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走进不科学》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五百零六章 开启新副本(下)(月末求月票!!!)

随着森泽久作的昏厥
或者说随着温热论抄本与永乐原本对比结果的出炉。
霓虹与棒子对于《永乐大典》质疑的闹剧,算是至此落下了帷幕。
诚然。
霓虹和棒子专家团手上还有几册嘉靖副本没有拿出来,也算是比较权威的证明工具。
但这几册嘉靖副本和温热论的抄本相比,二者的保密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这些专家或许很坏,但他们并不傻。
在温热论抄本都失效的当下,再拿嘉靖副本出来作为质疑的武器
这简直就是把脸送到翁同面前给他抽了。
于是乎。
这些一开始趾高气昂、全程不说话装高手的霓虹与棒子专家,此时全都失去了精气神。
一个个连实验室都没脸待下去了,纷纷围在森泽久作的担架床边,跟送葬似的拥着担架床离开了实验室。
姜成谷和靳向前也没拦着他们,而是‘亲切’的表达了对森泽久作的关怀。
嘱咐医师一定要尽全力将森泽久作这位“国际友人”给抢救回来。
当然了。
如果真的不敌天意,那么就要为森泽久作安排好一场风光大葬,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比如说打个报告在森泽久作出殡当天,临时取消燕京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啥的
待这群鬼子和棒子离去后。
姜成谷和靳向前二人不由对视一眼,齐齐朗声大笑了起来。
各大平台的直播间内也很配合的飘过了【好似捏】的弹幕。
过了一会儿。
贺怀作为记者代表,拿着麦克风走到了姜成谷面前:
“姜处长,请您来做个总结吧。”
姜成谷听出了贺怀的言外之意,便笑着点了点头,接过话筒说道:
“好的,贺记者。”
“大家应该都知道,永陵挖掘项目立项于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科院暗物质成果发布会当天,项目委员会成立于次日。”
“挖掘工作正式动工则始于三个星期前,直到昨天为止,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收工。”
“今天在万众瞩目之下,我们切割下了嘉靖皇帝的地宫后殿,又挖掘出了铜殿。”
说完这些。
姜成谷顿了顿,将视线投放到了实验室内翁同的身上,感慨道:
“其实在前来实验室的途中我和翁教授聊过几句,内容都和《永乐大典》有关。”
“其中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就连翁教授也没什么好解决方案,那就是.....”
“怎么证明我们发现的《永乐大典》,它就是真迹呢?”
“毕竟《永乐大典》影响的不仅仅是华夏本土历史,它辐射的范围涉及到了整个东南亚的文明圈,甚至牵扯到清朝的《四库全书》。”
“所以这种着作不是我们单方面说它是《永乐大典》它就是的,必须要得到一个更权威的认可。”
听闻此言。
一旁的靳向前等人不由点了点头。
《永乐大典》之所以会和‘文明圈’这个词挂钩,很大部分在于目前的历史文献中,存在一个很致命的断代。
这个断代就是《四库全书》。
举个例子。
《旧唐书》《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稽编》这些作品在历史中失传了很久很久,直到清代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出来。
所以后人压根不知道清朝篡改了什么,美化或者丑化了哪些事,甚至不知道清朝删改了什么书。
其中很有名的代表就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部着作曾经因为文中有“北虏”等反清字样而一度被列为禁书,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之内。
最终掐头去尾,被搞成了残本。
类似的例子不知凡几。
也正因为《永乐大典》牵扯到了太多东西,所以它的‘身份认证’才尤为重要。
想到这里。
姜成谷不由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原先我们还在为这个权威认证而头疼,结果没想到来自霓虹的国际友人站了出来,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现在我可以很自豪的宣布,各位华夏同胞,各位东亚文明区的朋友,在今天这个不算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正式发现了失传456年的《永乐大典》!”
“这是一次考古史、人文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注定将被载入史册。”
“当然了,现在的《永乐大典》尚未完全经过脱酸处理,还有出现破损的风险。”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投入《永乐大典》的抢救工作中,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修复好的《永乐大典》原本,能够尽快公开的与大家见面。”
姜成谷在说最后这番话的时候。
嘴角忍不住扬起了一丝抑制不住的笑容。
众所周知。
书籍类文娱修复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文本拓印。
因此文本内容的相关解析,基本上会和修复工作同步进行,有些时候前者可能还更快些。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