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CERN,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走进不科学》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六十章 CERN,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四百六十章 CERN,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
j-parc主控室内。
随着西川公一郎这道怒喝的响起。
一位原本正在统计后续样本的年轻人,舞动的手指顿时停滞在了空中。
另一位正和外勤进行联络的中年女子童孔一缩,手中的通讯器重重的砸落到了地面。
无论对面如何莫西莫西都没有任何应答。
还有两名说笑着准备下班后去居酒屋庆功的男研究员,彼此轻松欢愉的神情,就这样突兀的僵在了脸上。
整个主控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如同
霓虹小电影中被男主角按下了时停键一般。
即便是小林诚这位诺奖得主,表现也同样如此。
他原先翘起的嘴角弧度此时仍旧保持着原样,但眼中的愉悦却已然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错愕。
在这种错愕表情的承托下。
他微微开合的嘴角不但看不出闲适,反倒有些像是一个痴呆智障、下一秒就要阿巴阿巴淌着口水的脑瘫
不过这片死寂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便被一声重物撞击地面的声音给打破了:
小林诚一个没坐稳,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不过这个78岁的小老头此时却展现出了与其高龄全然不同的敏捷,只见他飞快的从地面上爬起,快步走到了西川公一郎身边。
惊怒之下,他甚至连敬语都不加了,鹰隼般的目光盯着西川公一郎:
“西川,你刚才说了什么?”
西川公一郎苦涩的看了一眼这个前辈,手指颤抖的从桌上拿起了一份报告:
“小林前辈,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我们没有在11ge.....”
话没说完。
小林诚便一把抢过了这份报告,左手用力拽住报告的左下角,喘着粗气查阅了起来。
作为小林-益川理论的提出者。
小林诚从60年前开始,就与粒子物理结下了毕生的渊源。
因此这份在常人看起来可能有些晦涩的检测报告,对于小林诚来说却简单的如同小学加减乘除。
“夸克聚结波段....0。”
“凝结核事例....0。”
“10-13gev径迹探测信号....0。”
“扣除电磁簇射后的沉积能量....0。”
“事件环边缘锐度.....0。”
几秒钟后。
小林诚有些狂躁的把这份结果拍到了桌上,脸色难看的跟死了爹似的:
“八嘎!0?为什么数值都是0?”
听闻此言。
西川公一郎其实很想说一句骚话:
发布会举行的地方是蓉城,那儿找到一堆零不是很正常吗?
但想着这样可能被小林诚打成西川母一郎,所以他乖乖选择了低下头,啥话都不说。
过了片刻。
小林诚依旧喘着粗气,不过情绪相对平静了少许:
“西川君,这份结果准确度多高?”
西川公一郎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一边琢磨着要不要喊保健医生过来以防万一,一边解释道:
“小林前辈,我们一共搜集了128万分的总事例数据,经过筛选,最终过滤出了4396份理想桉例记录。”
“但遗憾的是...这4396份记录中,没有一份支持那颗粒子存在......”
“同时我们没有在相关区间发现任何起伏的信号,即便是涨落迹象也没有.....”
小林诚胸口再次重重起伏了一番:
“其他机构呢?desy呢?fnal呢?”
西川公一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很抱歉,他们也没有找到任何粒子的相关信号.....”
小林诚默然。
又过了片刻。
西川公一郎试探性的看了他一眼,犹豫着问道:
“小林前辈,那我们这些数据...是否还要传到发布会现场?”
小林诚的眼珠转动了几下,两行泪水终于控制不住的从眼角流了下来,浑身控制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传过去吧,大家都盯着呢。”
看着泪流满面浑身颤栗的小林诚,西川公一郎的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小林前辈,您也别太伤心了,一次实验失败而已,犯不着流泪.......”
“八嘎!谁告诉你我是因为实验失败流泪的?”
“那您这是......”
“我tmd是起来的时候摔了一跤,一不小心磕到腰了!.....还不来扶着我?你tmd轻点儿....噢哟痛痛痛痛痛.......”
而就在小林诚因为腰痛而‘老泪纵横’的同时。
数千公里外的蓉城。
坐在第一排的铃木厚人,此时也有着大哭一场的冲动。
“不可能....这不可能啊.....”
手上握着远程传输来的报告复印件,铃木厚人的脸上少见的出现了一丝茫然:
“怎么会没有鼓包呢?怎么会没有鼓包呢?”
看着一脸祥林嫂附体的铃木厚人,他对面的潘院士此时的笑容就很灿烂了:
“铃木先生,不知道您对这个结果是否有其他想法呢?”
铃木厚人:
“......”
此时此刻。
他很想把这份报告甩到潘院士的脸上,然后对这个中科院院士大喊一声有个西八看法
但凡报告上能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波段起伏,他都可能去试着耍波无赖洗洗地。
比如说某个鼓包可能就是那颗微粒存在的左证,只是不太明显而已,说不定再撞击个几百次就能发现了。
可眼下的情况呢?
这份报告上的线条平的都快和炮姐的胸似的了,这种局他怎么翻?
实际上别说铃木厚人了。
你让胡叼...咳咳,某个知名墙头草到场,他也想不出洗地的切入点啊
毕竟物理学是要讲证据的。
这颗冥王星粒子不同于希格斯粒子,当初希格斯粒子之所以找了无数遍,很大原因在于它没有伴子可循。
但冥王星粒子却不一样。
它和盘古粒子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很多数据都可以通过计算定位出来。
在径迹探测系统的协作下,粒子的簇射过程是可以达到某个精细化的量级的。
虽然这个量级的单位可能是10的好几次方起步,人力看起来有些难处理,但对于超算来说还真不算啥事儿。
所以即便是最差最差的结果,这七家机构中至少也有一家能够找到哪怕一丁点儿的鼓包。
可眼下所有机构的报告尽皆一马平川,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了:
11.4514gev这个量级上,确实不存在任何的未知微粒。
也就是说
铃木厚人的拆台计划,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其实单纯只是以上这点的话,倒不至于让铃木厚人心态发生多大的变化。
毕竟计算失误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包括了希格斯、特胡夫特甚至威腾等人,他还有这么些伴呢。
此时他真正担忧..乃至恐惧的是
中科院计算出来的那个数值,不会是真的吧?
虽然923.8gev这个量级非常夸张。
但如果单纯从概率学上进行比较
【11.4514gev量级粒子不存在】发生的概率,是要远小于【923.8gev量级粒子存在】这个事件的。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