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皇甫嵩回京《我,刘辩,三兴汉室》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91章 皇甫嵩回京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91章 皇甫嵩回京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91章皇甫嵩回京
在刘协被刘辩安排搭配东观读书之后,董贵人取代了刘协,几乎每天都陪伴在董太后身边。
孙子白天常常不在身边,董太后便将她的一部分关爱放到了族孙女身上。
刘辩也乐得如此,省得董太后又把注意力放到钱上。
而董太后在知道刘辩夜宿蔡贵人处后,遂也将董贵人安排在了中宫。
在她看来,放到中宫就意味着有了角逐皇后之位的资格。不过她在白天依旧会把董贵人叫到身边。
何太后对此虽有些不满,但终归没有发作。
她在刘辩的劝说下决定用实际行动告诉董太后,她是如何对待新妇的。
何太后心心念念着,她下次再与董太后吵架时,一定要提及此事,定能让董太后无言以对。
对于刘辩来说,只要两人的吵架时不说出让谁摸不到脑袋的话,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
州郡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因为州刺史的最初使命就是监察郡国,若是州郡双方和谐相处,反而更值得警惕。
只是当州郡之间的矛盾压过对郡国事务的正常处理,刘辩就不得不干涉了。
青州刺史焦和笃信巫卜,延误战机,坐视北海国贼众肆虐,就地免官,押往雒阳治罪。
若非刘辩念在其终究为州郡兵扩了军,焦和死罪难逃。
其后刘辩又下诏曰:自三公以下,笃信巫卜之术者,皆不用。
被刘辩拜为新青州刺史的乃是侍中陈纪,这位和荀爽一同入京的大儒学问是实打实的,相较于荀氏,陈纪家境不算富贵。
历史上,陈纪的儿子陈群在曹丕的支持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但陈群的后人在传承了数代后,在门阀政治的顶峰时期,反倒排不上号了,不得不说这也是种历史的讽刺。
陈纪治学的态度颇为务实,虽然缺乏为官的履历,但刘辩有时遇事召他询问时屡屡有收获,所以对他寄予厚望。
刘辩说道:“以陈公为刺史,朕思来想去,总觉得大材小用。可是青州情况特殊,至今仍有黄巾作祟,州郡矛盾累积多年,朕实在找不出比陈公这样的大儒更合适的人了。”
陈纪很是上道,答道:“青州之事事关百姓民生,陛下所命,臣责无旁贷。且官秩于臣不过虚名耳,更何况刺史位卑权重,贤者可使一州百姓得安。”
陈纪小时候就以会说话闻名,一时间君臣俱欢。
刘辩明白,在这个能以拒绝朝廷征辟来提升名望的时代,陈纪等人选择接受他的征辟,背后一定会有人嘲讽他们贪图富贵,晚节不保。
这种社会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刘辩也只能慢慢来。
刘辩又道:“侍御史司马防上书弹劾北海相王方在平叛时表现不佳,陈公此去,还当查明王方是否当得北海国相!”
陈纪应下不提。
在陈纪外任之后,刘辩便将陈群调进尚书台,守尚书郎。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