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遇火而兴,遇桑而退《仙寥》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仙寥 > 第104章 遇火而兴,遇桑而退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04章 遇火而兴,遇桑而退

海边,渔村。
涂央原本当过府兵,后来突然一下就天下太平,因此他得以回到村庄。大家问他是不是改朝换代了,为什么衙门没人来通知。
他也说不清楚,只是说了大概自己知道的。
“什么,没皇帝了。”村里老人听到,仿佛天塌一样。
“没皇帝,这日子可怎么过?”许多村民也很是发懵。
但是,日子还是照样过。
这两年,村里的老人已经习惯没有皇帝的存在,毕竟皇帝原本就离他们很遥远,而衙门是一直存在的。
令村民欣喜的是,近两年的赋税比原本少了一成,渔民出海,也不时会收获大鱼。
只是,天气变得越来越怪。
不过,涂央知晓,现在府衙的赋税是不用转运到京师的,都是衙门的老爷们自己留着用,为什么还要那么多赋税呢?
但,赋税总归是少了一成。
他跟村里的老人说过这件事,老人也是这样说的,少了,总归是好事。
“少收三五斗的粮食,能救活一家人呢。”老人似乎想起什么。
近日,村里来了个年轻的先生,买了一个木屋。
这人很奇怪,没事就在海滩闲逛,成天无所事事,也不吃饭。村民跟他打招呼,他也会很客气的回应。
总之,很随和。
村老跟他聊过几句,年轻先生也时常问海里的事。
涂央便大着胆子和他聊几句,一来二去,自是认识了。
先生姓周。
“周先生,小人想好奇地问你一下,你到海边来干什么?”
年轻先生便是周清。
他看着这据说当过一段时间府兵的村民,说道:“我在听海的脉搏。”
“海的脉搏?”涂央觉得很荒谬,周先生是跟他开玩笑吗?
周清看向大海,“你仔细听,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律动,大海也有。”
涂央自然是什么都听不出来。
从这以后,他觉得周清神神叨叨的。
只是小先生一如既往。
涂央有一天突然想到一件事,明明周清是个年轻的公子,为何大家会下意识称呼他为先生呢?
很有学问的人才会被称之为先生。
好像,他们一见到周清,就觉得他很有学问。
过了一些日子。
有一件周清的神异事迹在村里流传。
原来有渔民得了周清指点,每日照着周清说的地方去撒网、抛钓,必然满载而归。
而且总是能避开大风大浪。
于是他每日都会选一条最好的鱼送给周清。
事情传开,于是有许多渔民去向周清询问如何捕鱼,周清是有求必应。
渐渐地,渔村比旁的村子变得更加富裕起来。
“涂兄弟,他们都问我如何捕鱼,怎么伱不问呢?”涂央来到海边,周清看到他,忽然问道。
“周先生,我觉得凡事都有代价的。你指点大家捕鱼,肯定有什么代价在。无功不受禄,我……”
周清负手看向大海,“人总归是要死的,无论你从天地获得多少,最终都是要还道于天。这大概就是人人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以说是没有代价。”
涂央似懂非懂。
周清见状,笑了笑:“相识既是缘分,你虽然不问捕鱼的事,我还是想送你一点东西,那艘渔船是你的吧。”
“是。”
小小的渔船上。
海边渔民本有强身健体的船拳之术,周清结合船拳,教了涂央在船上站桩的功夫。
涂央从没想过,一门站桩的功夫,还有这么多学问在。
通过站桩,他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船拳,而且能简单地感受到海浪起伏,对身体的掌控,也随之增强。
没过几日,在周清指点下,他站桩的功夫入了门。
“多谢周先生。”涂央很清楚,这种武学秘技,向来是不轻易传授外人的。他不知道如何报答。
周清:“这点武技,于我本身所学是微不足道的。相比之下,天地自然,馈赠给你的更多。”
“但是我所见那些大人物,都是只知道向百姓索取,如先生这样,馈赠百姓的,还是第一次见。”
周清哈哈大笑:“那你可想错了。我和他们没什么不同,顶多是追求不一样。”
“不,你就是一个好人。”涂央认真道。
周清摇了摇头,“我教你的功夫,你可以传出去,不过我们的缘分,也到此为止了。”
“周先生是要离开了?”
“不是离开,而是海潮来了。”
远处,波涛如山。
涂央眼睁睁看着周清飞入波涛之中,消失不见。
他连忙调转渔船,回到海岸。
可是,现在所见一幕,令他无比震惊。周先生不是人?
但是有渔民见到周清上了涂央的渔船,回来时只有涂央一个人,没有周清。
因此他们有些人以为涂央害死了周清。
其实重要的不是周清死没死,而是没有周清,他们便捕不到那么多鱼了。
这件事在渔村闹起了风波,不过很快平息。
原来周清的木屋里留了字条,说他已经离开,不会再指点村民们捕鱼。
但是他们心中,周清是有神异的,于是渔民自发给他建了一座庙,出海前必祷告。
轰!
炸雷之声,在狂风大浪中荡开,似乎一时间掩盖了海潮声,但是很快海潮声,又成为海中的主旋律。
“人力终归是有时而尽。”
周清脑海里泛起教给涂央的船拳站桩法门,其实和他传给清福宫弟子们的武经一样,都是铸就武道基础的气血法门,无非是武经更加细致高深,船拳桩功则是更加粗糙。
而再有如何完美的气血基础,始终还是人,注定对抗不了无穷无尽的天力。
“炁、体,乃是道基的基,终归不是道。”
“太初有神,神与道同在。”
“铸就道基,道在基之上。”
周清已经明白,修炼到他这程度,不再是简单地提升真炁、气血,更是要修炼更深层次的东西。
修规则?
人力是无法对抗天力的。
但是天力依循于天地大自然的规则。
“我的神念已经很强大了,但只是用来感知天地,或者驾驭飞剑,但还没到真正精神参悟规则,驾驭物质的程度。神念总归是念,念是虚无。亦非识见。”周清一招排云掌打碎眼前的海浪,风神腿卷动狂飙。
心中豁然生出一股明悟。
轰!
电闪雷鸣。
周清赫然在此刻,放出神念,接受风雨雷电的锤炼。
他要迈出化神念为神识的关键一步。
神念察知的是他周围的环境,而神识则是助他看见规则。
修行是一种洞悉。
洞悉这世界的真实。
周清渐渐沉入海水中,感受到四处潜流的挤压,他的身形晃动不已,而神念则在水面之上,周围是惊涛骇浪,上空是电闪雷鸣。
即使没有雷霆落到海面上,光是惊雷作响,都让人神魂不宁。
但是神念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居然化为猛虎,在风浪中搏击咆哮。
此时,波涛如山。
神念猛虎便是山中君主。
周清的心脏如擂鼓一样作响,心火雷不断迸发,似乎要与天上的雷霆之威争锋。
剧烈的火性,遍及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好似一下子被火焰灼烧。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点养气,无私无为;上下相顾,神色相依;蓄意玄关,降伏思虑;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即使周清一念不生,清静入定。
但是心火雷的火性,依旧燃烧起来。在海中,心火竟是愈发旺盛。
“心火之烈,以往全是我用大桑树的阴气中和压住,但大桑树还是不够阴寒。”
“我身为至阳,靠大桑树的阴气修炼,如服用外丹,虽然有帮助,可最终还得是靠我自身,降服这股阳气。”
周清澄明的心境中,泛起念头,却无波澜。
神念猛虎,在波涛中游荡。
天雷一落。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