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撞!()《走进不科学》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撞!()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二百一十五章 碰撞!()

周善家中。
在达成加盟意向后。
徐云的表情顿时轻松了不少。
随后他想了想,说道:
“周院士,您大概什么时候方便到公司报道?”
周善看了眼从厨房内走出的黄丽萍,夫妻间期有默契的彼此一对视,答道:
“给我一周时间吧,我花点时间把甬城这边的事情处理一下,解决完就立刻飞到庐州。”
黄丽萍也笑吟吟的点了点头。
其实早在服刑期结束后,周善便和黄丽萍在意见上达成了一致:
研究肯定还是要继续的,但他不会再进入体制之内工作。
虽然周善在监狱里待了十二年,算是一个“污点”学者。
但科研圈内对于整件事情的始末都心知肚明,自然也不会因着周善有过服刑的经历,而与他断绝来往。
如今周善有些朋友或是为企业工作,或是自己创业,都曾经向他抛来过橄榄枝。
因此二人在很早以前,便做好了搬家的准备。
反正黄丽萍已经在两年前退休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都已成家,换个地方生活也没啥问题。
唯一比较难割舍的。
也就剩下了黄丽萍这些年来在甬城的人际关系,比如亲戚、故旧、邻居等等。
但和与周善在一起相比,这些关系也就不算什么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
周善和黄丽萍其实有些像是低配版的杨过与小龙女。
虽然不是后者那般荡气回肠的旷世绝恋,但却将爱情的纯洁与忠贞展露的淋漓尽致。
不过徐云虽然崇敬并且羡慕这种爱情,但他毕竟是個单身狗,无法切身的体会理解个中滋味。
因此此时此刻,他更在意的还是周善的安置问题:
“一个礼拜吗.....没问题,我待会儿就和公司总部去交接您的安置事宜。”
按照双方此前达成的意向。
华盾生科方面除了要提供资金外,还要准备好住房、实验室以及助理人手这些东西。
这些环节纵使有科大这个庐州地头蛇帮忙,运作起来也是要一定时间的。
一周.......
其实还有些短了。
例如当初科大也是通过类似的协议将李亚栋院士请到了庐州,光安排住所、实验室就花了两个多星期。
团队正式组建开展研究,更是四十多天后的事儿了。
不过好在周善院士的名头在那儿,招募助手这块应该能相对轻松一点,说不定还能出现排队报名的情况。
而就在徐云和周院士交谈之际。
数百公里外的庐州。
科大。
同辐实验室。
此时此刻。
潘院士与赵政国二人正站在操作台上,表情凝重,他们的周围则是一群正在忙碌着的科研人员。
过了一会儿。
赵政国看向了一旁的助手,问道:
“小刘,光源准备的怎么样了?”
赵政国口中的小刘是个个子有些瘦小的男生,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发际线和医学生可堪一战。
只见小刘认真的在屏幕上敲了几下键盘,郑重答道:
“老师,二代光源的ire值已经达到了%。”
赵政国沉吟片刻,说道:
“那就再等等等,数值到了%你再报告一次。”
小刘点点头:
“明白。”
先前在得到徐云的那条微粒信息后,赵政国等人立刻展开了理论验证。
但随着论证的深入,赵政国等人忽然发现了另一个情况.....
这个未知的新粒子,似乎隐约具备一些非同寻常的特性。
众所周知。
超子是一种核子更重的重子。
它们奇怪在于以强相互作用产生,却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由奇异夸克构成。
它的内部在常规条件下不会有游离的夸克存在,这是因为有色荷的夸克之间作用力随距离增加。
哪怕你加入更多能量试图分离夸克,这些能量也只会被用来产生新夸克,最后仍然束缚在强子中。
这种现象被就是夸克禁闭。
目前发现的∑超子有三种,Λ超超子只有一种,不过根据不同的质量可以细分出不同的编号。
此前赵政国他们观测到的,便是编号4685的Λ超子。
它的衰期约为×10-10秒,其主要衰变方式为:
∧°→P+π-
∧°→n+π°。
从这个方式不难看出,Λ超子的衰变过程中是不存在CP破坏的。
可根据徐云推导出的公式和模拟结果,那个特殊粒子却并非如此:
它高度疑似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
并且在数学范畴上,极其接近K介子和B介子实验得出的数据。
这就非常非常有意思了.....
因为这涉及到了另一个概念——中微子。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非常小。
它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
每秒钟都有亿万个中微子穿透我们的身体,与中微子相关的研究成果多次摘得诺贝尔奖。
具体的内容在《异世界征服手册》中有详细介绍过,此处便不多赘述了。
目前霓虹那边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就是专门用于研究这种微粒的,咱们国内在大亚湾那边也有一个实验室,公认是华夏在基础物理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上辈子被后羿射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太阳的中微子失踪之谜,曾是物理学界的一桩悬案。
这个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发现太阳产生的中微子的流量,只有理论模型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悬案持续了好多年,后来科学界才知道,中微子其实一共有三种。
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称作“中微子振荡”。
前两种转换的模式先后得到实验验证,第三种转换...也就是θ13发生的概率很小,因而也最难探测。
θ13的环节便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并且数值和神秘粒子极其接近。
也就是说。
如今从那个神秘粒子的特性来看,这个粒子似乎具备某些中微子的属性?
当然了。
可能有些鲜为人同学看到这儿有些迷糊。
莫急。
且继续看下去便是。
同时赵政国等人还发现。
这个粒子除了高度疑似存在一个在拉氏量里面破坏CP对称性的项之外,它的轨道位置也有些不对。
4685Λ超子的粒子轨道是标准的4f轨道,用七个函数方程能够描述。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
多电子波函数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
但赵政国等人在对总哈密顿量使用绝热近似,以及平均场近似加以简化后却发现......
未知粒子的多体体系电子波函数,并不符合Λ超子的中心场近似。
也就是说......
这个粒子似乎只是一个看似是Λ超子、但实际却有些不同的诡异新粒子!
可如果是新粒子的话,另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
之前提及过。
自然界的四大基础是分别是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以及引力。
其中引力的互作用是四个基本交互作用中最弱的,但作用范围则是无穷远的距离。
称之为长程力。
电磁力存在于电荷之间,此作用力相当的强,而作用范围亦是无穷远的距离。
强交互作用是作用于原子核之间的力,此交互作用是四个基本作用力中最强的。
其作用距离则是四个基本作用力中第二短的,是一种短程力。
作用范围大约是10^-15次方米。
最后则是弱交互作用,俗称弱核力。
其亦是存在于原子核内部的一种作用力,属于短程力的一种。
作用的范围约为10^-18次方米。
赵政国他们在根据能带论模型计算后,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
那个新型微粒和4685Λ超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17次方米!
这是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在这种距离之内,理论上只有同种微粒才不会发生碰撞。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