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战《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战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战

天策军中。
“大都督,秦统领来讯!”
“念!”
“我部斥候获悉,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各有数量不明的大军靠近,号称五十万,逼近我军侧翼营寨。”
李承恩看着帐中沙盘,面无表情。
此时大军的左翼是秦颐岩率领的三万步军建立的营寨,防止大乾军从侧翼偷袭主营。
原本由秦颐岩带领的三万面对大乾主力的进攻绰绰有余。
但是现在敌方来了数量不明的援军,当然对方自称五十万,其真实兵力肯定是不到五十万的。
但即便援军只有十万,秦颐岩的压力也是骤然大增。
作为一军主帅自然要考虑周全,李承恩思虑之后开口道,“再调三万人马,支援秦副统领!”
必须要动用后备的援军了,以现在李承恩现在的兵力即便是加上卢克和顿克两部,也显得捉襟见肘。
天策军上下共计有大军约三十三万。
去掉防备北地赵王的,留守原关隘的,大概还有二十万人。
作为老对手,察罕帖木儿的能力,李承恩也了解,现在察罕的手中可动用的人马之上在五十万以上,如此规模的兵力已经能够对天策军造成了威胁了。
北境除了常备守御边军之外,大周的六军十二卫主力中便只有龙武军和天策军。
龙武军负责防备建奴,监视赵王,天策军负责抵御元蒙大乾。
除此之外,北境再无主力大军,李承恩现在只能从龙武军大都督朱孝节处借兵了!
“传令,令驻扎于御北关的三万人抽调二万前来增援,令游击将军李成、王文,参将冷子峰、赵明燮前来会战!各部须于二月初九之前,到达指定地点,若有迁延懈怠、延误军机者,定斩不赦!”
“诺!”
十波传令兵在得到军令之后,匆匆出营传令。
就在李承恩打算向龙武军借兵之时,龙武军提前来讯:建州靺鞨十万骑兵西进,并未与龙武军部发生摩擦。
龙武军一部骑兵一万跟随其后,请天策军多加小心,防备偷袭。
十万建奴骑兵这个时候西进向天策军方向而来,你说他是来旅游的,也没人信啊!?
这些年,建奴向北向东不断扩张,国力较之四十年前南下中原之时,更加强盛。
建奴的十万骑兵不可小觑。
李承恩立刻去信一封,请龙武军大都督赵玄礼务必拦住建州靺鞨的十万骑兵。
若是这支骑兵再加入此时的东线战场,那天策军的形势就真的不妙了。
次日,大乾便开始了主动进攻。
“呜呜呜!”
沉闷厚重的牛角号下,大乾军马列阵前压。
自古以来,游牧王朝野战便是强项,唯有神州王朝兴盛尚武,才能与之野战。
譬如前汉、后汉、前唐,都是在野战时能压制游牧王朝的存在。
大周也是如此,自岐阳王、中山王始,再到后来的凉国公胡玉,至现在的李承恩,在野战之上,一直是压着大乾在打。
而今日的大乾军马一动,李承恩就感受到了不对劲。
作为梁王察罕帖木儿的老对手,李承恩对他的用兵风格太熟悉了。
今日对方的进攻看似密集,但是各军之间的配合明显有问题,铺天盖地的攻势之间,破绽甚多。
如果是察罕,必然会选择以精锐骑兵试探,以点及面,在撕开一个口子之后,再全军压上。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李承恩的直觉一点没错。
此刻指挥大军的正是刚刚夺权的七王爷,夺权不过几日,七王爷便对军中的中立派进行了清洗,将其中的中立将领,换上了自己的心腹。
而梁王察罕帖木儿的亲信大军约九万人,都被七王爷打发去运粮和防御侧翼了。
没错,将近九万人,其中四万人去运粮,五万人被打发到了东侧。
五万大军去防守东侧也就忍了,毕竟防备天策军的侧翼袭击也勉强能说得过去,但是四万人的运粮队就说不通了。
大乾的军粮构成本就与大周不同,以牛羊之奶,配合粟米肉干,所以大乾的后勤压力没有大周这么大。
这还是对峙期间,若是大乾轻装急行,根本不存在运粮兵这种说法。
但是七王爷还是开启了大乾军制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运粮军在大乾军中的地位。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军功最大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地位,摄取更多的军权。
当然这些李承恩自然是不知道,但是既然对方破绽百出地出招了,李承恩自然会接招。
“传令先锋,突击其中军两部的之间的联结部,左右翼各部署长枪五千,接应向前。”
“诺!”
随着中军的令旗挥动,天策军的一部精锐骑兵朝着攻来的大乾军两部正面迎击。
七王爷看到李承恩竟然敢主动出击,不由心中大定,论斗智、用兵、战略、战术,他肯定是没法和李承恩、察罕比的。
但是现在双方正面对攻,这还需要技巧吗?!还不是谁人多,谁就更厉害?
就在七王爷以为双方就要血战之时,出击的天策军骑兵既然如一柄利刃一般,将迎面攻来的两支大乾万人队从中撕开。
在天策军骑军撕开口子之后,后方的枪兵士卒在强弩的掩护下,插入了已乱的敌阵之中。
骑兵一旦失去了冲击力,在训练有素的枪兵面前便没有原本的优势。
枪盾配合之间,打得两支万人队节节败退。
“变阵!”
大乾军阵之中,七王爷也在挥动令旗,此刻的骑兵已经失去了机动的优势,面对强盾配合的精锐步卒,已经处在溃败的边缘,七王爷立刻挥动令旗,召其后撤,并令一旁的后备大军补上。
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数十万大军指挥得如臂指使。
谷屡
世人对统帅能力的概念一直处于一个误区之中。
很多人认为,带兵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麾下的兵马越多
项霸王胜过韩兵仙,毕竟项霸王十万大军对战韩兵仙近七十万之众,韩兵仙需要动用多种计谋才能击溃项霸王。
于是得出一個结论,如果项霸王也有七十万大军,那韩兵仙必败无疑,但事实去不是如此。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