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

一个昏君的失德,不代表整个皇室都失去人心。
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得国之正,无出其右。
杨清源若是想篡位,别说是追随他的这些人,连中立派都不会有,包括现在跟随他诛杀朱瞻坤的曹雪阳等人,都会反对他。
细数史书之上篡位成功的人,从王莽到曹丕,从司马炎到刘裕,从杨坚到赵匡胤,或是依靠父辈、家族的数代筹谋,或是自身多年的经营的势力。
只有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方才是兵强马壮,割据一方者,自可称帝。
而杨清源才多大啊!?
从他十五岁科举入仕开始算,到如今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年,其中五年还是在翰林院度过的。
而他真正掌兵的时间也就不到两年,军中众将只是敬其能,服其威罢了。
气势汹汹的众臣跟在新科状元宋问严的身后,穿过大殿来到了含元殿门口,在杨清源身前一丈停了下来。
有宋问严等一众直臣挡在他们身前,即便是有些浑水摸鱼人也是底气十足。
“杨逆”、“贼子”,“逆贼”,百官口中尽是怒骂之声。
如果不是知道杨清源乃是天下绝顶的高手,现在这群百官说不定已经冲上前,生啖其肉了。
在众人的怒骂声中,杨清源静静而立。
刚刚躲在宋问严身后的陈进儒右佥都御史陈进儒再次站出来说道,“杨清源,你这逆贼,起兵于幽夜之中,攻破皇城,谋害天子,实在是罪大恶极,今日,陈某拼着性命不要,也要你给天下一个交代。”
陈进儒这一番话,端的是义正词严。
在他的带头下,群臣亦是纷纷响应。
“没错,必须严惩此贼。”
“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群臣们的大声附和,掀起声浪,在含元殿内回荡。
所谓千夫所指,大抵就是如此!
不过他们的行为也从反面表现出,他们此刻的无力。
面对杨清源这个起兵弑君的“佞臣”,他们只能用怒骂来声讨他。
但如果嘴炮就能杀人,还有刀剑做什么?!
杨清源当然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但绝对不是眼前这些人想要的交代。
靠怒骂就能让杨清源交出兵权,自裁谢罪,那大周还建立什么常备军?!让这些文臣去骂死北乾和后金便可。
杨清源看眼前越来越激动,只觉得可以将自己喷死的文官们。心中却愈发地平静下来!
他知道,这些人已是黔驴技穷,只剩下这张嘴了。
杨清源不是莽夫,他做事大多时候,都喜欢谋定而后动。
在起兵之前,杨清源就曾对于之后的政治局势进行推演。
攻破大明宫,诛杀朱瞻坤,这种上下千年都未必能有过的恶**件。
而且还不是秘密的暗杀、鸩杀,而是光明正大地攻破皇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剑将其斩杀。
此类事件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晋太祖当街杀高贵乡公。
必然会遭到群臣激烈的反弹。
要解决当前的局面最粗暴的办法就是:
杀!
群臣士林手中只有笔,而杨清源手里有刀。
所谓的“人心”、“民意”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
当你的刀足够快的时候,人心是会被杀散的,民意是会被杀顺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蓝星之上,满清入关,神州陆沉的时候。
满清以强权,颁布“剃发令”,要求剃发易服。
这当然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但野蛮之人不在乎什么民意、人心,直接用刀杀。
留发不留头!
汉人与满清的抗争整整持续了三十七年之久,最后还是失败了,倒下屠刀之下的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但为了生存,最终不得不剃发易服。
这不是个例,还有高丽的断发令,东瀛的断发脱刀令,俱是类似。
杨清源最终可以靠刀兵和强权,将反对者都杀光。
但杨清源的名声同样臭了,他会和王莽、董卓、尔朱荣之辈并列,士林中人会在各种场合里抹黑杨清源,此后三百年,杨清源会是江湖话本,民间戏文之中最大的反派,没有之一。
即便是杨清源不在乎这些,他也不可能这么做!
一来,他的底线让他不愿意杀如此多的无辜之人。他可以在战场上杀得尸骨成山,但无法对于这么多不该死的挥下屠刀。
二来,他起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夺权。
而是为了还于延益一个公道,是为了要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政变是手段不是目的。
他的目的,是要带着大周前进一步。
……
面对右佥都御史陈进儒和刑部侍郎陈文廷的咄咄逼人,杨清源只是语气平淡地反问了一句,“伱们想要什么交代?”
杨清源的反问让原本气势汹汹的二陈懵了。虽然此刻群臣依旧激愤,但是二陈感到背脊有些发凉。
在刚刚千夫所指的盛况之下,他们二人差点忘了,眼前这位爷正掌着神都十五万的兵权。
别看杨清源是正统科举文官,但绝对是心狠手辣的主,晋阳城外的尸骨,才埋了多久?!后金大军的坟头草还没有长高呢!
也许杨清源不能将在场闹事的官员尽数诛杀,但是杀两个领头的,杀鸡儆猴,绝对不是没有可能。
以陈进儒为首的一批人,之所以如此主动,一直上蹿下跳,其实并不是有多在乎公义,甚至不在乎朱瞻坤的死。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而已。
他们是朱瞻坤的亲信,无论是陈进儒还是陈文廷都是原来坚定的太子党,是在朱瞻坤登基之后被提拔上来的。
杨清源政变起兵,杀了天子,而且此刻朱瞻坤的铁杆支持者,曹守正、李宏毅到现在不见踪影。旁人不知道为什么,二陈这个级别的还能不知道为什么吗?!
接下来,李系、曹系、朱瞻坤嫡系都会遭到清洗,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清洗。
朝廷之上,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官员,在经济上是有问题,经不住查的。
陈文廷和陈进儒不想坐以待毙,垂死挣扎一下总是要的。
但现在二陈发现,如果他们再闹腾,可能等不到朝廷的清洗时间,现在就会被杨清源当成鸡给杀了。
其实和二陈这般想法的人有很多,无论是曹守正还是李宏毅在朝堂上都是一棵参天大树,其下有许多依附于他们的党羽。
有个伟大政治家引述过一句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官场其实就是政治派系的角力场。
即便是大周的官场相对清明,但依旧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不考虑常朝和大朝会,不少官员,甚至没和朱瞻坤这个刚登基的皇帝见过几次,更有甚者可能私下都没有见过朱瞻坤,谈什么忠君。
今日,如此激烈,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想自保而已!
二陈哑火了,但宋问严没有,他不是二陈这样的纸老虎,他虽然迂腐了一些,但刚直不屈。
“杨清源,你这个不忠不孝之徒!弑杀君上,你还敢问要什么交代?交出兵权,回府静思己过,听候朝廷发落!!”
事实再次证明,脱粉回踩,比黑粉还要可怕得多。
这位宋问严原本就是杨清源的铁粉,现在开口就要杨清源的命。
这个时候要杨清源交出兵权,静思己过,听候发落,就等于让杨清源引颈就戮。
虽然宋问严这个说法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但确实是不少人的内心想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严惩弑君者,这是基本的政治诉求。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