各种办法来激活京师,其实京师已经与之前变化很多,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充满智慧的老百姓自己也是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经济形态的。
“不知陛下所说的经济规律是指什么?”
“比如说……不管朝廷如何管制,民间一定会有借贷,这些事情的发生,有的时候是没钱用,有的时候是借钱扩充经营。京城规划司成立以后,他们展开很快,朕已经向他们提议要成立一个银行,其核心职能便是专门做借钱的生意,当然也做存钱的生意。”
再仔细瞧才发现是吏部尚书梁储。
宋家妹妹名为宋玥,有点古灵精怪,不算很老实的那种,再加上识点字,所以《明报》上的好玩事儿她读得最多了。
汪献马上开始思考,“陛下说的存钱,就是钱庄,是指让百姓将这些银子存放在这里。”
因为附近是湖面,所以刘瑾退下之后,其实身边是没有人能够听到皇帝和大臣说什么的。
梁储在文人中有地位,在官场上有资历,当了这么多年京官,也算是熬出头。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