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走进不科学》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你要找法拉第教授?”
教务大厅里。
女孩上下打量了一番徐云,从桌上拿起了一张行程表翻了几下,说道:
“法拉第教授在倒是在,不过十分钟后他要见个约好的客人,所以恐怕......”
徐云瞥了眼桌上的表格,思索片刻,问道:
“同学,法拉第和客人要聊多久?”
女孩这次的反应很快,干脆利落的一摊手,摇着头道:
“这就说不准了,可能半个小时,可能一個小时,也可能要到晚上,谁说得准呢?”
徐云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年头既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远距离通讯好歹还有个电报机能凑合着用,但短途联系就很麻烦了。
尤其是法拉第这种当代物理学大帝,忙的就跟会所里的头牌似的,很容易吃上闭门羹。
随后徐云轻咳一声,正准备开口询问法拉第明天是否有空,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道轻咦:
“罗峰同学?你怎么在这儿?”
徐云转过头,发现自己后方赫然站着两个此前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威廉·爱德华·韦伯,以及他的助手基尔霍夫。
一个电学单位,一个电路定律的万恶之源。
“下午好,韦伯教授,基尔霍夫先生。”
徐云先是伸出手,客气的和二人打了声招呼,说完忽然想到了什么:
“韦伯教授,莫非法拉第先生等下准备见的就是您?”
韦伯眨了眨眼,很快明白了徐云话里的意思:
“我和迈克尔约好了下午要谈些事...怎么,你找他有事?”
徐云连忙点头,道:
“我确实有些事情想和法拉第先生谈谈。”
英文的‘谈’和‘聊’都是‘talk’,语意上看不出差别。
所以韦伯并没有意识到,徐云其实是将法拉第放在对等位置上说出的这番话。
他还以为徐云只是有些课业上的问题想找法拉第解惑呢,便大手一挥,说道:
“既然如此,罗峰同学,你就和我一起过去吧,迈克尔对你的印象很深呢。”
徐云顿时心中一喜,主动走到韦伯另一侧,感谢道:
“那就多谢您了,韦伯教授。”
韦伯笑着摆了摆手,转过身,对圆脸女孩问道:
“这位同学,迈克尔的办公室在哪里?”
圆脸女孩原本正在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徐云,似乎对徐云能和韦伯搭上话显得有些意外,闻言连忙朝右手一指:
“韦伯先生,法拉第教授的办公室在103号房间,从这边直走到底就能看到了。”
韦伯朝她道了声谢,带着徐云和基尔霍夫朝右边走去。
小半分钟后。
三人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外。
这间办公室的门要比其他房间宽上一点,高度也略高几分,以此显示出其主人地位的非同一般。
不过这间办公室的门口没有画像,而是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一个名字:
迈克尔·法拉第。
随后韦伯上前敲了敲门,开口道:
“迈克尔,是我。”
片刻不到。
屋内传来了法拉第的声音:
“请进吧,门没有锁。”
韦伯见说扭动门把,带着徐云和基尔霍夫推门而入。
屋内的光线很明亮,徐云一眼就扫清了状况:
这间办公室的面积大概有五六十平,布置着衣架、沙发、壁炉等设施,正中央放着一张办公桌。
法拉第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前,一只眼睛上架着个眼罩式放大镜,似乎在鼓捣着什么东西。
“爱德华,下午好。”
法拉第和韦伯是老熟人了,因此他只是简单的对韦伯点了点头,便将目光放到了他身后的徐云身上:
“咦?罗峰同学?”
韦伯脱下大衣,交给基尔霍夫挂到衣架上,点头道:
“嗯,我来的时候遇到了罗峰,正好听他有事找你,就顺便把他带过来了。”
说完他有些好奇的瞅了法拉第两眼:
“迈克尔,你这是在干什么?”
拉法第从桌上拿起了半截纸片模样的东西,朝韦伯轻轻的摇了摇,叹气道:
“修复当初戴维先生送我的书签呢,哎,到现在三十多个年头了,今天刚一开书就裂成了两半。”
听到戴维这个名字,徐云的表情微微动了动。
法拉第口中的戴维应该就是指汉弗莱·戴维,电化学的创始人,也是法拉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贵人。
当初正是戴维看到了法拉第的信件,将他招收到了研究机关皇家学院做助理,才正式开启了法拉第人生恢弘的篇章。
如今戴维已经故去了小20年,他所赠与的书签,对于法拉第而言自是弥足珍贵。
不过看这书签破损的架势,估计是没什么可能修复完成了。
有些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些意外来的毫无征兆。
就像某个霓虹人物,大庭广众之下居然会遭遇枪击,背后中弹、血流一地,在身旁两个女性的注视下失去生命体征......
当然了。
这里说的是奥尔加·伊兹卡,霓虹动漫《机动战士敢达:铁血的奥尔芬斯》中的铁华团团长,不要恶意脑补哈。
可惜1850年伦敦没有日料,不然可以找家店去吃个席啥的。
视线再回归现实。
进屋后。
韦伯先是示意基尔霍夫将大门关上,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叠文件,递给法拉第:
“迈克尔,这是有关开流电路的一些实验数据,都在这儿了。”
“不过这几天我一直在研究罗峰的光学实验,所以在这份数据中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猜测...总之你先看看吧。”
法拉第双手接过文件,当场翻阅了起来。
刚一开始。
法拉第的表情还有些随意,二十来秒钟就会翻过一页。
不过很快。
在看到其中某一部分时,他的目光便是一凝。
十分钟后。
他放下文件,认真的看着韦伯,问道:
“爱德华,这是真的?”
韦伯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看了眼边上的徐云,说道:
“是真的,迈克尔。”
“受罗峰同学光速测定与光电效应的启发,我和纽曼这两天计算了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
“最后发现......”
“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听到这番话。
一旁正满脸‘乖巧.JPG’的徐云脸上表情没什么波动,但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却是微微一紧。
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是定值。
这是电动力效应中的一个知识点,在1856年由韦伯和鲁道夫·科尔劳施一起测定而出。
也是一个很冷门、但实际上却差点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概念。
表面上来看。
这个比值统一了电和磁的计量单位,算是初步打下了计量方面的基底,后来引申出了推迟势。
看起来普普通通很简单对不对?
但实际上。
这个定值不是其他数字,而是3X10^8。
没错,就是光速!
换而言之。
如果韦伯更深入的进行研究,那么他就会比小麦先发现和计算出电磁波的速度。
这还不算完呢。
更关键的是......
韦伯以此提出了电动力效应框架内一个叫做极限速度的量纲,甚至把电荷扩充成实体也依旧成立。
这实际上就是早期量子纠缠的原型,也就是困扰了爱因斯坦到死的超距幽灵。
爱因斯坦因此和哥本哈根学派打的天昏地暗,还引发了EPR佯谬这个老爱一生中犯过的最大失误。
可惜的是。
韦伯既没有往光速的更深处研究,也没有往超距方面思考。
所以最终令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在后世处在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
它是电动力效应中必提的一个知识点,但也仅此而已了。
顺便一提。
韦伯倒霉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远远不止于此。
在后世的物理学界,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则是安培。
但实际上呢。
在1840年的时候,韦伯利用正切电流计的原理给出了电流的绝对单位。
所以当时的电学家们是用“韦伯”来描述电流的,并且传播度很广。
但磁通量和电流同时用韦伯,很容易导致一些概念和计算上的错误,这显然不太合适。
所以在1881年的国际电学大会上,主办方给了德国代表团一个选择:
亲,电流和磁通量你选一个用韦伯命名呗。
当时的代表团团长叫做亥姆霍兹,一个韦伯的好基友,这货想都没想就把电流的命名权让了出去,表示俺们要磁通量......
后世摸过物理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电流单位和磁通量单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个量级哟......
除此以外。
韦伯还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发现的是现象,这哥俩为了纪念法拉第才管它叫的法拉第定律。
结果呢?
后世一堆人以为这是法拉第总结推导的,剩下一部分则认为是小麦鼓捣出来的,只有咱们这本扑街书会专门提到这俩倒霉蛋.....
所以韦伯这人也是挺非酋的。
你说被埋没嘛倒是不至于。
认真去搜一下其实都能能找到各种资料,也没啥营销号去抹黑他。
但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想不起这人.....
不过要在1856年才会出炉的报告被提前到了1850年,韦伯对它的重视度显然也不同正史,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改变一下韦伯小透明的未来?
视线再回归现实。
在聊完实验报告的一些细节后,韦伯又对法拉第道:
“迈克尔,今天我来找你,其实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说完他朝边上一招手,示意基尔霍夫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
“古斯塔夫这些天你也见过不少次了吧,怎么样,你觉得他的能力如何?”
法拉第扫了眼基尔霍夫,当即正色道:
“非同一般。”
法拉第这话可不是在敷衍。
基尔霍夫在21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也就是著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目前在欧洲都小有名气。
用后世网文界的描述。
此人就是首订过万,有机会签大神约的潜力萌新。
得到了老友的赞许,韦伯看上去显得很高兴,又道:
“既然如此,迈克尔,让古斯塔夫来剑桥大学做个助教如何?”
“?”
听到韦伯这话,法拉第顿时一怔:
“以古斯塔夫的能力担任助教肯定没有问题,但爱德华,你这是......”
看着不明所以的法拉第,韦伯不由微微一叹,主动解释道:
“迈克尔,我不久前才刚被允许返回哥廷根,你应该知道,如今德国所有大学都拒绝聘请我作为教授。”
“短期内这个禁令不可能解除,古斯塔夫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跟着我实在是太吃亏了。”
一旁的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很明显。
在来法拉第办公室之前,韦伯已经和他做过了交流。
看着有些低迷的老友,法拉第亦是表情沉重的摇了摇头。
韦伯在十多年前曾经搞过一波事儿,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教授版本的公车上书,他和另外六名教授被并称为哥廷根七君子。
这波德意志版本的公车上书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在1837的时候,韦伯就失去了教职。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