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朝堂之争《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零六章 朝堂之争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八百零六章 朝堂之争

(ps:已经修复完毕,不好意思,出了点小问题。)轳
神都,含元殿。
这是第七日常朝了,自从麟德天子登基以来,第一次连续七日大朝。
以户部尚书赵鹏程为首的群臣日渐逼迫,在朝堂之上的声势越来越大,甚至国子监的监生、京中的举人以及部分翰林院的编修都开始参与到此事之中。
春秋大义,敬天法祖。
此次金陵的疫病被人视为天子失德的表现,一众书生举子都请求天子下罪己诏,祭天以解江南之厄。
麟德三年七月十九,大批的学子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聚集于宫城之外,请求天子下罪己诏,史称“麟德学变”。
但这场“学变”的收尾,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轳
麟德三年七月十九,辰时之初,江南大疫之事已经传遍了国子监之中。
特别是杨清源的行为,在国子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这些忠君爱国的学生来说,杨清源的名声本就不算好。
熹宗厉皇帝,虽然有所过失,但毕竟是君父,你杨清源以臣弑君,这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
所以杨清源在朝堂之上威望虽高,但是在这些学生之中名声就没有那么好了。
特别是之前的国子监祭酒乃是东阁大学士孔勤礼,这老头对于杨清源的形象一直妖魔化。
杨清源在这些学生的心中算是董卓、尔朱荣之流的人物。轳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独揽大权,架空天子。
最后是在一众忠直大臣的努力之下,才将杨清源这逆臣赶出了京城。
所以当今日有人带杨清源节奏之时,群情激奋。
虽然也有小部分的清醒的学子,在极力劝阻,让众人理性克制,但是却少有人理会。
“尔等不过在这里捧杨清源这奸贼的臭脚,他知道吗?!”
“我等读书人当有骨气,看看尔等这谄媚的样子!?”
……轳
国子监中,一人常年激进的愤青突然站上了石台,振臂高呼,“国朝养士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只此一言,就让大批的学子对其佩服不已,振臂高呼,追随其于身后,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城而去。
上一次如此规模的学生聚集,还是在上一次……也就是于延益被囚禁之时。
“陛下!臣请诛杀杨清源以慰天下,下罪己诏以安黎民。”
在户部尚书赵鹏程的带领下,近五十位大臣纷纷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轳
出列之人大部分都是朝廷的六七品的官员。
如今的天子不像太祖那般酷烈霸道、又不像太宗那般恩威并济。其对于朝局,明面上的掌控力甚至还不如熹宗厉皇帝。
杨清源削弱皇权的计划,自然会让皇权不再肆无忌惮,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臣主导的相权和武将主导的军权所限制。
但也同样让麟德天子的权威不如之前的帝王。
这也就给了那些臣子挑战天子底线的胆量。
“若是朕不答应呢?!”
麟德天子面色难看,看着下方的这些跪地的臣子。轳
这是天子和群臣的博弈,现在双方的力量尚在一个阶层之上,甚至是以赵鹏程为首的群臣更占上风。
究其原因,是因为天子的行政之权被内阁所削弱,而执掌内阁的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钱牧谦事不关己。
主理内阁事务的文华殿学士王华,一反常态,一直保持沉默。
这就导致了麟德天子场面上有些势单力薄。
“陛下可知,此刻的大明宫外,已经有学子聚集,众学生均要求严惩逆贼杨清源。臣请陛下倾听民声,为天下苍生计,有所作为!”
麟德天子眼神微眯,“若是朕不允呢?!”
“臣,乞骸骨!”轳
赵鹏程伏于含元殿的地面之上。
他当然不是真心辞官,好不容易爬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呢?!
乞骸骨,不过是用来表达自己态度,逼迫天子让步的手段。
大九卿,哪一个不是参天大树,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虽无大九卿之名,却有大九卿之实的杨清源。
但现在赵鹏程借疫病之势压杨清源,才在场面取得不小的优势。
杨清源是新党的根基,更是天子背后最大的支持力量。轳
若是能击溃杨清源的政治力量,那麟德天子离成为傀儡也就不远了!
大势在我,一击即中!
“臣乞骸骨!”
“臣乞骸骨!”
赵鹏程的话让原本跪地的大臣纷纷应声。
若是麟德天子今日真的敢无凭无据罢免这么多的官吏,即便只是六七品的中下层官吏,也会引起轩然大波。
可惜十三等的就是这一刻,这位少年天子冷笑道,“今日朕心中既喜又忧。喜的是有杨卿这样,为国效力,力挽狂澜的能臣。忧的就是看见了你们这些人。看着你们,朕就觉得朕用了百姓的血汗,养了一群无知无能的蛀虫废物!”轳
赵鹏程心中顿时大惊,他从麟德天子的话中听出了巨大的危险。
未等这些人开口辩驳,十三便说道,“王卿,念!”
一直没有动静的王华遵旨出列,站到了跪地的赵鹏程的边上。
虽然王华还未曾开口,但是赵鹏程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海底。
只见王华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展开之后朗声读道,
“臣杨清源顿首拜上,前蒙圣恩,擢为扬州黜陟使、扬州镇抚使,主理扬州突发之疫情,如今疫情已平、真相已明,大案结陈。金陵之疫,发于四月三日,结于七月十八日,历时三月有余。
血河宗逆渠周仁、胡永城、吴风、马六奎及一众血河宗逆贼合计六十五人,皆已成擒伏诛,不日押送神都,由大理寺审判定罪、明正典刑、以正国法。匪首周仁研制毒种,播撒于水井河畔,使得金陵十日之内,数十万百姓感染疫毒、民生凋檄、群黎受疮,实为恶中之首,已押送金陵。胡永成、吴风等助纣为孽,情殊可恶,就地正法。轳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