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曲辕犁和雕版印刷《我,刘辩,三兴汉室》
登陆    用户注册    足迹
聚小说 > 书源N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23章 曲辕犁和雕版印刷
字号:   字距:  
主题: 绿

第123章 曲辕犁和雕版印刷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23章曲辕犁和雕版印刷
卢植回应道:“文先又不是不知殿下自有主见,且这乡里之间,委实欺压百姓太过。若是让我劝说殿下将关羽召回,且不说殿下定不会同意,我也不愿以此劝说。”
杨彪皱着眉头,带着忧虑的语气说道:“这正是我这段时间所担心的事啊,过去殿下总能听从劝告,这次却不同,昔日殷纣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杨彪话还没说完,就被卢植打断,责怪道:“殿下心系百姓,文先如何能拿殿下与残暴的殷纣相提并论?”
马日磾也道:“文先此言确实太过了。”
杨彪先是致歉,然后解释说:“我岂会将殿下比之殷纣,只是希望你们抓住与殿下相处的机会,找到足以劝谏殿下的方法。使用关羽和太学生固然能暂时解决雒阳周边诸县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天下的问题,最终,还是要施以仁政。”
马日磾对此倒是很赞成,他也是仁政的支持者,附和道:“为政以宽,纠之以猛,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卢植在尚书台十来年,对于汉室问题的了解比马日磾和杨彪要更深一些,了解的越多,他便越发觉得汉室的问题绝不止于一点,也绝不是施行“仁政”就能轻松解决的,地方上的问题太多了。
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同样认同宽猛相济的仁政的必要性。
只是说道:“殿下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而今的吏治急需整顿,多一个能为民纾难的关羽,多一个能令乡里清明的太学生为乡吏,终归是好事。”
谁让治理郡县的人不争气呢!
“善!”
对于卢植来说,哪怕刘辩真的越过了他,创造出了一个探查消息的新府台,他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为此辞官吧!
就算不被每天“卢师卢师”地叫着,他也不是轻言逃避之人。
到时候只能替殿下多看顾一下莫要让宦官专权了。
不然还能如何?
……
次日,卢植还没来得及去云台殿,就见刘辩离开了东宫进了尚书台。
以往明章之时皇帝常会入台阁区,主动寻大臣们说话,待到后面少帝越来越多,此种行为便逐渐绝迹了。
刘辩在通过东观的《汉记》了解到这一点后便决定效仿。
现在的尚书台在设计之初就分走了宰相的权力,值得他这么做。至于明帝打尚书台内臣们的板子,刘辩虽然不打算用,但这也是一招。
明帝做得,我做不得?
不过刘辩今日来尚书台,是有正事。
“卢师同我去西园,有好事!”
卢植面对刘辩的邀请没做什么煞风景的事,将尚书台的事托付给尚书仆射张驯之后,便与刘辩同乘马车前往西园。
等到了西园,车也没停,而是一路来到了工坊所在地。
中常侍毕岚早就在此等候了。
“毕卿,准备好了?那就给卢师和我演示一下吧!”

免费登录后阅读全文