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袁隗的朝会上书《我,刘辩,三兴汉室》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75章 袁隗的朝会上书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75章 袁隗的朝会上书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75章袁隗的朝会上书
京都房屋自坏,是为不详。
在屋自坏之后的朝会中,原本处在忙碌之中,还正在参与重修汉律的袁隗忽然就此次上天预警在朝会中上书。
慷慨陈词。
“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
上天有预警,一定是朝廷有地方没有做好,出了问题,导致王道不得,所有人都要反思。
“臣伏闻为政以宽,疾恶严暴。而今之政,朝廷以天使多杀伐而致声名者,然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长吏闻此,必多行杀伐之举以求迁赏。由是得进者,唯才与力,不复古焉?昔窦宪之政为前车之鉴,古之进者,有德有命,岂可弃乎!”
对待恶行要嫉恶如仇,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不能一味地行杀伐之事,否则长吏们都会行严政苛政以求上进,宽厚之人得不到晋升,窦宪当政时就是这样。
“陛下龙兴即位,天下百姓喁喁以待,属望风政。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考虑为善之道。”
“夫太皇天后及太后之家,分属外戚,以爵位尊显,尚可为也。然常为大将军、骠骑将军,专总权柄,其功绩足否?于国何益?又有骠骑将军重肆意安插子侄,此盖分陛下之权柄也!宜使权去外戚。”
袁隗骂完了外戚,接下来的宦官当然也逃不掉。
“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今虽外托谦默,不干州郡,而谄伪之徒,望风进举……”
十常侍随侍皇帝身旁,看似被限制在了宫中,不能像以前一样派出子弟门客去州郡作恶,但依然会有一些小人举荐宦官子弟为官,用以走捷径。
只要十常侍还在,皇帝就不可能百分百不受十常侍的影响,这种事就无法避免。
袁隗骂完了十常侍,和提出罢免两个开府将军一样,顺势提出削减十常侍和小黄门的数量,只保留足以在禁中侍奉的数目,剩下的当由黄门侍郎等取而代之。
袁隗早就做好了准备,骂完一通后,继续拜道:“臣之所以敢陈愚瞽,冒昧使向陛下谏言,傥或是皇天欲令微臣将这些告诉陛下,让陛下觉悟。陛下宜熟察臣言,怜赦臣死。”
“臣恬为司徒,今天降灾异,难辞其咎。臣愿请辞以谢罪。”
说罢,袁隗再拜,一副任由天子裁断的模样。
平心而论,袁隗所言,并非全无道理。甚至可以说非常符合公卿士大夫的政治愿景。
以此时的儒家思想和政治传统,单论奏书的内容也挑不出毛病。
且他没有请求诛杀宦官。
包括罢免两位开府将军,削减中常侍小黄门,都是为了避免这两者来分本应属于皇帝的权柄。
都是政治正确。
Buff加身,袁隗甫一动手,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除非天子不在乎自己的贤名。
但袁隗纵观天子过去的所作所为,与有时会肆意妄为的宪帝不同,今之天子行事向来知道克制。
袁隗曾听说今上当初回宫时宪帝曾评价今上“不类己”。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