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交流《我,刘辩,三兴汉室》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45章 交流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45章 交流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45章交流
所谓望门投止思张俭,党锢之祸时张俭逃亡,那些愿意收留张俭的人家为此家破人亡,难道只是为了扬名吗?
道德的存在也是实打实的。
这也是刘辩想要维护的东西。
人治的时代,人的道德水平至关重要。
当然,刘辩绝不会只相信道德,符合时代的合理制度才是真正的保障。
他不希望陷入类似于派人监察监察监察的人的循环中。
刘辩对于关羽带出来的部曲寄予厚望。
提完豪族,关羽又提起了太学生的问题。
他首先提起的就是在河阳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陈容和毛方。
刘辩对陈容也有印象,和崔琰一般,都是响应他号召的进步青年。
他知晓了毛方遇到的问题。
技术进步当然是没错的,放到后世,由此带来的问题可以由国家调控。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就是国家应该做的事。
但问题是在汉室,官府在这个过程中只扮演着无情的反派。
或者说百姓已经习惯通过血脉组成的宗族抱团取暖,而官府,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避之不及的吸血鬼。
对刘辩来说,只要改革税制,将人头上的算赋转移到田亩上,这事便不难解决。
但两汉接近四百年的税制,哪有这么好改!
作此改革,与重新度田无异,必须要做好天下皆反的准备。
可刘辩还没有做好准备。
关中和凉州的屯田才开始没多久,凉州方向要面对叛军,关中三辅起码要等到明年五月份才能收获大批夏粮,只有实打实到手的收成才能让参与屯田羌人和匈奴人归心。
三河的吏治也还在整顿之中。
荀彧所提出的“坐镇司隶,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如今还尚未完成,尤其是关中,只要能保持安全,三辅之地还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能容下更多人口。
在不更改税制、基层治理也难以如臂使指的前提下,刘辩也没什么好办法。
他对关羽说:“皇甫公正于三辅之地主导羌人匈奴屯田,使其归于治理,凉州的羌人也被挡在了陇西郡之西。现在的京兆尹与右扶风,可使百姓前往屯田。”
刘辩如今所能做的,只能是为失去土地的百姓进入关中参与屯田大开方便之门。
但能有多少百姓愿意背井离乡?是否又会和七郡国大水时的情形一样?刘辩不能保证。
关羽一路上都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帮工很惨,但他们好歹还有些田产,那些已经破产的佃户更惨……
需要帮助的百姓很多,但朝廷却没有这个能力。
关羽继续说:“此事或可交托给陈容毛方此类太学生。殿下,臣此次回雒阳,特意从乡间走,所见太学生为乡官者虽有忠于职守者,却也不乏虚浮于事之人。”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刘辩当然明白,这是他早有预料之事。
由奢入俭难,甚至于,现在让刘辩自己拒绝边上负责服侍他的内侍,凡是亲力亲为,他也不太愿意。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