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的布置《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的布置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的布置

周明生是不情愿来的。
大理寺是个什么地方?!虽然在百姓眼中,大理寺司法严明,高悬明镜,但是在他们这些权贵眼中,大理寺和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没什么区别,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但是没办法,太子亲自开口,让他来的大理寺中,周明生即便心中万般不愿,也只能乖乖地来大理寺报道。
而现在大理寺的情况,更是让周明生不寒而栗。
周明生已经喝了第二壶茶了。连茶盏都换了一个,却一直没见杨清源出来,也没有一个大理寺的高层出来。
只有一个捕快,保证他的茶水不断。
而此刻的杨清源也已经不在大理寺中,根据杨清源的吩咐,大理寺派出了叶剑寒在门口守着周明生。
以叶剑寒的性格,根本不担心周明生能讨到什么好处。
因为他根本不屑于和这种人多说话!
“大人去哪了?!”
狄知远和姬瑶花在远处看着屋中坐立不安的周明生,知道了杨清源此刻的部分用意。
使周明生焦虑,随后产生破绽。
但是杨清源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了大理寺,这就众人难以理解杨清源的目的了。
此时不该是审问周明生吗?!
而在周明生的投案之前,太子也开始行动了。
八议,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议字,并不是说启用八议,犯罪者就一定可以免死,所谓“八议”不过是绕开正常的司法程序,有天子的来进行判决,在正常刑罚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减轻刑罚。
用现代司法的措辞,八议只是可以减免刑罚,而不是应当减免刑罚!
这也是太子将八议作为最后一条路的原因——不确定性!
所以评议结果,便成了决定周明生生死的关键。
依制,最终结果是用天子圣裁的。
不过,今上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一旦廷议,周帝必然会让朝廷重臣发言,若是能够获得朝廷众臣的支持。
所以太子要尽可能获得众臣的支持。
“钱大学士!”
“座师!”
“恩师!”
钱牧谦的府上,此刻已经有不少人在此,这些人都是钱牧谦的学生,钱牧谦文坛宗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太子党羽。
自从太子压过楚王之后,站队的人便越来越多,特别是品阶不高,境遇不佳的官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杨清源、王华、李寻欢。
普通的二甲排名靠后的以及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官员,升迁之路,向来难行。
光靠自身的能力和勤奋已然不够,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机遇,而此时的太子,便是他们的机会。
从龙、救驾,功莫大焉。
虽然他们的支持,只能为太子壮壮声威,但是对于太子来说,也是一分支持的力量。
虽然广结党羽会遭到天子忌惮,但是同样,在百官之中素有威望,也是加分项,关键便在于这个尺度的把握。
“你们都是来给太子当说客的?!”
众人皆互相以目示意,谁也不敢先说。
虽然都是钱牧谦的弟子,可弟子也有远近亲疏。
王华、杨清源、李寻欢,于钱牧谦,那便是得意的亲传弟子,这种关系在官场上,仅次于父子兄弟。
但是更多的,只是钱牧谦的记名弟子,空有师生之名罢了。
就在众人踌躇之际,为首一人站了出来,“老师,学生等不是贪图富贵,只是这次清源贤弟实在太过分了!直入东宫威逼太子,这还是为臣子者应该做的吗?!”
一看有人率先做出头鸟,其余人也来了精神,“是啊!老师!计长兄说得有理,君臣父子,天地纲常。若都像清源贤弟那般,不尊储君,这大周国将不国啊!”
“再说了,恩师,太子此举也不过是启用八议中的议亲,也是符合我大周的律法,并没有什么违律之处!”
三人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赞同,一时间十余人的应和也显得有气势。
“砰!”
钱牧谦的茶盏突然砸在了书案之上,“说完了?!”
“我看你们的圣贤书是读到狗肚子去里了?!看完科举,《孟子》的《尽心章句下》的就忘了?!”
钱牧谦积威所在,一发怒便让众人噤若寒蝉。
都不记得了?!那我这个当老师的在教你们一遍!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钱牧谦口中亚圣经典,在场众人都被其气场所摄。
“现在,清源正在为万年县冤死的百姓讨一个公道,你们这些人,却纷纷来劝阻我?!是何道理?!”
面对钱牧谦的质问,众人悻悻却不敢多言。
众人皆以为钱牧谦太偏心杨清源了!
就在其中一人打算反驳之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学生以为,这一次应当支持太子殿下。”
一个温润如玉的中年帅哥走了进来。
“学生申汝墨见过恩师!”
申汝墨,钱牧谦的得意弟子之一,永安七年的会元,现如今刚刚就任吏部左侍郎,此人乃是钱牧谦众多学生之中,官位最高的一人。
钱牧谦的脸色有些难看。
“汝墨,你也是来劝我的?!”
“恩师,学生自越州归京,有一封家书要带给恩师!”
钱牧谦脸色微变,从申汝墨的手中接过了书信
……
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此人曾经当过太子的老师,乃是四位主政大学士中唯一的太子党。
“老师!此事还需要您来周旋。”
太子在李宏毅的面前姿态放得很低,没有以储君自处,反而是口称学生。
“虽然以殿下的身份对付杨清源并不难,但是为何要这么做?!为君者当以大局为重,不管那个周明生为殿下做了什么?!上策都是将此事作为契机,收杨清源之心,以图‘一三’一党的支持。”
在李宏毅眼中,太子一向果决睿智,虽然比不上今上,但若是稍加调教也会是一个有为之君,但是这次太子的做法,却让李宏毅不能理解。
太子朝着李宏毅一揖,“老师,弟子知晓老师所说,但是弟子有自己的苦衷!还请老师相助!”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