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天子重刑名《我,刘辩,三兴汉室》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53章 天子重刑名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53章 天子重刑名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53章天子重刑名
使用宦官进行特务政治毫无疑问是把双刃剑。
这把剑可以先不用,但得有。
且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减少士人们的反弹。
当日,三位录尚书事来到云台殿时,刘辩便与他们说起了张让等人进献家财之事。
他说道:“而今雒阳之外,常有百姓不堪重赋,这是我与诸公当前的大事。”
话里话外都是想要冷却此次士人与宦官之间再度爆发的矛盾。
卢植早就接受了现状,只要宦官不影响新君对朝政的处置,他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马日磾猛然想到了前些日子袁隗拜访他时的劝说——
袁隗痛心疾首,又正义凛然。
“当今新君继位,十常侍不知收敛,在新君守孝期间,巧言令色蛊惑太后,若非公等及时阻止,竟险些又要造成党锢的惨剧!”
“如此恶徒,若继续留其为新君之伴,与天子朝夕相处,岂不是置天子于豺狼所在之险地?”
“公得先帝重托,为录尚书事,岂能不为天子扫除祸患?”
……时至今日,袁隗的声音犹在耳前。
马日磾本就不是性格刚烈强硬的人,他早先接受卢植的劝说暂时放弃针对宦官,专心政事。
可袁隗的劝说勾起了他藏在心中的隐忧,他觉得非常有道理,张让等人终归是隐患。
马日磾先看了一眼未曾说话的卢植,知晓这位好友的态度应当是没变的。
犹豫片刻,他才劝谏道:“陛下,这些钱财是张让、赵忠等中常侍过往贪墨所得,本就不该归他们所有。未将彼辈治罪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可彼辈早前曾试图蛊惑太后,治罪谏臣,阻塞忠谏之路,实乃大罪!”
刘辩对于马日磾的主张,倒也不算太意外。
他叹息道:“马公有所不知,当初父皇曾告诉我,要善待张让赵忠,现在他们既然愿意为国捐献贪墨所得,朕之后也不会听从他们的蛊惑,就到此为止吧,朕岂能违逆父皇的遗愿!”
“且那些贪官污吏若能在朝廷调查之前主动认罪,交出贪墨所得,未尝不能网开一面。”
马日磾算是看出来了,今上不愧是宪帝之子,对钱的爱好一脉相承。好在今上能把钱用对地方。
他虽觉得这样有些便宜了张让等人,可新君话中都提出先帝了,他能怎么办?
而且马日磾也担心万一他继续坚持处置十常侍会起到反作用,也就没有再多言了。
何苗则问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只有张让他们四人吗?其他几个中常侍没向陛下请罪吗?”
何苗倒不是出于恶意,他和十常侍的关系不差,还想着万一刘辩迁怒于没来请罪之人,为他们说两句好话。
此事毕后。
卢植提醒道:“陛下,是否要大赦天下?”
刘辩问道:“朝野对此的争论有结果了吗?”
“并无,双方各持己见……”关于大赦天下的讨论并未因为宦官导致的插曲而停止。
“那就再等一等吧!”
之后刘辩拿出盖勋的奏书,何苗看过之后忽然对刘辩说道:“过去这些时日,朝臣中有一人大肆宣扬盖元固的功劳,盖元固在河东郡为整顿吏治巡视各县乡间之事现在已经人尽皆知了。”
刘辩一愣,他还真不清楚,问道:“莫非是司隶校尉干的?”
张温与盖勋关系很不错。
何苗一副‘你没想到吧’的样子,道:“乃是鸿胪卿董卓!”
刘辩:“……”
不过这事正好提醒了他,在下午处理政务之前,刘辩先召见了关羽和贾诩。
刘辩先是向关羽问起了伍孚的表现。
关羽一听,立马说道:“伍德瑜性情耿直,有义有节……”
话语间全是称赞之词。
成为羽林中郎将之后,原本的部曲关羽便没多少精力去管了,日常事务几乎全移交给了乐隐和伍孚。
“我有意抽调部分军官兵卒交给文和,另作他用。”
关羽一愣,他想到了曾经某次遇事时陛下让他去求助贾诩,当然,最后他没去。
马上反应过来的他拜道:“此皆陛下部曲也……”
刘辩一听便知道关羽可能会错意了,他便对两人说起了董卓称赞盖勋之事:“此事在朝臣中应当不是秘密,可若非大将军提起,我竟还不知。所以我想让云长挑些擅长此道的军官兵卒,让我在奏书之外不至于闭目塞听。”
关羽立刻道:“陛下,臣这便去为陛下选拔!”
关羽连需要多少人都没问就告退了,刘辩没拦着他,转而面向了贾诩。
刘辩没问贾诩愿不愿意干这件事,只是拉着贾诩的手,说道:“此事就交给卿了!文和办事,我信得过!”
贾诩只好认了。
“许多部曲还在外县,调集人手还需时间。文和可还有什么要求,只管同朕说。”
贾诩状若沉思,忽道:“陛下,雒阳权贵众多,若遇急事……臣乃外臣,不能时时得见陛下。”
“无碍,朕会安排一个中常侍协助你。”
……
郭胜离开云台殿后,没再回到殿中侍奉,他要做的其中一件事便是与张让等人一起去向段珪宋典等人报喜。
十常侍总归是抱团取暖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虽说另外几人中还有未曾参与蛊惑太后之事的。
中常侍也有高低之分,并非每个中常侍都能如张让一般攒下的家产能够得上亿这个门槛。原本十二位中常侍,夏恽病死,杨望早前因罪自杀,剩下六位的家产加起来也比不上最先找到刘辩的这四位。
段珪等人得知张让等被新君委以重任,十分羡慕。
对于宦官来说,若是能得皇帝信重,便是献上全部家产又如何?
更别提若是能得封列侯,传承养子,供奉香火……
现在官运昌隆的曹嵩父子可是他们的榜样,虽然这个榜样投了士人。
尤其是段珪,很是羡慕如今整日待在西园的毕岚。天子为储君时亲口许诺的封侯,在十常侍中不是秘密。
他与宋典等人对着四位先行者拜道:“还请诸公教我等,吾等也想为陛下效力啊!”
……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